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3年,导演郭小男又回到了上海昆剧团位于绍兴路的小院子里。这个充溢历史感的小楼和院子比之当年已修缮一新。正值10月,秋高气爽,阳光照在院子正中的草坪上,京昆艺术巨匠也是首任团长俞振飞的塑像也因而显得熠熠光彩。郭小男的寝室兼工作室就在草坪边上一排小平房里,不到十平米的屋里,只需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小冰箱和一个衣架子。一个多月前,剧团暂时把一间办公室腾出来简单布置了下,郭小男提着行李箱从酒店搬进这个没有洗漱设备的小屋里,开端了全本昆剧《牡丹亭》后半阶段的导演工作。 剧团暂时把一间办公室腾出来简单布置了下 导演郭小男 桌子上堆着厚厚一摞书,都是和汤显祖《牡丹亭》有关的。其中一本是《牡丹亭》的剧本原著,曾经被翻烂,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标注,还有各种贴纸记号。近4个月时间,郭小男反反重复复来来回回翻看这部原作,最终把全部55出缩编在了这次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本里。 1999年,也是在这个院子里,当时已是中国剧坛最有影响力导演的郭小男,住在团里一个铁皮小屋里大半年,每天闻着隔壁饭店飘来的油烟味,完成了上中下三本昆剧《牡丹亭》的导演创作。当时的版本集中了上昆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共35出,演出盛况一时。 剧本 23年后,《牡丹亭》再度重排,这一次,汤显祖原作全本55出终于得以全貌展往常舞台上。 郭小男做了比上次更巨量的案头工作,写了35页的导演论述。其中有一句写道:“继续寻觅作品内容的精髓,是我们这代人重要的文化任务。让《牡丹亭》经过本次重排取得正本清源式的回归与重塑,使之更为耐久地表白和发扬原著的肉体与价值。” “我觉得当年真的没读懂《牡丹亭》。它太丰厚了,好东西太多了。”坐在昆剧团办公室,喝着保温杯里每天必煎的中药,郭小男很是慨叹。“这一次,我就想一页一页回头去看,把丢了的好东西捡回来,踏踏实实做一次传统文化的溯源。” 距离11月19、20日在上海大剧院的正式首演还有近一个月,上海昆剧团在文化广场中止了一次彩排预演,三本8小时的演出一天之内完成,体量之浩荡、格局之壮阔,让观者赞扬。此前,为了这部剧复杂的合成排演,全剧组近百余人在浙江桐乡某剧场工作了近两个月。 “《牡丹亭》真的是个浩荡的文化工程,快把我们自己排傻了。”预演终了,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站在剧场角落,一边笑说,一边忍不住泪花闪烁。“这个戏建组到今天240天,进剧场所成53天,我想即便我们老艺术家们,可能都是第一次阅历这样的创作排演。我们就像在细长城一样,把《牡丹亭》的55折一点一点地呈现演绎在舞台上。” 关于昆剧人,特别是上海昆剧团而言,《牡丹亭》的意义是特殊的。汤显祖创作于400年前的这部巨大剧作,是其“临川四梦”里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中国戏剧史的高峰,也是堪为剧种代言的经典。建团40多年以来,上海昆剧团对《牡丹亭》的演绎版本无数,约有十余版,是国内一切昆剧团里演出版本最多的。而全本《牡丹亭》更是上海昆剧团几代人的心愿,是几代艺术家继续完成的文化传承和工程。 “《牡丹亭》凝聚着上昆几代人对昆剧事业的酷爱和顽固,也是我们每一个昆曲人的幻想和值守,它的价值意义远超出创排一出戏、一部古典名著的意义自身,我想它是一次超越性的回归与发明。”谷好好说。 全本《牡丹亭》剧照 重排 重排全本《牡丹亭》,是谷好好多年前就曾经排在计划日程里的事情。最近几年,团里的老艺术家们时不时就会问她,什么时分重排这个戏? 20多年前创作上中下三本《牡丹亭》的时分,包含国宝级老艺术家们在内的上海昆剧团简直倾尽全力,把他们过去一切关于这部作品的艺术积聚注入其中。彼时,谷好好自称是剧组的万能龙套。