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习气称道《金瓶梅词话》是明代的百科全书,而箸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永远离不开的吃饭家伙,金学家梅节重校本《金瓶梅词话》中呈现的四个“筷” 字,实属讹误。 箸筷,在梅节重校本《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为“重校本”)中通称“筯”,唯独在第十二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第九十四回中称为“筷”,分 别如下: 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三筷子,成岁不逢筵与席。 然后拿上李瓶儿粥来,一碟十香甜酱瓜茄,一碟蒸的黄霜霜乳饼,两盏粳米粥,一双小牙筷。 西门庆叮嘱来安儿再取一盏粥,一双筷儿,请你姐夫来吃粥。 那海棠走到厨下,用心企图,熬了一小锅粳小米浓浓的粥儿,定了四碟小菜儿,用瓯儿盛着,象牙筷儿,热烘烘拿到房中。 上面先后呈现“三筷子”“一双小牙筷”“一双筷儿”“象牙筷儿”。 《金瓶梅词话》(梅节校订) 箸筷的称号阅历了“挟—箸—箸或筯—快—筷”的演化历史。人们常常以为,从明代开端,船民和渔夫称“箸”或“筯”为“快”。 现存二十卷《金瓶梅》(以下简称为“二十卷本”),产生于明代崇祯初年。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讨所藏本《新刻绣像批判金瓶梅》(以下简称为“东大本”),为崇祯本。 实践上,东大本翻刻二十卷本,两者均称“箸”或“筯”为“快”,它们分别对应重校本第十二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第九十四回如下: 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三快子,成岁不逢筵与席。 然后拿上李瓶儿粥来,一碟十香甜酱瓜茄,一碟蒸的黄霜霜乳饼,两盏粳米粥,一双小牙快。 西门庆分付来安儿再取一盏粥,一双快儿,请姐夫来吃粥。 那海棠走到厨下,用心企图熬了一小锅粳米浓浓的粥儿,定了四碟小菜儿,用瓯儿盛着,热烘烘拏到房中。 重校本前三者中,除将东大本和二十卷本中的“分付”改为“叮嘱”,“拏”改为“拿”外,还一概将“快”改为“筷”。 重校本第九十四回“象牙筷儿”则不收录于东大本和二十卷本中,相似的添加食用工具“筯”的语句在重校本中也较为多见。 重校本改“快”字为“筷”字,或添加一处“象牙筷儿”的说法,固然浅显易懂,不料却弄巧成拙,有悖于明代的言语习俗。呼“箸”为“快子”,明清人 都有确切记载。 明人李豫亨撰《推篷寤语》,据明代隆庆五年(1571)李氏思敬堂刻本,其卷七《订疑篇》云: 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伞”讳“散”呼为“聚立”,“箸”讳“滞”呼为“快子”,“灶”讳“躁”呼为“欢欣”之类。今因传播之久,至有士夫间 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呼“箸”为“快子”,从民间开端,传播已久,后来士大夫之间也这么说开了。 《推篷寤语》 清人赵翼辑《陔余丛考》,据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湛贻堂刻本,其卷四十三云: 呼“箸”为“快”。俗呼“箸”为“快子”。陆容《菽园杂记》谓,起于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幡布”为“抺布” 也。今北方人呼“幡布”为“转布”,则又因“翻”字而“转”耳。 赵翼援用明人陆容《菽园杂记》,引见呼“箸”为“快”的缘由和运用地域,表明这一特定称谓与舟行有很大关系,船户经行之处,就逐步扩展了其影响。 《金瓶梅》原本是“说话”,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百余年间盛行于运河区的新兴大众消费性说唱文学。因而,在《金瓶梅》中,称“箸”或“筯”为 “快”也就很自然的了。 在二十卷本和东大本中,称“箸”或“筯”为“快”,除了前述对应重校本的第十二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外,还有一处,分别在二十卷本的卷十一 中,在东大本的第五十三回中: 伯爵道:“小弟在宅里,快子也不知吃了多少下去,今日一杯水酒,当的甚么?” 上述句子,重校本未收。这样,东大本和二十卷本称“箸”或“筯”为“快”,一共呈现了四处。 清代罕称“箸”或“筯”为“筷”的。如清人常琬修、清人焦以敬等纂《(乾隆)金山县志》,据清乾隆刊民国重印本,其卷十七云: 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伞”讳“散”呼为“聚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之类。 由于忌讳的缘由,明代以来有称“箸”或“筯”为“快”的言语习俗。往常,人们多用“筷子”代“快子”,但是通称“筷子”则要到20世纪上半叶。 而在中央志中,最早运用“筷子”一词的,可能出往常清代乾隆年间,如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乾隆)商南县志》卷三中呈现“筷子滩”,乾隆二十 四年(1759)刻本《(乾隆)黄冈县志》卷二中呈现“筷子巷”,因而,“筷”的呈现应该比这些要早,或许在康熙年间。 清人段玉裁在《韵经楼集·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中这样说过: 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是非最难。定是非之难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然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 金学家梅节兀兀穷年,其重校本沾溉学界,已被大众所认可,但校书何其艰难,重校本径改“快”字为“筷”字,固然易于今人观阅,但却有悖于明代中叶 的箸筷言语习俗。 明代呈现的奇书《金瓶梅词话》是秽书,是淫书,一点不假,酒色财气充溢其间,但是这部世情小说在一定水平上反映出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生活,触及箸筷 有六十余处,其箸筷习俗值得我们去爬梳。 本文作者 戴建国 教授 文章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获受权在本公众号首发,转发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