“故贵以身为天下”辨正 徐山 摘要 王弼本《老子》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长期以来未有确诂。本文逐句梳理第十三章,并从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跨章连读、“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异文问题以及《老子》一书的结构和文脉等方面来肯定“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含义,以为该句从字面上了解就是“所以(圣人)看重把自身当作天下”。老子有关“身”与“天下”之间的隐喻发明,是由《老子》第二大段落前面所论述的虚空和内视禅定内容而逻辑推导的结果;“身”与“天下”之间的隐喻,源于由“身”内视禅定后的视觉效果所抵达的具有相似“天下”至大、虚空、永世性质的心理状态。第十三章的章旨为老子论述了圣人应“宠辱、贵大患、贵以身为天下”,即第十二章章末的“故去彼取此”中“取此”的内容所在,和第十二章罗列的世俗“为目”之类的贪欲恰成对比。 关键词 《老子》;故贵以身为天下;隐喻;虚空;文脉 (一) 问题的提出 “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出往常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其中“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河上公注:“言人君贵其身而贱人,欲为天下主者,则可寄立,不能够久也。”[1]注中的“贵其身”,致使原文中的“以”字无下落,而“为天下主”,则是将原句了解为连动式,且“天下主”的“主”属于增字为训,故缺乏信。 王弼注:“无物能够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能够托天下也。”[2]其中王弼没有解释“以身为天下”的含义。 今人高亨《老子正诂》:“以身为天下者,视其身如天下人也。”[3]行将其中的“以……为……”了解为“把……当作……”义,得之,但是“天下人”中的“人”亦属增字为训,且“视其身如天下人也”滞碍难通,故高亨其后的《老子注译》将“以身为天下”修正为“用尽自身的力气以为天下人”,[4]不外,这样的了解仍难厌人意。 上述问题阐明“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仍需作进一步考辨,另外,《老子》第十三章除了“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外,其章旨亦混沌不清,应一并加以阐明。本文将逐句梳理第十三章,并从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跨章连读、“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异文问题以及《老子》一书的结构文脉等方面来肯定“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含义,以期回答《老子》第十三章研讨中存在的诸多难点。 (二)第十三章应和上一章连读以及“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前的文脉梳理 在阅读了解《老子》第十三章时,首先应指出章首的“宠辱若惊”一句误读至今,主要缘由是不明第十二章章末的“故去彼取此”的文脉走向特性,即其中的“此”所替代的内容不是学者以为的出往常“故去彼取此”的上文,相反地,该“此”所替代的内容实践上是出往常“故去彼取此”的下文。 以下是《老子》第十二章的内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在通行本《老子》的分章中,原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相连的文脉被割裂。 《老子》第十三章应和上一章连读。[5]章末的“故去彼取此”,其行文性质属于一个论点已有结论并准备进入另一新的相关论点的承上启下句。其中“去彼”的“彼”即上文所论的且在“是以”句中已点明的内容,“去彼”即去除前面提到的“为目”(之类的贪欲);而“取此”的“此”所替代的内容则出往常下文,“取此”即采取下一章首句所提到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做法。 第十二章上一章章末的“故去彼取此”的主语为“圣人”,之后紧接着的“宠辱若惊”一句,其主语仍是“圣人”。沿着“故去彼取此”的文脉,“宠辱若惊”一句当了解为(圣人要采取)“宠辱若惊”(的态度),就像(圣人看重对人们的贪欲追求)感到心惊(那样)。[6]“宠辱”为动宾结构,其中的“辱”即屈辱义,为前面第十二章人们所追求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之类自以为是光耀的东西的背面。但是为众人所不齿的“辱”,却是圣人看重的(宠辱)。言下之意,“宠辱”显得既自然又必要。 第十三章和上一章连读以后,上一章章末“去彼取此”的细致取舍内容就分明了,从中能够看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和世俗之人之间的基本对立之处。 《老子》第十三章首句之后的“贵大患若身”,该句式仿上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义为“贵大患若贵身”,即(圣人)看重祸害,就像(看重)自身(那样)。吴澄《道德真经注》:“贵,犹重也。货财之富,人以为大利,反观之则大患也。”[7]即前面第十二章世俗之人所追求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自以为是大利,在老子眼里实为“大患”。而贵身之说,则直接批判了十二章章末“去彼”的“彼”的内容属于非贵身之类。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其中“宠为下”是用交流法来解释“宠辱”的“辱”义,即“辱”即“为下”之义。