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南召雉县命名由来传说 ◎曹会林 雉在今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 “雉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因境内有“雉衡山”,多雉鸟而名;其二:相传秦文公时,童子化雉止此,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雉县。 雉衡山历史词典解释 雉衡山,古山名。原为衡山,为古之南岳,因多雉鸟而为雉衡山。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境内。 《汉书·天文志》南阳郡雉县:“衡山,沣水所出。” 《水经·汝水注》:醴水“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 马融《广成颂》曰,面据衡阴,指谓是山。在雉县界,故世谓之“雉衡山”。 南召(雉县)历史沿革 大禹定九州,夏朝属于豫州之域。殷商仍属豫州,为谢国封地。西周为申国地,春秋属楚国地盘,战国后期,曾一度归于韩国。周赧王二十三年,秦大良造白起攻打韩国,县境遂属秦国。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阳郡,始置雉县。两汉、三国两晋皆为雉县。 南北朝属雉阳郡,置向城。宋、元裁县,并入南阳县,设三辖巡检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县,因县城东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驿,故以“南召”命名。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再废县制,并入南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复置南召县,县名至今未易。1947年11月4日解放,11日树立南召县人民民主政府,县城迁移李青店,旧邑改为云阳镇。 秦昭襄王,嬴稷,又称秦昭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谥号为襄。 在古代,雉是宝鸡、神鸡的意义,是不祥的化身,跟“凤凰”差未几。雉还是天大的祥瑞之物。 《搜神记》卷八记载了南召雉县(云阳镇)的传说: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媪。常在地,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媪逐二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时,为立祠陈宝。其雄者飞至南阳。今南阳雉县,是其地也。秦欲表其符,故以名县。每陈仓祠时有赤光,长十余丈,从雉县来,入陈仓祠中,有声殷殷如雄雉。其后,光武起于南阳。 写意彩绘雉鸟图 此文若不翻译,估量看不明白,曹会林遵照翻译“信、达、雅”的规范,译文曰: 雉鸟翔舞图 秦穆公的时分,有一个陈仓人掘地,挖到一个奇特的动物,那个东西看着像羊不是羊,看着像猪又不是猪。那个陈仓人(觉得那是个废物,假如献给朝廷会对自己有益处)就牵着它献给秦穆公。 河南漫画、国画家马士龙插图 (在前往国都的路上)走到半路遇到了二个童子,童子指着那怪物说:“它的名字叫做媪。经常在地里面,吃死人的脑子。假如想杀死它,用柏树枝插它的头,它就死了。”(那个名叫媪的怪物被拆穿了老底儿,很着急,假如陈仓人真的依照童子说的做,自己就死了。)那怪物就对陈仓人说:“这两个小孩不是人,名字叫做陈宝。得到雄的(男童)会称王于天下,得到雌的(女童)会称伯于诸侯。”(两个童子听怪物这样说,惧怕陈仓人抓它们,就赶忙走了。) 雌雄雉鸟化为男女二童图 陈仓人(算计抓到童子更划算)就舍弃媪,赶忙追逐那两个童子(那个怪物媪也趁机逃窜了)。那两个童子被追,紧急中变成了雉鸟(野鸡),飞进了平原上的树林里。 雌雄雉鸟 陈仓人只好空着手去拜会秦穆公,通知他自己挖到怪物和路上遇到两个童子变成雉的事情。秦穆公有称伯于诸侯之心,就派遣部队搜捕,果真得到了雌雉(女童)。但那雌雉却变成了石头,秦穆公无法,只好把它放置在汧河和渭河之间。 雉鸟飞翔 到秦文公时分,还为它树立了庙宇,庙名陈宝祠,把变成石头的雌雉当做废物供奉在里面。 陈宝祠 那个雄雉(男童)飞到了南阳郡,就是往常的南阳雉县,是雄雉停留的中央。秦国想表明自己受命于天而得到雉这个祥瑞征兆,就用雉命名这个县,当做县的名字。 以前陈仓祠中经常有长达十余丈的红色光辉,那红光是从雉县来的,进入陈仓祠中,并有像雄野鸡发出的那种殷殷殷的声音。后来,光武帝刘秀也应验了这个祥瑞,起兵于南阳,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东汉光武帝刘秀起于南阳 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环境中,雄鸡主动找母鸡求偶的事情很自然、很常见,假如不这样,雉或鸡这个种类或早已灭绝,但像这样由往常的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振翅飞翔,飞到西北方千里外的陕西省宝鸡市,找它心爱的人,真实少见。不外文献古籍中就这样记载了,真实是感佩的紧啊。 《史记》宛郡雉县雄雉西北飞求偶表示,制图曹会林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编写的,是一部记载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特异故事的小说集。由于它是志怪小说,不是正史,跟《山海经》之类书籍一样,不能被当做历史研讨。 搜神记 但此故事并非空穴来风,正史和公信度较高的历史文献中居然也有记载,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关水又西南迳 雉县故城南。昔秦文公之世,有伯阳者,逢二童,曰舀、曰被。二童,二雉也。得雌者霸,雄者王。二童翻飞,化为双雉。光武获雉于此山,以为中兴之祥,故置县以名焉。” “关水”又名三鸦水、鸦河。在今河南南召县东、鲁山县西南。《水经·淯水注》:鲁阳关水“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也。其水南流径鲁阳关,……又西南径 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 《山海经》中的异鸟 关于“陈宝”的神话传说,历史上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是“若石”说。