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伯爵乐学心理咨询:你的孩子沉迷手机了吗?2022 年,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家长们开始反映孩子手机上瘾。家长们便通过电话治疗和咨询来寻求帮助。他们的孩子大都在手机中沉迷游戏。之后,学校复课,重回校园的孩子们却无法适应学习的节奏,纷纷表现出沉迷手机、厌学、生活作息混乱、身体健康不佳,以及与父母、老师敌对等问题。 让我感慨的是,十多年前网瘾治疗还是个新鲜事物,到了今天,成瘾模式又涌现出了新的特点,这个变化十分迅速。如今,成瘾现象主要集中于手机成瘾。手机成瘾,表现出更强的侵入性。如短视频可以快速裹挟人的注意力,不需要任何思维转换,人就被迅速卷入。再如手机上的各种休闲小游戏,上手快,操作简单,不需要动脑子,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导致孩子的成瘾速度比从前更快,成瘾周期变得更短。家长感到猝不及防,不少家长很是诧异:“我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孩子的整个生活就变得不可控制,一下子就严重起来!”而且,成瘾者的年龄也变得更小,从前成瘾者集中于青春期中/后期的青少年,而现在许多是尚未步入青春期的儿童。成瘾者带着低龄化的倾向,他们一脸童稚却眼神呆滞,成为电子成瘾的“生力军”。 让孩子们成瘾的内容也更为肤浅,许多孩子在电子世界里并不寻求一种成功感,或是征服的自信和开拓的勇气,也没有表现出对游戏高操作能力的智商优越感等。早年成瘾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游戏成瘾,那时的成瘾需要一个周期——从偷偷攒钱上网吧,到躲开父母的监视溜进网吧,再到熟悉一款游戏,在里面玩得如鱼得水,获得成就感。他们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成瘾,看起来也像多了些许稚气似的,毕竟完成这个过程,也是费时费力的。 当一个沉迷者在游戏世界里渴望成功,至少说明他在虚拟世界里是有追求的,他希望自己是个无法超越的厉害角色,无人超越的和有分量的。在他们虚妄的追求背后,你还可以看见这个孩子的能量,他们把幻想的成功通通投射进游戏里,想从棘手、充满冲突或者匮乏的现实生活中获得解脱,获得一种有品质的人生象征和虚假的自我认同。 他们的内心有一把火,想把能量释放出来;他们有生命的热情和冲动,只是把能量用错了地方。而迷了路的能量背后,总归有一股潜在的劲儿,这样的能量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中可资转化的有效心理资源。一旦战胜沉迷,他们即可获得向上向善的力量。我见过成瘾带来的痛苦,见过它给孩子和年轻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我也见过战胜它所带来的在转变中蕴藏的力量。 而这几年手机上瘾的孩子中,有不少人表现出一种毫无意义的强迫行为。他们沉迷手机,不是试图感到自豪,不是去体会价值或寻求意义,而是出于无聊,只是为了猎奇,在漫无目的游荡中寻找刺激。手机是塞满时间的工具,而不是真的可以带给他们愉悦感的事情。 它没有生命的颜色与声音,却带着空洞而强烈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说到这儿,没有人会以为以上行为只是小朋友们干得无聊事吧?其实,在成人世界里,这种情况亦比比皆是。 这次疫情期间有父母与孩子一起成瘾,孩子打游戏,母亲玩抖音,或疯狂购物。“我妈一边打着做微商的旗号疯狂购物,一边禁止我玩手机、聊天,家里每天都要收好多快递。”“我妈一边追着看婆婆妈妈的肥皂剧,一边却禁止我看动漫。她把声音开得很大,手机吵得很大,自己还不知道。” “我妈一边刷抖音,一边不许我打游戏。她刷抖音时笑得可傻了。她总是一边谴责我不务正业玩手机,一边说自己手机不离身。”电子浪潮冲击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一样刷视频、过线上生活,沉溺其中,难以停止,也并不快乐。 这个小小的手机,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类一个延伸的器官。手机就是你口袋里的“幽灵”,它时刻需要被放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握着手机,就像抓着全全世界。成瘾,深深地根植于人性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着所有人。人们有着各种形式的成瘾行为,有的甚至披着正面健康行为的外衣,如健康成瘾、工作成瘾等。 各种类型的成瘾个案,不仅有网络成瘾这种行为成瘾,也有一些药物成瘾、酒精成瘾、毒品成瘾等物质成瘾。所有成瘾者都一样,吸毒者把自己身上弄得千疮百孔不是因为毒品美味,酒瘾者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是要空腹干喝一瓶白酒,不是因为酒好喝。 很多时候,我们玩手机也不是因为手机好玩,只是因为感到无聊或者空虚,或者只是渴望那种时间被填满的感觉。成瘾的人生总有一处是“空”的,而且是很难填补的“空”,因此成瘾者只能用重复强迫的成瘾性行为来填空。 十几秒的短视频,就能给你即时的快感,让你看完还想看;十几分钟的游戏,赢了可以刺激你的成就感,输了会激起你的胜负心。现在的人摄取快乐实在太简单了,只要有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让情绪、情感波动起来。 时间有着特殊的灵性,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努力获得的快乐,才有生命力,而且能持续释放出喜悦。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如果用一天、一时乃至一刻的视野,窥百万年的天地,如同井底之蛙。 没有时间累积逐渐去靠近的快乐,取而代之容易获取的廉价快乐,带来了一体两面的感受:快乐即烦恼,快乐和烦恼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只在一念之间。甚至,这样的感受都不能被称为快乐,只能是一种快感。 南京伯爵乐学心理咨询:你的孩子沉迷手机了吗?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