“得之、失之”的“之”指“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即“得辱若惊,失辱若惊”。从“得辱、失辱”的动宾结构中可知老子要解释的“宠辱”也是动宾结构。所谓“得辱、失辱”,义指不论是得还是失即在任何状况下都要“宠”,重申“宠辱”的必要性。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其中讨论的“贵大患”,实因患及其身;而正由于“有身”,产生了贪欲的“大患”。当然,假如是“无身”,贪欲的“大患”也就无从谈起。行文至此,老子对在第十二章提及的各种世俗贪欲表示作了价值界定,世俗的贪欲表示令人心“惊”,是“大患”,实为害“身”。而作为老子的抗衡之法的“宠辱”,即看重世俗贪欲之反的“屈辱”,其目的以及实践效果则是贵“身”。 (三)“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异文问题 第十三章最后部分中的“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其中句首的“故”是推论标记,即“贵以身为天下”这样的结论和上文有密切的语义关系。由于长期以来对第十三章从章首“宠辱若惊”开端的诸句含义不时没有梳理分明,结果第十三章最后是如何推论出“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内在脉络则隐而不显,同时对老子“贵以身为天下”这一重要命题也无法确切地掌握。 “贵以身为天下”中的“以……为……”即“把……当作……”义在《老子》一书中为常见句式,如第五章“以万物为刍狗”“以庶民为刍狗”,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九章“以庶民心为心”。“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从字面上了解就是“所以(圣人)看重把自身当作天下”。但是由于《老子》“道”思想的共同性,该句从很早起就不知如何去正确了解,结果呈现了本文一开端提及的诸贤的困惑之处;除此之外,在《老子》不同版本的传播过程中,同样能够看到阅读者因无法读懂“贵以身为天下”而采取了依据己意擅改文本原文的做法。 《庄子·在宥篇》:“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能够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能够寄天下。”王念孙曰:《庄子》“今本作‘故贵以身于为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尔后人依《老子》旁记‘为’字,而写者因误合之也。”[8]即王念孙以为《庄子》“故贵以身于为天下”一句文义不通,存在校勘问题,并提出本应作“故贵以身于天下”之说。王引之则进而以为:“于,犹‘为’也(此‘为’字读去声)。……‘于天下’即‘为天下’也。” [9]王引之将问题又拉回到“以身为天下”的句式了解上。王先谦《庄子集解》引苏舆曰:“‘身’下两‘于’字当衍。”[10]苏舆之说当从。从《庄子》“故贵以身于为天下”一句所衍的“于”字中,可知《庄子》成书时所见的《老子》版本已有衍误。 从出土的《老子》状况看,郭店楚简《老子》和北大汉简《老子》均为“故贵以身为天下”,而帛书《老子》有关该句则有异文存在。 郭店楚简《老子》乙本有王弼本《老子》第十三章的内容,但在对应于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之处则有缺字。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故贵以身]为天下:楚简此处有残损,据王弼本当补‘故贵以身’四字。‘为’字前帛书甲、乙本有‘于’字,王弼本无。楚简上一简残损为5字,此处当同,如此残损的5字当为‘患故贵以身’,无‘于’字。”[11]此说当从。郭店本《老子》“[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后有“爱以身为天下”,前后两句句式分歧,“[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仍存老子原文。此外,北大汉简《老子》亦作“故贵以身为天下”。[12] 帛书《老子》甲本、乙本则均为“故贵为身于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13]其中“爱以身为天下”一句仍存其旧,而“故贵为身于为天下”一句则是在之前《庄子·在宥篇》“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已有擅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讹变,即保存了其中的“于为天下”而改“贵以身”为“贵为身”,致使《老子》原义愈加隐晦不彰。除了上述的出土的《老子》状况,还有其它的异文现象:如景龙碑作“故贵身于天下”,敦煌丙本作“故贵以身于天下”,[14]从中都能够看到因不明《老子》原义而妄改的痕迹。 (四)从《老子》一书的结构和文脉肯定“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含义 前文曾经论及“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从字面上了解就是“所以(圣人)看重把自身当作天下”,但是这个重要命题是如何得来的,其确切含义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只需在全面梳理《老子》的“道”思想以及《老子》一书的结构和脉络以后才干给予回答。[15] 《老子》开篇的“道可道,十分道”中的第一字“道”,正是老子思想的“道”,也是《老子》一书开门见山所要论述的。《老子》一书的宗旨是论“道”,论“道”作为全书的主线贯串一直。《老子》一书本不分章,全书结构能够剖析为9个段落,各段落的开端分别对应于王弼本《老子》的第1-3章、第4-13章、第14-24章、第25-31章、第32-33章、第34-50章、第51-61章、第62-76章、第77-81章。