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新年第一天,全国首个特地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新发现·科普书单”在上海发布。该书单以引领读者关注科学阅读为目标,秉承“科学照进未来”的价值主张,以“专业、公平、透明”为评选准绳,努力于集聚全国科普好书,定期推出具有评选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的全国性科普书单,成为国内科普好书阅读的风向标。 “新发现·科普书单”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协会任指导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任学术指导单位,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等任支持单位,以公益性、引导性、分众性为导向,创新性地将书单分为面向白领及学问阶级的“科学人文”、面向普通社会公众的“科学生活”和面向青少年的“科学少年”三个子书单,并在当前新媒体阅读和融媒体出版不时生动的背景下另设“科技新阅读”副书单。为增强时效性,书单将按季度发布季度书单,并在每年年末推出年度书单。 活动约请国内知名科普出版机构参与“科普出版联盟”,经过联盟成员单位申报、市场选择和专家引荐等方式,征集优秀科普图书,并由科学家、科普达人、出版人、阅读推行人等组成专业评审团,依照“专业、公平、透明”的准绳评选出最终书单。这一倡议得到国内优质科普出版机构热烈响应,中信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人民邮电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参与联盟,目前,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含21家出版社和4家独立出版品牌。 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苏青,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北京大学教授王一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讨所研讨员张双南,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浙江大学教授蔡天新,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尹传红,上海辞书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原总编辑潘涛等23位专家对候选图书从多个维度中止专业审读,给出评审意见。 在首期书单终评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任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周忠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任终评评委,评委中还包含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科普作家卞毓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杰出创新中心研讨员吴家睿、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他们对入围的51种图书资料中止认真审阅,经过独立投票,18种取得半数以上同意票的图书脱颖而出,入选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三大子书单,《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十万个为什么》入选首期书单特设的“致敬经典”特别书单。 “近年来科普作品出版繁多,科普作品的评论和甄别日益重要。”周忠和说。郭义强等候,上海出版界与科技界的联手,能为中国科普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阚宁辉提到,书单入围书籍散布普遍,整体质量较高,评选掌握了四个方面,一是作者、译者、出版机构的权威性;二是掌握当下话题、热点,辅佐读者正确认识的引领性;三是接近读者、让更多人酷爱科学的接受度;四是学术和大众、本土原创与引进、历史与往常的分离度。 “科普作品不只需关注科学学问,更要关注科学思想和科学肉体。”钱旭红表示,评审强调科学的前沿、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肉体,要把科学学问传播给大众,更要超越学问,使每个人未来都能发明学问。他提到入选“科学人文”子书单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的新著《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肉体》,“这本书就很好地表示了科学学问、思想和肉体的分离,而且更注重科学思想和科学肉体的阐释。” 86岁的“深海勇士”、曾掌管“南海深部计划”的汪品先说,这本书来自他在同济大学开设的一门“科学与文化”课,希望在科学与文化、文科与文科之间架设一个桥梁,“课堂很繁华,常常爆满,鼓舞我把课程内容变为文字,影响更多人。”在汪品先看来,科研、教学、科普应该是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一个好的科学家,要能把自己的科学成果和想法用剔透的、大众能懂的言语讲出来;一个好的科普作家要把科学自身吃透,而不是传送‘二手货’。”在“新发现·科普书单”发布的直播活动中,他勉励青少年在新的一年“说真话、求谬误、做真人”。 除了评选发布阅读引荐书单,“新发现·科普书单”还为喜好科学的读者提供一个随时更新的优秀科普图书引荐平台,以特地创建的微信公众号为纽带,分离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各类科普和阅读活动平台,共同搭建专业、持续、高效的大众科普阅读平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普阅读推行和效劳,成为优秀科普图书与读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让科学融入大众,让大众爱上科学。 “做好优秀科普图书的引荐,需求科学界、出版界和媒体界的合力,‘新发现·科普书单’从引荐、评选到发布就是各方协力的结果。希望这份书单能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又一块闪亮的文化品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 链接: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 “科学人文”子书单(7种) 未来500年:迈向太空的生命工程之旅 [美]克里斯托弗·梅森 著 何万青 何佳茗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 黄卫,黄缨童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未来黑科技通史 [美]莱斯·约翰逊 约瑟夫·米尼 著 新宇聪慧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脑传 [英] 马修·科布 著 张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科学的画廊:图片里的科学史 [英] 约翰·D. 巴罗 著 唐静 李盼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新知 天上疆域 李亮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肉体 汪品先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科学生活”子书单(4种) 新药史话:从万能药到生命科学前沿 彭雷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碳如何玩转地球:从万物来源到现代文化 [美] 罗伯特·M.哈森 著 董汉文 曾令森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工智能未来简史:基于脑机接口的超人制造愿景 杨义先 钮心忻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国滋味: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 周文翰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学少年”子书单(7种) 孩子看得懂的天工开物 大眼蛙童书 编绘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微观星球:显微镜下的巧妙世界 吴成军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章算术(少儿彩绘版) 郭书春 著 接力出版社 进化史诗16讲 冯伟民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高科技成就绘本 樊萍等 著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欢乐数学之猖獗微积分 [美]本·奥尔林 著 唐燕池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未读 化石密语 戎嘉余等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致敬经典”特别书单(2种)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美]约翰·M·巴里 著 钟扬 赵佳媛 刘念 译 金力 校 面对病毒,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大流感》启示我们思索生命价值、个人与集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编委会 被《人民日报》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2022年为该书第一版完成出版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