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力木,吃完饭没?走,听老于唱木卡姆去!” “好嘞,阿布来孜,等等我啊!”…… 7月的哈密阴雨绵绵,30日的最高气温抵达了46℃。路上见不到几个行人,大家都各找中央避暑去了,连鸟儿都敛声屏气在树叶中躲阴凉。但在哈密市五堡镇博斯坦村,村民于学然的家里却聚满了朋友,繁华不已。 “哎,大家伙想听什么,我来唱!” “好好,我来打手鼓。” 在青翠的葡萄架旁坐下,暑气似乎都被隔绝在外,从小一同长大的老友们熟练地各自寻了一把擅长的乐器,高兴地弹奏了起来。 假如闭着眼睛倾听于学然的演唱,你一点都不会觉得到,一个62岁的汉族老人,正在演唱维吾尔族的古典音乐大曲——十二木卡姆。 《最后一公里》(ID:MqMsMx) 记者 段清宇 报道 1957年,年仅5岁的于学然跟随父亲于甫云从河北支边来到了新疆。1958年,当时的五堡乡左近麻疹病突发,博斯坦村很多年幼的孩子都患上了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于是,于学然跟随着当医生的父亲来到博斯坦村参与住村治疗,这一呆就是大半辈子。 当时的博斯坦村医疗条件十分差,为了当地村民,于学然的父亲选择扎根这里,他们一家也成为了这个村庄中独一的汉族人家。 汉族人家的双语生活 “父母工作,我就在村小学上学,交了一帮好朋友。大家一同同吃同玩,没几天我就能跟他们对话了。”于学然自得地说,“父亲常教育我要入乡随俗,学好‘’双语,我学得可快了,维吾尔语比我父母说得还好。” “往常我们更习习用维吾尔语来交流,在家相互都说维吾尔语。”一口仍旧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暗含着于学然的过去,但一转头流利的维吾尔语又昭示着对他打下深深烙印的往常。这种烙印,也连带着打在他接近的人身上,于学然的妻子沈秀双就是其中一个。 还记得,妻子刚来时,扎着麻花辫,一身朴素的衣裳,是典型的河北小媳妇装扮。“不会说维吾尔语,只能默默跟着大家去割麦子、拾绿豆,看人家聊得如火如荼,她在一边默不作声。”老于说起过去,他的妻子衣着一身当地妇女最常见的维吾尔族彩色长裙,头上包着一块淡色头巾,在一旁抿着嘴笑。 热心肠村民们怕沈秀双被冷落,特地和她一同上下工,聊天说话。慢慢地,从眼神、肢体交流,到能听懂几个词语,沈秀双学会了维吾尔语,也学会了一手地道的新疆美食。 “你能想起来的,我都会做!”她自信地说,从打馕、抓饭、焖饼、拌面等等,没有她不会的。“ 跟着父母潜移默化,他们的儿孙辈也从小学习‘双语’,全家老少十多口人,人人都能说流利的维吾尔语。往常58年过去了,于家人的根,已深深扎在了博斯坦村。 “你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 关于村民们来说,老于除了是大家的好朋友,还是关键时辰的“主心骨”。 1998年,元旦刚过,邻居哈德尔·伊麦尔德敲响院门,着急地呼喊于学然。原来他的妻子曲曼汗·吐尔逊临盆在即,可胎位不正,发作了难产,镇卫生院一筹莫展。 状况万分紧急,必须送到70公里外的哈密市医院抢救。于学然当机立断,连厚衣服都来不迭带一件,赶紧开着自家的老式211吉普车,送他们去医院。 知道哈德尔汉语不好,到了医院,于学然跑前跑后布置住院事宜,陪着哈德尔直到孩子保险降生。这件事,不时被哈德尔铭记在心,他逢人就说:“要是没有于大哥,我的女儿就不能保险出生,于大哥就是我们家的恩人!” 哈德尔通知记者,当年的小婴儿,现往常曾经是正在上高中的大姑娘了。“这丫头不时跟我们格外亲,每次回村里都要来探望我,远远见到我,就会跑过来接近地喊我‘大伯’。”于学然笑着说。 有时分,干完自己家的农活,于学然就开着拖拉机辅佐村里劳动力少的人家犁地、拉肥料、运葡萄……由此结识了不少好朋友。也由于这大好人缘,在村里,固然只需于学然一家汉族,但逢年过节却一点都不寂寞。 “谁家有红白事,都会叫上我家,逢年过节,还会相互赠送牛羊肉、馓子之类的食物,可忙呢。”于学然笑道。 弹起都塔尔 唱起“木卡姆” 大半辈子生活在这里,于学然还喜欢上了维吾尔族的古典传统音乐大曲——哈密十二木卡姆。 好听,就跟河北梆子一样,是值得传唱的民间戏曲,这是老于的第一印象。 这不,午饭时间刚过,于学然的“发小儿”卡德尔·阿不列力木和吾甫尔·阿不都拉就约着来到他家串门。 几个人熟门熟路走进一间房。房内有一张6米左右的大炕,靠内里一侧有两面壁橱,橱内陈设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瓷碗、铜壶、书籍,壁橱之间挂着艾捷克、都塔尔、手鼓等乐器。炕上铺着当地作风的地毯,两旁摆放着绣着金丝银线的柔软靠枕,整个陈设看起来,透着说不出的俗气。 卡德尔和吾甫尔盘腿坐上大炕,各自从墙上选择了一样乐器,熟练地演奏了起来。听见乐声,老于忙不迭地进屋来,随着节拍唱起了木卡姆。 于学然通知记者,卡德尔跟自己是小学同窗,后来一同学习木卡姆表演,弹奏艾捷克,成为了他的器乐教员。目前,于学然能完好演唱哈密木卡姆中的“乌鲁乎图”和“大地亚姆”两个曲调。 “往常,我不只是自己唱木卡姆,我还会在宣讲活动中演唱木卡姆。”于学然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深知在先进文化为引领下的去极端化工作技巧,就是经过一点一滴的细节,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动。 2015年5月,在一次五堡镇的文艺表演中,于学然第一次在宣讲活动中唱起了木卡姆。他还在自己家里兴办了“宣讲小讲堂”,每次宣讲开端,他都会一支接一支地演奏木卡姆曲子,随同着悠扬的乐曲,将党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 于学然将学习的条条框框捋成街头巷尾式的家常话中止宣讲,还充沛应用自己会弹都塔尔、打手鼓、唱民歌的专长,交叉节目表演中止特征宣讲,“小讲堂”深受全村老人、妇女、青少年的欢送和喜欢。 去年9月,哈密市展开民族团结故事大家讲活动,于学然主动参与,随着宣讲范围的扩展,他的思绪也宽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继续自己的宣传“小讲堂”,除了在家定期宣讲外,他还将“小讲堂”活动起来,在全镇展开宣讲。 这个热情演唱着木卡姆的汉族老人的故事被挖掘出来。当年,他被评为哈密地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家庭也被评为“民族团结教育之家”。 “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仁慈、充溢友爱之心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于学然笑呵呵地说。 -End- 引荐阅读乌堂村的新花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