每个段落始于形而上的“道”的阐发,继而论述形而下的各种问题,意尽之处则再次回归主线“道”,从而开启另一个新段落。[16] 《老子》前三章为全书的总纲, 完成了三个中心概念“道、无、无为”的解题,并梳理了三者之间自洽的逻辑关系,[17][18]其中在第一章就提出“无”的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义为(“道”的)“无”(这个词),(用来)命名天地的初始;(“道”的)“有”(这个词),(用来)命名万物的本原。这其中强调的不只仅是“道”是“无”这样的虚空性质,而且“无”是本源性的、能产性的。能够这样说,“无”的概念是解开“道”内涵的门法所在。 从第四章至第十三章,构成《老子》的第二个大段落。由于本文讨论的“贵以身为天下”出往常第十三章即构成《老子》第二个段落的最后一章,所以有必要详尽地调查第二个段落的文脉是如何推进的。 第四章首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其中“道冲”是紧跟在前面具有全书总纲性质的三章之后首先呈现的话题。“道冲”二字,即道是虚空的,义承前面第一章论及的“道-无”话题而展开论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之说,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道”的虚空性质,当源于老子自身的虚空记忆的理论;[19]而这种虚空是能够用的;并且不论怎样用这种虚空,它永远还是呈现为虚空状(即永远能够用下去、用之不竭之义)。 第五章在第四章论及“道-万物”之后,接着转入“天地”话题。“天地不仁”的命题,隐含着“道不仁”的前提。而“圣人不仁”,则是仿效天地。上一章“道冲(盅)”以器皿作喻,阐明“道”是虚空的;而第五章则以“橐籥”作喻,阐明“天地之间”和“道”一样,也是虚空的,并且也是用之不竭的。“多言数穷”,其旨趣和第二章中的圣人“行不言之教”相关。“守中”的“中”,义承好像器皿的“道”之中和好像橐籥的“天地”之中,指的是虚空,“守中”即持守虚静。 第六章承上一章“天地”话题,称“地”中虚空之“谷”(川谷)为“神”。“谷神”虽是虚空,但是却是“不死、玄牝(生殖力)、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样的对比论述和第四章的“道冲(盅)”、第五章的“橐籥”的论述手法是相同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这三章对第一章中提及的“道-无”话题展开了讨论,其章旨均为强调虚空之用。 第七章首句“天长日久”,义承上一章的“不死”话题,再转入“天地”加以讨论。章末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其立意和第二章章末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相同。 第八章首句“上善若水”义承第七章的“圣人”;其中“水”的形象,和前面第六章的“谷神”的“谷”有关联。接近于“道”的“上善”有诸多特性:“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还有“居善地”等七善,其中最基本的即“不争”。 第九章义承上一章“不争”而申论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对照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揣而棁之,不可长保”,可对照第四章的“挫其锐”;“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可对照第三章的“不贵难得之货”;“功遂身退”,可对照第七章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第十章义承上一章“身退”,由“身退”进而退至内视,返回内心。“营魄抱一”,指禅定后进入虚空记忆状态。“能无离乎”,进入该状态后,就不愿意分开而不时驻守其中。“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参见第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第十一章义承上一章内视虚空的话题,进而论述“无”的作用。第十一章章旨和前面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强调虚空之用是分歧的。前面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及“道”、“天地之间”以及自然中的“谷”,而第十一章则是以“车”、“器”、“室”这三种人制造出来的器物为例,强调“无”的作用。 第十二章义承上一章“无”而有用的话题,转入世俗的贪欲、占有欲问题。“圣人为腹不为目”,和前面第三章中的“圣人之治,……实其腹,……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做法相同,表明老子不只希望人民应如此,圣人自己就是如此。“不为目”,因“为目” 而“令人目盲”;文中以“为目”概括了能招致诸如“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贪欲结果的其他做法。章末的“故去彼取此”的“此”所替代的内容则出往常下文,即下一章的首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从上述对第二个大段落的第四章至第十二章的文脉梳理中,能够看出老子行文时的思绪以及论述问题的重心所在。居前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章旨均盘绕虚空之用而展开,反映了和第一章中提及的“无”的概念的密切的关联水平。第十章由“身退”进而退至内视,第十一章义承第十章的内视虚空的话题,则进一步明白了“无”的作用。至此,老子构建以“无”为本源的“道”思想,其途径曾经阐明,即先有虚空记忆的内视禅定的体悟理论,并经过体悟虚空而自明虚空之用,从而从中笼统出“无”的概念,确立“无”之用的价值,同时“无”亦成为了老子“道”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章在本段落前面曾经论述的虚空和内视禅定的基础上,直面理想世俗社会中的贪欲问题。