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我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看了场展览——“冲绳复归50年纪念特别展 琉球”。 从琉球国国人的服饰,到书帖,画作,屏风,再到展览的重头戏——琉球国中山王尚氏家族使用的器具,均有展示。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做一个时间轴小科普: 在中山国统一琉球群岛之前,这里存在山北国,中山国,山南国三个国家,且均从1372年开始与明王朝有朝贡关系。 此后经历甲午,二战。150年光阴匆匆而过。 这是“螺钿戗金树下人物图食盒”。是18世纪的漆器,器物上表现的是飘然避世的中国文人的形象。他们要不在树荫下读书,要不在柳树下垂钓。整体受到中原文化许多影响。 这是琉球国中山王尚氏家族传承的短刀“北谷菜切”,外装学名“青贝螺钿鞘腰刀外装”。刀鞘以黑漆为底,装饰以螺钿。刀鞘上还额外有收纳小刀和笄的凹槽。可以看得出来,和日本的短刀有一些区别,也不似中原的刀具。 这是琉球国尚氏王族的玉冠。缀之以宝珠金丝,可以看得出来受到了中原文化极大影响。 玉冠和中山王的五爪龙袍,靴子。两侧还有“内衣”,但这里没有全部拍进来。看到这样的套装,不得不感叹中山王室对中原文化学习之深入。 上面是记录了中山王室服饰样式的书籍的两页内容。字迹有些过草,很惭愧我不太会认,大致能看出来第一张的左半边应当是写着汉字“王子衣”;第二张右半边中间那条短簪旁边的朱字写的应当是“此簪为童子夫人?用?”。 可以看得出来文书内容是纯汉文。 琉球国和中原明/清王朝的关系如何,其实还有许多可以佐证的文物。其中一部分我没能在现场拍到照片,但好在网络上也有相关图像资料,也在现场拿到的纸质资料里有信息。比如下面这件。 这是“琉球交易港图屏风”。表现的是琉球国那霸港的繁荣景象。图正中的部分,是一艘挂着“奉旨归国”旗和北斗七星旗的琉球国进贡船。在它的左边较远的地方,还有三艘类似的船。我们向左边数,第二艘上挂着“接贡”字样的旗。这个船队是从大清归来的朝贡团。下方还有挂着日本萨摩藩(岛津家)旗帜的商船。 琉球国的绘画艺术也深受中国,特别是福建一带的影响。上面的“四季翎毛花卉图卷”是琉球人吴师虔(日本名“山口宗季”,1672-1743)的作品,他在32岁时曾经奉琉球王之命到福州,向福州画坛的中心人物孙億学习花鸟。 除了与中国的往来之外,琉球国也收到一些日本的影响。上图当中左上角的“黑漆肋差外装”(冶金丸)看起来就更“日本”了。 1522年时,宫古岛的“仲宗根豊見親(空广)”向中山王尚真献上的宝刀。空广是宫古岛的领主。虽然宫古岛在1390年就有一部分领主开始向中山王进贡,但纳入琉球国实质统治是在空广去世后的1532年。这把刀正好见证了宫古岛从半独立到完全纳入琉球的变化。 这个铜钟是旧首里城正殿的大钟,上书铭文中有“万国津梁”四字。这个梵钟是大工“藤原国善”所铸造,说明琉球在铸造方面有借助日本匠人的技能。 此外还有许多琉球与日本公卿的交流文书,描画琉球赴日本使节团的图画留存。可惜这次没有拍到。 琉球王国从明代开始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维持着朝贡关系。其文化由公卿贵族带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但是同时,在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之后,琉球王国也成为了日本的藩属国。 如果按照“藩属国属宗主国统治,因此属于宗主国历史疆界范围”的逻辑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演变为直接统治似乎都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按照“藩属国不属于直接有效统治,因此不属宗主国历史疆界范围”的逻辑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其实都没有对琉球的直接统治法理。 造成现今冲绳现状的,是17世纪的萨摩藩入侵,是19世纪明治维新期的“废藩立县”。也就是说,是赤裸裸的侵略。这么说来,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法理似乎有缺。 但现如今岁月如梭,一切风云俱成往事。150年的时间,把琉球真正变成了日本的冲绳。一些炒作冲绳独立的小部分团体固然存在,我们国内也有人时常在网上拱火,但现实是,大部分冲绳人的自我认知已经是日本人了。 历史没有假设,但这里我还是想假设一下:假设萨摩藩入侵没有发生,琉球王国虽然风雨飘摇,但还是留了下来呢?它应该是中国的吗? 我给你看一个漆盒。这个漆盒叫作“黑漆贝纹螺钿漆绘砚盒”。漆盒,砚盒,非常有中国的色彩;螺钿海物,非常有海洋的气味。它带着点熟悉的气味,又散发着琉球中山国特有的五彩斑斓。 最后我把这次收获的其他照片也一同共享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