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开后,经济能否能立刻好转?报复性消费开端了吗? 稳住明年的经济,恢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自信心,政府手中还有哪些政策工具,还有哪些举措能够出台? 为什么说日本央行调整国债收益率,可能是明年金融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事情? 为什么稳住楼市对中国经济如此重要? 在这样一个充溢不肯定性的时期,作为普通人我们最佳的应对战略是什么? 经济学家管清友深化复盘了过去40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地的中心支撑力气,并剖析了2023年政府针对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今天,我们分享他的思索,供大家参考。 来源丨混沌学园 ID:hundun-university 1 我亲眼见证了:“形势比人强” 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十分不容易,绝大多数人群和行业都遭到了十分大的影响,逆势上行是极少数。我们的确面临系统性的问题和系统性的风险,而且风险依旧在持续释放当中,它是一堆事情一股脑儿地在这几年时间里爆发出来的。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一开端很不顺应,有焦虑感,有达观心情,也经常发怨言。但梳理之后会发现,当你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白了问题所在,明白了趋向会往哪里走,心里也就豁然了。 从我自己来讲,就是 熬过了所谓的震荡期,既看清了趋向,也坚决了自信心。 我看到了太多来自企业和民间的力气,也看到了太多的变更,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 2 与其关注宏观数据,我更关注微观个体 大家一谈经济增长,马上想到的就是数据。 作为一名宏观经济研讨人员,经济数据在宏观上的确是大势所趋,我们能够大而话之,或者能够庞大叙事。 但从微观上来讲,它是万家灯火,是酸甜苦辣,是阴晴圆缺。这几年大家的感触是很深化的,多少夫妻店关门了,多少人破产了,多少人失业了。刚毕业的年轻人参与工作没几年就回家了,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人背着一身房贷现金流忽然就断了…… 所以,我的确不愿意去引见这些单调的经济数据,我更愿意去关注每一个微观个体的感受和命运。当然我们也要看到, 在时期的变更和激流当中,每个人都有顺应和不顺应,大家都要去选择一种顺应新周期和新趋向的方式,有的人是主动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 3 为什么报复性消费还没开端?疤痕效应 往常我们整体上进入到了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阶段,新十条出来后全国很多中央都放松了,我置信2023年疫情防控还会有持续的优化政策,总体的方向往常比较明白了,就是慢慢地降低疫情的管理等级。从传染病管理角度,我们很多人都会阅历一波一波的阳性,往常防控的重点是重症和病死率,重点人群是儿童和老人,这个方向是很分明的。 曾经有多个城市进入到了高峰期,依据一些机构的测算,一些城市的疫情高峰期曾经过去了,社会人群曾经开端上班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轮下来,最晚大约是半年左右的时间,最快是一个季度的时间。 这个过程其实会比较痛苦,远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旦疫情放开了,经济就恢复了,消费就恢复了,大家会选择报复性地消费和旅游。经过疫情防控的优化,每个人都十分盲目地没有前往传染高峰期的城市,比封控时分的大街上还洁净。这就是我们说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的疤痕效应期。 什么叫疤痕效应期?疫情这几年对大家的影响都很大,伤害也都很大,往常这个伤口在慢慢地愈合。但即便愈合了也会有伤痕,这个伤痕不光表往常收入上,表往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表往常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上,也表往常人们的心理上。 请各位扪心自问,这几年能否心灵上产生了疤痕?消弭疤痕是需求时间的。 对经济的影响而言,疤痕效应十分明显,餐饮、旅游、消费的恢复才干并没有那么快,所以中国的城市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估量在2023年上半年,我们大约率会看到一种波浪式的恢复状态,在高峰期之后慢慢地恢复正常,从北往南依次铺开。 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大家一定要留意, 不要倒在黎明前,黎明之前这段气温很低,影响力和杀伤力依然很大。 经济如何恢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做了部署,问题讲得很透,恢复不坚固,三重压力,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不逃避,讲得很真实。但展开仍是第一要务,依然要坚持以经济树立为中心,房地产、平台经济都有相关论述,对民营经济的两个毫不动摇讲得都很分明,也给大家树立了自信心。 2023年内外的经济环境依旧比较复杂,固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但预期能否能慢慢地恢复、自信心能否能慢慢地恢复,还有赖于很多条件。 经济下行是有惯性的,思索到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能够这样说,2023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欧洲从2022年四季度就开端衰退,我们的外需从9、10月份曾经开端下滑,不只仅是中国的外需下滑,日本、韩国、越南的出口都下滑了,世界经济真的很糟糕,往常独一比较好的只需美国,但美国极有可能在2023年的二季度末步入衰退。 4 十分重要但我们看不分明的两个外因: 美联储加息、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转向 第一个要素,美联储能否会继续强力加息,往常整个资本市场的共识是美联储加息差未几了,由于它的通胀似乎看起来很平和,12月份仅加了50个基点,2023年上半年由于通胀下调,美联储能否会放缓加息的节拍和力度?