而由第十二章章末起到承上启下句作用的“故去彼取此”一句可知,第十二章“去彼”的内容和第十三章“取此”的内容是截然相反的,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十三章首先强调了圣人要“宠辱”,贪欲的世俗之利实为“大患”,贪欲的追务实非贵身而是害身。这里我们看到了老子如何处置其身、如何看待生命的反世俗而动的基本立场。“故贵以身为天下”是作为第十三章的结论呈现的。由于世俗中的身就是招致“大患”之身,所以为了阻止身滑向第十二章提及的“为目”的贪欲之身,为了分别“大患”关于身的依附性,则应采取“贵以身为天下”的修身自救措施。 《老子》一书“天下”一词多见。[20]“天下”者,天之下也;而天之下者,大地也。“天下”一词可用来指全国、一切的人。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其中“地”和“天”一样,具有宽广的属性;于此同时因宽广义而衍伸出空阔义,如第六章首句的“谷神不死”,义承上一章“天地之间”的虚空话题,称“地”中虚空之“谷”(川谷)为“神”。第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其中包含的“身”“家”“乡”“国”“天下”逐级扩展的序列,可见“天下”的至大性质。第二十五章:“地法天”,第七章“天长日久”,如此“地”和“天”一样,具有永世的属性。 “以身为天下”即圣人“把自身当作天下”,是老子有关“身”与“天下”之间的隐喻发明,是由《老子》第二大段落前面所论述的虚空和内视禅定的内容而逻辑推导的结果。这样,“身”与“天下”之间的隐喻,不可能是“身”的名义或“身”的内脏之类和“天下”之间有什么相似性,而是源于由“身”内视禅定后的视觉效果所抵达的具有相似“天下”至大、虚空、永世性质的心理状态。 “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前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言外之意,活着是不可能“无身”的,这样因贪欲招来的“患”就只能是须臾不离其身了。但是老子还是找到了修身自适之法,即身还在却可无患。总之,“以身为天下”,强调自足之身当如虚空性质的天下,而身之内一旦进入虚空境地,则具有诚如第二大段落重复论述的“虚空-无”之用,亦即具有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身之用,无须求诸身外之利的生命价值之用;同时,“故贵以身为天下”完成了逝世俗的身之“大患”,筑无患且大用之身,不只为第十三章前面行文所包含的“贵大患若身”的贵身添加了新内涵,而且还昭示了由第九章“功遂身退”到第十章进而退至内视再到第十三章的小结语所表示的生命圆满之途。 (五)“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后的文脉梳理 王弼本《老子》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之后为“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义即所以(圣人)看重把自身当作天下,就像(圣人看重)能够寄寓于天下(那样);(圣人)珍重把自身当作天下,就像(圣人珍重)能够寄寓于天下(那样)。 《说文》:“寄,託也。”“託,寄也。”“寄、託”互训。在《老子》第十三章里,“寄、托”互文避复。此外,“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句与上句“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句式分歧。所谓“寄天下”即旅居于天下,系指和天长日久相比,人有出生到死亡的在天下的暂居性。 “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二句句首的“若”,郭店楚简《老子》乙本、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北大汉简《老子》均为此“若”字,不外在不同的版本里有异文“则”“乃”的现象,如《庄子·在宥篇》作“则能够托天下”“则能够寄天下”,河上公本《老子》作“则可寄于天下”“乃能够托于天下”。 从《老子》第十三章的行文特性看,该章含有比方义“若”的句型较多,如章首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以及章末的“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该“若”句型的特性为:“若”前面的部分为老子提出的和众人价值观不同的观念,而“若”后面的部分则是以常人易懂的事理作喻。细致而言,“宠辱”即(圣人)看重屈辱义,这是老子和世俗大相径庭的观念,而“若惊”即就像(圣人看重对人们的贪欲追求)感到心惊(那样)之义,这是世人易懂的。又如“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贵以身为天下”一句的旨趣十分人所能领悟,而“若”之后的“可寄天下”,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所以王弼本“若可寄天下”当为《老子》之旧,而《庄子·在宥篇》改“若”为“则”、河上公本《老子》改“若”一为“则”一为“乃”,已失《老子》原义,讹误的缘由,当为不明前句“故贵以身为天下”的文义而妄改之。 综上所述,通观第十三章,其章旨为老子论述了圣人应“宠辱、贵大患、贵以身为天下”,即第十二章章末的“故去彼取此”中“取此”的内容所在,和第十二章罗列的世俗“为目”之类的贪欲恰成对比。 前面我们已梳理了《老子》一书前十三章的文脉,确立了“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在文脉展开上的节点意义。下面再从《老子》第十三章之后数章的论述过程中,察看“故贵以身为天下”命题的后续影响。 