即陈宝为野鸡精所幻化。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陈宝来时,“野鸡皆鸣,故曰鸡鸣神也。”晋人在注扬雄的《羽猎赋》时也说:“陈宝,鸡头而人身。”再往后陈宝便衍生出“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搜神记》、《博物志》、《述异记》、《太康地志》和《宋书·符瑞志》中都有记载。 至此,陈宝与野雉、宝鸡,雉县完整挂上了钩,陈宝神即为宝鸡神,陈宝祠即为宝鸡祠。 鸡首人身俑 陈宝祠 第二种为“陨石”说。《史记·封禅书》云:“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以一牢祠,命曰陈宝”。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以为:“然则所谓‘若石’,所谓‘陈宝’,原不外‘流星’、‘陨石’特神乎其说也”。另据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记载说:“(陈仓)县陈仓山,山有陈宝鸡鸣祠。昔文公感‘伯阳’之言,游猎于陈仓,遇之于北阪,得若石焉,其色如肝。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其来也自东南,晖声若雷。野鸡皆鸣。故曰‘鸡鸣神’也。”此说以为,所谓陈宝,只是一块陨石,它在某晚从东南方向坠落在陈仓北阪,陨石在沉寂的夜晚坠落,惊起了一山的野鸡乱叫,人们不了解一自然现象,故曰:“鸡鸣神土”。第二天,有个叫伯阳的人给秦文公出主见,要文公一定要应用这一祥瑞,来阐明他在建城之初就已得天之助,所以秦文公才带人以游猎为名,在陈仓山上去寻觅。后来果真在北坡上找到了这块陨石,“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此说是先有“陨石”、后有“鸡鸣”,“陨石坠地,惊起野鸡乱叫”,这一自然现象被秦文公所应用。 流星 红色陨石 秦人之所以信奉陈宝,并把陈宝与野雉联络起来,与秦人原始的鸟崇拜有关。 鸡是鸟类的一种,古人对鸟还没有明白的分类分科,普通把这一类长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秦人盛行鸟崇拜,对包含鸡在内的鸟有着崇高的敬意。古人以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可谓至善至德的德禽。春秋时鲁国大夫田饶曾对鲁哀公说:“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同伴,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在凤翔指挥平定安史之乱的唐肃宗“以其地有秦时宝鸡祠故也”(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将陈仓县更名为宝鸡县,从而留下了一个不祥有趣的地名。 雌雄雉鸟 今日宝鸡市 此外,还有一个缘由,就是秦文公应用这样的奇物异兆来统摄人心,提振自信心,进而增强统治。由于当时的人们无法了解陨石坠落这一自然现象,所以就把这块陨石奉为天石、神石,尊为陈宝。而且陈宝在秦人的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位置,固然秦人祭奠的对象很多,如上帝(天)、黑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黑龙、怒特等,但“光景动人民唯陈宝”,只需陈宝才是当时秦人趋之若鹜、顶礼膜拜的对象。关于“陈宝祠”的历史价值,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斗鸡台沟东区墓葬》中说:“第一,(陈宝祠)此祠在我国古代的神祗祀典中,恐为最富于浪漫颜色的一个。第二,此祠在海内古神祗中,除天、地、龙王之类,似树立最早。第三,此祠自秦文公初建至往常,虽史料残缺,不尽可考,然期间存续之迹,大半可辨,享祀之久,海内无二。”据《汉书郊祀志》记载“及陈宝祠,自秦文公至今七百余岁矣,汉兴世世常来,光赤黄,长四五丈,直祠而息,音声砰隐,野鸡皆雊。每见雍太祝祠以太牢,遣候者乘传驰诣行在所,以为福祥。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年,初元元年(前48年)以来亦二十来,此阳气旧祠也。”从上述文字记载来看,对陈宝的祭奠,秦汉之初列为国度祀典。汉代时延用秦制,仍对陈宝依旧行国祀之礼。 谈及南召历史,翻阅资料,绕不开古之陈仓今之宝鸡市。史籍和文献中记载的陈宝、野雉、宝鸡等故事的主要发作地在陕西省,触及雉县的只需极少的文字内容。但这极少的文字信息弥足可贵,它丰厚了南召县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气息。 生于斯,擅长斯,身为南召人,我们能够自豪的说: 南召历史长久,文化底蕴丰厚。 自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雉县至今,有着接近2300年的建制史,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留下了古老的人文记忆和众多动人的传说。 南召特有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底蕴是南召展开的优势所在,往常勤劳仁慈的南召人正在奋笔疾书,书写着南召的美好未来;同时召唤着远方的客人不时来到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寻根问祖,领略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美景。 南召县云阳镇鹿鸣山顶的雉雕塑 曹会林于南召县云阳镇鹿鸣山《搜神记》雉县来历碑刻旁 后 记 此文得到张恚、张志芳、沈玉海、冯庆超等先生指点、提出可贵意见,特此致谢! 写此文时,作者曹会林特意邀约漫画、国画家马士龙先生为本文插图。作者先构思草图,抛砖引玉,马教员欣然应允,于一日内伏案挥毫,创作出吻合文意的绘画作品。特此向马士龙先生表示谢意! 曹会林构思的画面 马士龙初稿一 马士龙初稿二 马士龙成稿 以上信息援用多种古籍和资料,仅为传播文化,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曹会林,河南南召人,70后。网络文刊“庶民文化视点”总编,县摄协会员。集写作、摄影、视频录制、配音播音、编辑发布于一身。 更多作品请百度搜索关键词“曹会林”、“曹会林南召”、“曹会林南阳”等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