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两年一度的全印展在上海开幕,很快就有“大”音讯传来。音讯出自并未参展的Landa公司。 在展会首日举行的“特邀贵宾鸡尾酒会”上,Landa公司有关高管正式宣布:亚太区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将落户中荣印刷集团,并与中荣印刷董事长黄焕然共同签署了战略协作协议。 中荣率先牵手Landa并不算十分意外。早些时分,三好同窗便听说:中荣和裕同是Landa在国内首家用户最有力的竞争者。往常,总算尘埃落定,分出了先后。 Landa公司官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音讯,并且用了一个很Landa的题目:亚太地域印刷业开创历史的一天 | Landa宣布在本地域装置第一台纳米图像数字印刷机。 Landa公司似乎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改写“历史”:首台设备装置后举行了一场客户演示会,是“历史性的一天”;融资3亿美金,开启了公司展开的“历史新篇章”;宣布中国首台设备正式签约,开创了亚太区印刷业的历史。 不只需开创历史,还要改写中国印刷业的展开轨迹。新闻稿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与Landa数码印刷机初次装置时,所说的“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遥相呼应。 不外,认真揣摩这话貌似有点问题:与“众”不同,到底是与谁不同呢?欧洲、美国都有了Landa数码印刷机,难道是与日本、印度、俄罗斯,还有非洲兄弟不同? 不论怎样说,Landa公司的意义还是很明白的:我来了,我很不一样,我要改动一切。有文章说,在酒会的互动交流中,有关高管表示,Landa公司的目的是取代95%的传统印刷市场。为什么不是100%?由于有4%-5%的市场,曾经数码化了。 这进一步印证了:Landa是一家野心大大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Landa公司从最初便不时将自己的技术界定为胶印、凹版、柔印、丝网、数码印刷之外的“第六种印刷工艺”,而且是宣称要取代一切的工艺。当然了,最终能不能完成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假如Landa数码印刷机如期落户中荣,中国将成为Landa正式进入的又一个国度。 从2017年8月全球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在以色列投入消费,到今年2月欧洲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在德国装置,再到今年10月美国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发往罗彻斯特,至少曾经有3个国度具有了这款可能改写行业格局的“神器”。此外,英国的Route 1印刷公司等也在等候Landa数码印刷机的装置。 不论Landa公司最终能否开创历史,与其他数码印刷设备厂商相比,它的起点就很不一样。当多数同行还在为进入彩盒、纸箱等主流印刷市场而努力时,Landa公司曾经胜利“俘获”了一批重量级客户。好比,中山中荣便以精品彩盒出名。 此外,“中国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的说法固然有些不置可否,却很可能精确击中了圈内老板的“软肋”。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确有很多印刷厂老板希望能够“与众不同”。 印刷厂老板的焦虑 本届全印展给三好同窗留下的最大印象很“冰火两重”:一方面,不止一家设备商表示,2018年生意做得很不错,销售额增长有百分之二三十。有朋友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2.8米幅宽售价四五千万的瓦楞线,纸箱厂抢着买。另一方面,在私自交流中,有不止一位圈内老板流显露几分迷茫,以至焦虑。说到痛处,几人相对无语,一声长叹。 焦虑的缘由各不相同,但大致来自几个方面。首先,与市场的变更有关。好比,一位原本主做商务印刷的老板,最近几年觉得订单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向书刊印刷转型。订单倒是拿到一些,没想到其中有几单是做儿童平面书。由于没有阅历,自己做不出来,找身边的同行业也做不出来。一番尝试没有太大效果,正在想着是不是要关厂退出。 其次,与竞争有关。