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美联储在明年会采取何种加息行为,往常是不肯定的,至少这是现有资本市场构成的共识。 第二个要素,发作在2022年12月中下旬的这一波关于日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向问题。这件事与我们的关系太大了。 为什么说日本的货币政策转向是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世界经济的大事?多年来,在安倍经济学的背景之下,白川方明、黑田东彦两任日本央行行长不时在执行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黑田东彦执行的比白川方明更彻底,固然安倍首相曾经作古,但这种持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化变革的影响还在,简单来说,就是日本也通胀了,而且日本的通胀并不是原有设计的“日自己民愿意花钱,日本企业愿意投资”方式,往常日本面对的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钱持续的高位运转带来的成本推进型通胀,这是日本不愿意要的。 黑田东彦马上就要卸任,后任的央行行长无论是谁,都对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和这种量化宽松不太感冒,日本很可能会呈现货币政策转向。日本最近的一次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曾经放宽了关于日本国债收益率的控制目的区间,原来是0.25%,往常肯定为0.5%,收益率控制的目的翻了一倍,这就会招致大家都来买日元,由于日债的收益率上升了。国际资金收益率大幅度地进步,对资金是很有吸收力的,这样就会招致大量的资金从海外回流日本市场。由于过去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低利率的政策,大量的资金都去往了海外,当日本的国债收益率终了零利率,收益率控制目的提升了的时分,必定会发作资金回流。资金跑回日本市场,就要把海外市场的资产卖掉一部分以至全部。所以日本的货币政策转向,将是国际金融市场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里头件大事。 这相当于在宇宙当中忽然呈现了一个黑洞,它疾速地把其他中央的活动性吸收到那里去。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会由于这个漩涡或者说黑洞随之变更,所以很难预测。往常来看,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日本货币政策转向将是一件大事,而且它会从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影响买卖行为开端,进而影响到实践的市场动摇和资产价钱。无论如何,这种全球金融市场的大骚动简直是不可避免的。 美联储加息和日本中央银行政策转向这两件大事,我觉得是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里,我们去关注外部经济环境最重要的两个变量。而且日本中央银行政策转向这个变量,往常国际金融市场曾经称其为日本冲击,这个冲击的能力绝对不亚于福岛核电站爆炸,我们拭目以待。 5 2023,中国经济展开预判 往常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性是什么?假如说2022年的上半年还是出口强、投资平、消费弱,下半年就曾经到了出口平、投资平、消费弱。 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不时有一个所谓的出口红利,由于防疫的政策和方式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出口很大水平上替代了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的供给链中缀了还没恢复,而中国用封控的方式保障了它的产业链,这是个优势。从2020年下半年不时到2021年下半年,我们都在享用一个所谓的出口红利,并且出口红利还有所谓的增长惯性,这种惯性不时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期间,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出口做了十分大的贡献。由于我们自身的消费下滑是十分明显的,大家都在家呆着没法消费。投资方面我们又遭到中央债务的约束,房地产投资又遭到2020年以来三条红线的打压,房地产市场从2021年开端曾经进入到了下行期。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新开工面积,都是史无前例公开滑。 而且房地产下滑的惯性是很大的,过去几年阅历了一些头部大企业的暴雷,也看到过去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三高方式的难以为继,再加上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就招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蹶不振。我们以至能够这样说,在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就是硬着陆。 这样的背景之下想让出口再起来,往常看是比较难的。欧洲民间衰退,中央债务是一个大的风险。消费是需求恢复时间的,但是2023年消费恐怕很难有明显地恢复。一个是有疤痕效应,大家还在阅历疫情防控新的顺应期。二是老庶民真的没钱了,大家节衣缩食,有钱也不敢花,都存起来了,所以往常储蓄上得很快。好多人说中国的老庶民还是有钱,要不然怎样把钱都存起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老庶民是没措施。从朴素品市场上能够发现,很多富人都没钱了,富人花钱都开端谨慎了,很多名表、名包的销售增速回到了2021年初水平。曾几何时北京国贸的朴素品店民众排队买包的现象,往常恐怕很难见到了。 这几年无论是行业的变更,还是疫情的冲击,我们看到它不只影响到了中低收入群体和脆弱群体,以至曾经开端影响到了中高收入群体。形势很危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么特别重要,由于假如不尽快改动经济下滑的状态,很多矛盾就会衍生出来。 从趋向的预判上,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是一个政策的转机点。