而多年过去,往常已身兼上海剧协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和上海昆剧团团长的她,把这件事情不时放在心上。今年,她请回了当年该剧的导演郭小男,自己变成了这个剧组的万能大管家,开端了谁都没想到会如此不易的重排工作。 “一开端我们只是想恢恢复来上中下三本,但是排着排着,我和郭导都觉得不甘心了。20几年过去,曾经是新时期了,我们还在原地吗?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应该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在这么好的时期,推出55折全本《牡丹亭》。” 谷好好说。还有一个给她自信心的是,上海昆剧团应该是全国独一能演绎全本55出《牡丹亭》的团队。 一切和当年都有些相似,但一切都不同了。 郭小男重复重读了原著,最后决议把之前没有呈现的20折重新放回这一版的演出。当年的剧本缩编王仁杰是他的好友,往常人已故去。于是他自己入手缩编剧本,“越改越觉得丰厚,特别是‘回生’之后那些戏。” 汤显祖《牡丹亭》“回生”之后的20出戏历来演出很少,此前在上昆的下本中有部分表示。但郭小男觉得这可能是《牡丹亭》最重要的部分。 “很多人觉得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恋情就是《牡丹亭》,但汤显祖的原作远比这个要丰厚。它掩盖了宋明两朝在思想、宗教、文化、历史、民俗和社会等层面的很多内容,总括了当时社会全部关于情感、关于人性、关于理念,关于道德,关于肉体的种种。特别第三本中,他写了一个女孩子的生命是不是要遭到这样一次波澜壮阔过程的社会化的招认,这里面还有杜宝的意志、柳梦梅的理想、陈最良的捍卫等等,这一下可能跟莎士比亚对上了,用一个人的命运来对应国度和社会。” “20年前演出和排演中,原著的肉体内涵和艺术潜力没有得到足够的探寻与表示。这一次有必要对剧本的文学脉络重新梳理,追溯本源。”郭小男最后对剧本只增未删,将杜柳的生死恋情放在更为宽广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开端,还有人表示担忧,戏太长,观众是不是能坐得住。但奇特的是,最后的舞台呈现,依然是8个小时,时间并没有变得更长。 呈现 舞台上的转台,是辅佐整出剧控制时长,坚持节拍和流利的重要缘由。四个表演分鉴别对应着闺阁、花园、社会等空间。前一场戏还是后花园,后一场戏曾经是英姿英才。《牡丹亭》场景宏阔,迂回跌宕,转台处置了55出全本时空转换的难题,将复杂的换场和迁景用最流利的方式完成。固然依然是8个小时的三本演出,但整部剧的节拍却相对明快。 “肉体上忠于原著,表示上力图创新。“这是郭小男对重排提出的请求。好像他不时以来的创作理念,“旧中见新、新中有根”。 舞美设计黄海威是业界大家,也是郭小男多年协作同伴,上一版《牡丹亭》也出自他手。这一次的舞台呈现做了全新的变更,分离宋明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将诗化的境地和多变的场景融合, 发明出一种虚幻朦胧、诗意唯美的舞台氛围。全剧还制造了100多套精巧戏服,几位主演的每一套服装都是手绣完成,希望以此展示昆曲的精致美学。 一些相对固化了的表白方式,也相应地做出调整。好比传统戏曲表演中有些哼哼哈哈的口语化念白,导演都请求演员不要随意呈现。而在音乐唱腔上,有些段落,导演也请求鼓笛把演唱的节拍控制好,在原有基础上能更为紧凑。一切这些,都是希望在保存传统昆曲本体上,更多接轨现代审美。 郭小男以为,这一次的“守正创新”是在昆曲和汤显祖剧本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希望这次创作能有一个新的肉体容颜、新的人文解释、新的表白走向以及新的舞台呈现,能够为后人留下不负时期、不负昆曲,具有高峰艺术价值的佳作。” 继续 全本《牡丹亭》凝聚了业内顶级专家团队和主创团队,也是上海昆剧团倾全团之力之作。这部作品里,也有几代上昆人的心血和文化继续。 