从第十四章至第二十四章,构成《老子》的第三个大段落。以下为该大段落前面三章的文脉状况。 由于有了前面第十章论及内视进入虚空记忆的状态,再经由第十三章的“故贵以身为天下”的小结句的铺垫,第十四章则是将体悟到的虚空记忆特征投射到“道”上。“道”固然是“无状之状”、“惚恍”,却能“御今之有”、“知古始”。 第十五章章义承上一章,描画的“古之善为士者”为得“道”之士,其“奇妙玄通,深不可识”,和上一章“道”的性质分歧。章末的“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其中的“能蔽(敝)”义为能守敝,和前面十三章章首的“宠辱(看重屈辱)”的旨趣相同,而“蔽不新成”之义在第二十二章“敝则新”和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中亦有表白。 第十六章义承上一章,“守静”、“归根曰静”,其途径是先有“致虚极”(进入虚空记忆)的体悟。 《老子》全书结构所划分的段落,其新段落的话题标记是再次直接论道,段落内诸层次之间有话题相承的痕迹可寻。当然,有些段落的开端,其实仍和前面段落有义连之处,如上文剖析的第十四章,位处第三个大段落的开端部分,和前面第二个大段落终了部分的“故贵以身为天下”有内在脉络的衔接展开关系。细致而言,“故贵以身为天下”的隐喻所包含的虚空和内视禅定的视觉效果,引发出第十四章章首“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出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有关“道”的“无状之状”“惚恍”话题。 (六)小结 《老子》一书虽阅历代前贤诠释,仍留下诸多疑问点。我们以为要弄明白《老子》一书究竟说了什么,可从老子的心理状态、《老子》的文本结构、老子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准绳等三个方面切入文本。[21]上述讨论的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之所以迄今尚无确诂,是由于该章同时牵涉到了需重新切入文本的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在《老子》文本结构方面,《老子》本不分章,而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的分章使得第十三章章首的“宠辱若惊”一句有突兀之感;而其中的动宾结构的“宠辱”所表示的老子“正言若反”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准绳又不甚明朗,这样就构成了第十三章的文脉走向和章旨都显得晦涩不通。本文讨论的“故贵以身为天下”,作为第十三章的小结句,恰恰又深陷在这种棘手的研讨局面里而变得面目难辨。 经过对《老子》第十三章以及该章前后的文脉梳理,第十三章的章旨已明,即其章旨为老子论述了圣人应“宠辱、贵大患、贵以身为天下”。“故贵以身为天下”一句作为十三章的结论,其命题的重要性得以重新确认,同时关于老子将积于心中的“道”思想是以何种方式、何种次第在《老子》一书中展开的也加深了了解。 注释 * 作者简介:徐山(1955-),江苏苏州市人。文学博士,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研讨。著作10种,论文近200篇。 [1]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第49页。 [2]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第29页。 [3]高亨《老子正诂》,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30页。 [4]高亨《老子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5]徐山《〈老子〉“故去彼取此”和“以此”辨正》,《弘道》2016年第1期。 [6]徐山《〈老子〉“宠辱若惊”辨正》,《光明日报》2017年3月25日第11版国学版。 [7]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8][9]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年,第21页。 [10]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第91页。 [11]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0页。 [12]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讨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49页。 [13]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279页。 [14]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280页。 [15]徐山《老子原义》,齐鲁书社, 2021年。 [16]徐山《〈老子〉结构剖析》,《弘道》2020年第3期。 [17]徐山《〈老子〉“道可道,十分道”辨正》,《弘道》2019年第3期。 [18]徐山《〈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文脉梳理》,《兰州学刊》2020年第12期。 [19]有关“虚空记忆”,参见徐山《胎儿期记忆:人的肉体文化原型的发现》,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年。 [20]陈鼓应《老子与孔子的“天下”观》,《道家文化研讨》第三十三辑,中华书局,2021年。 [21]徐山《老子原义》,齐鲁书社, 2021年,第2-4页。 本文刊于《弘道》2022年第2期(总8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