但是从政策底到行业底、市场底、经济底,的确需求时间。 2023年的经济增长大约是什么状态呢?目前估量是一个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状态,上半年依旧很难,大家还在防疫,还在一轮一轮地感染,还处于疤痕效应期,下半年有望慢慢好转。 2023年估量经济增长目的大约率会定在5%左右,假如说这个目的能定得更高一点,好比5.5%,关于大家自信心的恢复,关于市场的心情安抚,我觉得还是很关键的,我觉得至少要定在5%左右。世界银行曾经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也就是说我们2023年要在出口平、投资平、消费弱的基础之上抵达5%左右的增速,这样很多政策在元旦前后就需求陆续出台,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产业政策还是平台经济的政策。 这里我有必要强调一点,现代经济体系是个复杂的混沌系统,你能够这样想象,它就像一架大型飞机,它的启动需求助跑,它到一定水平之后是能够自动飞行的,它降落的时分需求一个降落的过程。开飞机的方式和开汽车是完整不一样的,而且飞行过程当中会遭到各种各样的要素影响,风速、天气以及驾驶员的阅历。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代经济体系的复杂性、系统性,牵一发起全身。所以在现代经济管理应中,我们其实要学会开飞机。假如你想让飞机停下,不是直接拉支配杆或者关发起机,而是要迟缓地、慢慢地中止,它需求一个过程。特别是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庞大的范围,要尤为留意。这几年各种各样的形势,行业上的变更,金融市场的变更,股市楼市的变更,一再通知我们一个基本的常识,要学会开飞机。 从企业和投资者这个角度,我们也要知道这个复杂的系统,它一旦构成趋向就不会马上终了,它的惯性是很强的。 6 地产仍是重中之重 2023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稳地产,地产稳住了,整个国民经济才干稳住。 地产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你能够不喜欢它,但是不能承认它很重要。2022年以来关于地产的支持政策出了很多,很多人都特别关怀2023年之后这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更,往常我们看到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也出台了,其实最早是930新政,我们也看到了所谓的三箭齐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包含停了多年的房地产并购、IPO、借壳上市都一股脑地推出来,能够说这些政策很有诚意,2023年应该还会继续出台一些政策,包含首付比例、房贷期限延长等等。由于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的确是多重压力,招致了这样一个局面,这种结果也一再提示我们,房地产必须得稳住。房地产运转的这种状态,基本上也跟飞机的运转状态差未几,不是踩踩油门就用力跑、踩踩刹车就停下来的状态了。 我们一定要分明一点, 房地产市场不是简单的一个家居行业,也不是简单的一个建筑行业,它是个资本市场,是个金融市场,这不只仅是由于它触及到几十个行业,还由于它是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行业衔接最紧密的一个行业。 房地产行业在2023年大约率会步入到一个企稳状态,从全局角度看,一些城市会步入到企稳回暖的状态,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当然,这有赖于降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贷款期限拉长等政策,必须把一切能稳住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都拿出来,要给市场看到诚意,要给人们自信心。房地产是金融市场,是资本市场,它很大水平上依赖于自信心的恢复和预期的稳定。 所以2023年关于中国来讲,稳住地产才干稳住整个经济。固然关于房地产的讨论争议特别大,但是我们必须求看到这一点。2023年让出口做出贡献是比较难的,关键是取决于消费和投资。而投资范畴最重要的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 7 如何拉动消费? 我以为直接发钱是个好措施! 消费如何稳定?这个问题其实争议很大,究竟大家往常都不敢花钱了。消费要稳住,长期来看一定要恢复自信心。所以我不时主张,不光要发消费券,其实要给中低收入群体和脆弱群体直接发钱的,真金白银拿出来,每个月让大家的工资单上多几千块钱,连续三到五年都给大家发钱,你说民众会不会消费?当然会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几年,但没有下定决计做,是挺遗憾的,为什么不能够给老庶民发钱,发了也不用担忧大家存起来,存也是大家的钱,也不用担忧社会通胀问题,假如连这点通胀都无法忍耐,消费如何恢复呢? 消费的恢复还需求让大家看到收入增长的确定性,能赚钱,能持续地赚钱,谁还不会消费呢?有些经济学家说,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只需大家预期稳了,自信心稳了,自然会消费。消费的启动的确是个难题,多害相权取其轻,多利相权取其重,千万不要犹犹疑豫。依照我们估量的逻辑,假如2023年上半年处在疫情顺应期,下半年消费可能会有所回稳。 8 达观地正确,达观地胜利 关于市场和经济的恢复,在看到大约趋向的同时,我们真的要保存一份苏醒和谨慎,恢复起来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目前仍处在修复中前行,这个过程是痛苦漫长的,但是方向是比较明晰的。这就好比大家在过隧道,往常还是路途悠远且昏暗无光,但最少模模糊糊看到洞口有亮光了。 我不时劝身边这些做企业的朋友,包含跟自己的团队也在讲,“ 要渡过这个周期,我们至少要准备好一年的余粮。” 当我们渡过疤痕效应期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人的发明力,中国人追求财富的动力,我觉得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坚持较高增长速度的。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关注长江商学院EE 长江CEO:重新定义全球商业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