对一些做简单的中低端产品的老板而言,竞争的压力似乎在持续加码。由于技术、设备、质量都不能成为有效的“护城河”,价钱就成为最常见的竞争伎俩。有老板问三好同窗:利润都这么低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打价钱战? 三好想说的是:假如每位老板的活都多得干不完,真有人闲得无聊降价玩么?假如一个市场不时有人低价抢市场,只能阐明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上有人吃不饱,对业务有着饥渴性需求;二是市场还有降价空间,最最少对部分老板来说是这样,少赚总比不赚强。。 三是与环保压力有关。进入2018年,印刷圈对环保话题的关注少了不少,环保压力却并未明显放松。因环保违法违规被处以罚款的金额似乎还有走高趋向。好比,近日海南两家印刷厂由于配套环保设备未阅历收擅自投入消费,被分别处以40万元的罚款;稍早一些,深圳两家印刷厂因废气未落实污染防治设备、擅自增设工艺及废水直排等,分别被处以52万元、65万元罚款。 动辄50万元左右的罚款,对印刷厂来说意味着什么?2017年,全国9.9多家印刷厂含税一共赚了约676.62亿元,相当于每家一年能赚约68万元。一单65万元,相当于罚掉了一家印刷厂一年的利润。 假如说只是罚款,扛扛就过去了。地处上海、北京的不少印刷厂,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搬不搬?对有实力的大厂和自知无能为力的小厂来说,都好办:对大厂来说,要搬就搬;对小厂来说,搬不了就关。最煎熬的是一些不上不下的企业:不搬吧,自知很难留得住;搬吧,不只需有钱,还要有中央可去,去了还要能重新组建起团队。哪个环节跟不上,都有可能呈现预料不到的问题。 四是与成本有关。人工、社保、土地、原资料、环保存理成本上涨老板们曾经耳熟能详,还有出其不意的要素在推高成本。好比,在部分大中城市,有关部门鼎力度撤除违建,并严厉管控租房市场,请求一房一户,意外招致房租大幅上涨,员工生活成本提升,进而加大企业的工资上涨压力。 五是与创新有关。很多老板都觉得老方式、老措施走不通了,可是新玩法要落地貌似又很难。好比,由加工型向效劳型、产品型企业怎样转?个性化印刷市场为什么就是起不来?智能包装是不是就是加个二维码,为什么没几个客户愿意为“包装+AR/VR”买单?智能印厂怎样才干落地?等等。 印刷业到了关键时辰 展会的火爆、印刷设备销售的较快增长与印刷厂老板发自内心的焦虑构成了鲜明对比。怎样看?角度不同,见地也不一样。 好比,有朋友以为:展会经济具有典型的“反周期”特征。市场形势好的时分,很多老板忙于赚钱,没动力也没时间往外跑,展会反倒不一定火爆;市场形势恶化时,很多老板为生存、为展开焦虑,会更倾向于走进来寻觅新的机遇与可能,展会就会更繁华。 这一剖析十分在理。只是假如简单套用过来,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刷市场更为艰难的欧美国度,印刷大展都在萎缩,而形势相对好得多的中国市场,还能撑起每年一个十万平米的行业大展?难道是由于:欧美老板曾经接受了弱增长或零增长的无法理想,而中国老板还有向上冲改动现状的冲劲? 还有朋友从更积极的角度发表了观念:展会的火爆,阐明印刷圈还是一个充溢生机的行业,只不外行业的热点在转移。从本届展会看,传统的书刊、商业印刷设备供给商未几,而各种纸盒、纸袋设备供给商不少,还有很多以前少为人知的企业。这阐明包装印刷板块仍有潜力,新的力气仍在进场。 三好同窗印象最为深化的观念,来自一位做数码印刷设备销售的朋友。在聊到部分印刷厂看似不计成本、不眨眼睛、不顾风险,大举置办高端、高价设备时,他说了一句话:印刷业到了关键时辰。 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深奥,应该怎样了解?三好同窗理了理,依照自己的了解大致能够这么说:经过过去二三十年的高速展开,印刷圈有一批企业曾经完成了资本积聚,不论是资金、范围,还是管理、眼界,都要抢先一筹。当印刷市场迎来转轨、调整,增速放缓的时分,就会有老板倾向于以扩张换增长。即经过引进更高效的消费设备,获取相对竞争优势,进而在总量持稳的市场中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当越来越多有投资才干的企业,选择以扩张换增长,就会带来一个能够预期的结果:一部分企业在变大,另一部分企业在萎缩,以至退出。由于在市场总量基本持稳的状况下,部分企业的增长多数是树立在另一部分企业倒退基础上的。 这个观念实质上与三好同窗曾多次说过的印刷市场正进入分化与整合期差未几,可为啥就没有人家概括得那么精炼呢?或许,这就是闭门码字与一线冲锋的差距吧。 自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假如印刷业真的曾经走到了关键时辰,圈内老板该如何选择?