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举是士子们博取功名最直接也最困难的途径,许多人读到白发苍苍连个举人也中不了,有道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在二十岁前就完成举人、进士、庶吉士三级蹦,在明朝就真的可谓是前途无量了。 杨廷和字介夫,四川新都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十二岁就中举,十九岁就中庶吉士!这个年纪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考中秀才,他就已经成为了高级干部培训班的一员,最厉害的是他甚至比他父亲考中进士还早,一时间有人就把他们父子比作苏洵、苏轼父子,传为佳话。 杨廷和 杨廷和不仅脑子够聪明,个子还高,人还帅,算是当时官场的一颗超新星。他负责编纂了《宪宗实录》和《会典》,为明孝宗所称赞,官职也是坐着火箭往上升。而且他还教了个叫朱厚照的比较顽劣但是对他非常信服的学生,此时这孩子还身兼皇太子一职。 朱厚照 随着明孝宗的去世,朱厚照也就接班成了皇帝,一上任就把自己的老师调入内阁,算是感谢教育之恩。但是杨廷和这么走红却有人眼红,就是朱厚照身边的红人太监刘瑾。刘公公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随便找了个小错误就把杨廷和的工资等级降了两等,不过朱厚照还是对老师有感情,很快他也找了个借口又帮老师把工资调回来了。知道杨廷和有人护着的刘瑾从此不再敢动杨廷和,杨廷和也把斗争转入地下,不再和刘瑾正面硬刚,只是在他要坑别人的时候私下曲意维护。 权奸刘瑾 好不容易斗败刘瑾,杨廷和也熬成了首辅,但他并没有更轻松:自己的好学生虽然很尊敬自己,但依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顽童,把整个紫禁城折腾的鸡飞狗跳;而虽然刘瑾倒台了,但是其他太监如张永等还在,他们虽然不比刘瑾奸恶,但也不是好伺候的。 朱厚照虽然生长在宫里,却时刻有个军人梦,隔三差五就带着人溜到宣府、大同等对蒙古作战第一线去打猎,开溜的时候还派人给杨老师送东西来堵嘴。杨廷和就和其他几个内阁成员一起,撑着一把老骨头亲自骑马去居庸关,看到他不在关里还要出塞去把自己的好学生给劝回来。朱厚照也不忍心看自己的老师这么大岁数还为自己这么跑,只好一脸沮丧地跟着杨廷和回家。至于那些太监,杨廷和也改变以前自己硬刚刘瑾的做法,也是又打又哄,和对付朱厚照的方法差不多,总算才是把这些大孩子们都安抚的尽量不那么闹。 杨廷和这么能干,朱厚照自然就非常放心的把国事全部交给他了,在他不跑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上朝,国事全部都给杨老师瞧着办。杨廷和累的够呛,他先后数十次请求退休回家,换来的只是自己的宝贝学生一大堆赏赐和不予批准的答复。既然不给回家,杨廷和也就只能硬撑着接着干下去,所幸他还在一直干下去,使得大明王朝在正德年间还不算太坏。 但杨廷和并不是个只会帮皇帝擦屁股的老好人,他对自己耗尽无数心血培养出的这位学生是相当失望的,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就是朱厚照驾崩的时候,那就是他对这十几年进行彻底拨乱反正的时候。 朱厚照神秘去世后,由于没有皇子,众人为皇位的问题吵吵闹闹不停。作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抓着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一字一句地说:“父死子承,兄死弟及!大行皇帝虽然没有皇子,但还有堂弟在!就立兴王的世子朱厚熜为皇帝!”他的话一锤定音,获得内阁及太后的赞同,新君之位就此而定。 朱厚熜 朱厚照生前曾经极其宠幸边军首领江彬,而野心勃勃的江彬被封了伯爵还不满足,似乎对龙椅也有着特殊的爱好(据说朱厚照之死他脱不了干系)。早就对这个一天到晚就知道带着朱厚照疯玩的家伙不满的杨廷和在确立新皇帝以后干的第二件事就是干掉江彬。他和内阁成员密谋的同时也获得了司礼监太监和权监张永的支持,有个胆小的司礼监曾和江彬有联系,杨廷和三言两语就摆平了他,随后又获得了太后的批准,终于在宫内顺利生擒江彬,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这个正德后期最大的权奸。 江彬 草拟朱厚照的遗诏是杨廷和要完成的第三件工作。在遗诏里,杨廷和代替朱厚照系统的检讨了他这么多年来所犯得所有错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同时还对新皇帝朱厚熜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做完这一切后,杨廷和就像他之前做的那样,细心拾掇起全国,等待着新君即位。 在杨廷和的心目中,朱厚熜应该是个有智谋、很懂事而且还听话、勤政的皇帝,事实证明朱厚熜兑现了一半的期望:他有智谋还懂事,但是由于他不听话还不勤政,所以他后来的作为让杨廷和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大礼议事件,朱厚熜和杨廷和吵吵闹闹了几年,最终以杨廷和自己主动申请致仕、朱厚熜痛快批准告终,而杨廷和的儿子——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被打的死去活来,被罚终身不得回家,也算是朱厚熜间接报复了一下杨廷和。 杨慎 杨廷和少年得志,历经四朝,尽心尽力为国效力几十年,在大多数时间都扮演了擦屁股的角色,最后砸在了自己立的皇帝手里面。这或许是命运给他开的玩笑,但至少人们不能否认,在那个顽童皇帝统治的十几年里,是他咬着牙撑住了大明不至于太早完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