《牡丹亭》的唱腔音乐传播甚久,这一次的演出依据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的《纳书楹曲谱》整理改编。在遵照传统昆剧艺术的前提下,对南曲唱腔柔婉流丽有余而坚毅跌宕缺乏等特性中止调整与丰厚。唱腔音乐设计同样是几代昆剧人接力完成,在已故著名作曲辛清华的创作基础上,作曲周雪华、李樑一同完成了此次唱腔音乐设计。 而在表演上,《牡丹亭》更是昆曲600年艺术精粹的集大成者。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的强大阵容为全剧庞大的人物群像提供了可能。诸如“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一个人就在剧中分别饰演“判官”和“完颜亮”两个角色,而昆五班的年轻演员们这一次也都表演了剧中一些重要角色,春香、陈最良、杜夫人等。 令人注目的是,罗晨雪、胡维露此次挑梁全本,表演全部三本的杜丽娘和柳梦梅。 “我觉得这次很大一个亮点,就是我们大胆启用了又一代新人,这也是我们这次推出《牡丹亭》的一个亮点。往常这部戏是满台的青春。上一次创作全本,我们是几代演员分了三组杜丽娘和柳梦梅,一个年轻演员演三本大戏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一次让当年很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谷好好说。 柳梦梅(胡维露) 杜丽娘(罗晨雪) 国宝级昆剧艺术家岳美缇、蔡正仁、张静娴、李小对等一同担任了该剧的传承指导。在上一个版本中,他们都参与了该剧的主演和音乐创作。 胡维露是岳美缇的学生,也是上昆女小生的传承者。关于她而言,要一人接下《牡丹亭》全本,特别是第三本中简直都是她之前甚少演出的官生戏,难度显而易见。为此,岳美缇和蔡正仁轮番为她教戏讲戏,大半年的高强度排演,让胡维露的柳梦梅“面目一新”。 而作为全剧最重要的角色,杜丽娘是一切昆曲闺门旦的幻想。固然这样让一切人“羡慕”的机遇来到自己面前,但罗晨雪的压力和应战同样庞大。杜丽娘在上中下本中展示出完整不同的人物状态,上本是闺阁少女,中本是美艳鬼魂,而下本则变为温良少妇,如何在复杂的唱念表演基础上塑造出完好而丰厚的杜丽娘人物形象,是罗晨雪面临的最大课题。 她的指导教员张静娴为此手把手给她教戏,“说真的,我真的羡慕孩子们,有机遇演这样一个戏。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一次的版本让我觉得既熟习,又有新颖的觉得。我们的表演就是要把全本杜丽娘的那种丰厚感和层次感演出来。” 相隔23年回到上昆排戏,和上一次都是昆大班老艺术家不同,郭小男这一次面对的是一批充溢朝气的年轻人,“这次三个月排演下来,我觉得孩子们都还是有进步了,有这样一部大的艺术作品规范着他们,我觉得他们心里都是亮的。而且这么高强度的排演,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我觉得剧组整个肉体容颜都是不一样的。” 历经过很多版本的蔡正仁则说:“全本《牡丹亭》真的是我们上昆人的幻想。这次的创作也是真正表示了什么叫昆剧的守正创新,而且也表示了我们上海昆剧团的集膂力气。” 谷好好表示:“全本《牡丹亭》是我们致敬经典的再动身,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对传统文化探本溯源、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再动身。在我们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会带着这个戏走向世界。” 而在阅历了两个版本《牡丹亭》创作后,郭小男希望,观众能在现代生活中用一天时间,重新来感受一次明代文化,感受一次《牡丹亭》的整体魅力。在这个美感缺失的当下,能够重新找回那些久违的艺术肉体和戏剧肉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