这其实正是一位老板抛给三好同窗的问题。 这位老板运营一家包装印刷厂,一年能做几千万。按圈内规范,曾经算是范围以上重点印刷企业。面对日益加码的环保压力和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他对未来的走向似乎有些迷茫。所以,希望能听到一些倡议。 可惜的是,三好同窗当时也没什么明晰的思绪。反倒是老板自己一点一点剖析说:到今天,走回头路把工厂再做小没有什么出路。做大是更理想的选择,但也不能太大,一两个亿的范围就好。在做大之余,他还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好比,怎样把代加工的印刷品变成能够销售的产品。 总之,这是一个依旧坚持着进取心、上进心,并且正在迎难而上的老板。 这位老板的困惑以及对未来展开的想象,让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的三好同窗很是纠结。说白了,他一切的疑问都能够归结为一句话: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印刷厂应该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规范答案的问题。由于印刷圈的产品多种多样,每家企业的天赋、资源、展开阶段千差万别。假如一定要给点倡议的话,三好同窗觉得大致能够从两个方向思索问题。 一是对大部分主营低门槛、大众化产品的印刷厂来说,想持续以往小本运营、小富即安的展开思绪,恐怕很难有光明的出路。缘由很简单:在产品、技术、质量、区域都无法成为有效“护城河”的细分市场,各家企业之间最终比拼的一定是效率、范围和价钱。即少数企业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取得相对抢先的消费效率和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进而吸收订单向自己集中,做大范围,顺带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一两年,瓦楞纸箱、合版印刷厂纷繁加码置办高端设备,实质上正是这一思绪的表示。在这样的细分市场中,要么做大、要么出局,恐怕是早晚要来的必定趋向。而国度在环保存理方面的持续加压,曾经并将继续加速这一进程。 二是对部分主营产品技术、质量、客户门槛相对较高的印刷厂来说,如何进一步加高“城墙”、挖深“护城河”,便显得尤为关键:你的技术能否持续坚持抢先?你的质量能否持续高人一筹?你的客户划定的“及格线”能否持续地将潜在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三好同窗留意到,对某些请求较高的大型印刷买家来说,普通都有自己稳定的供给链体系。印刷厂要进入这样的体系不易,但一旦达标进场,也就取得了稳定的业务保障,随意不会被踢出局。由于买家肯定一家供给商,要经过繁琐的资质审核、验厂、打样、签约、试消费环节,一番折腾下来,投入的成本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频繁换来换去费钱又费神。 所以,我们看到,不少印刷厂与大型买家之间的协作能够稳定持续十几年,以至更长时间。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种更为经济的选择。 当然了,即便在这样的状况下,印刷厂坚持持续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只需这样才可能跟上客户展开的步伐。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与客户深度绑定的同时,还要留意避免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以防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三好同窗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印刷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无非有四个维度:做他人所不能做,取得垄断溢价;比他人做得更快,取得效率溢价;比他人做得更好,取得质量溢价;比他人做得更大,取得范围溢价。 看上去有点虚,认真揣摩一下,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而且要在某一点上完整做到位,还真就不是那么容易。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在快速变更的市场环境中,希望中国印刷业真的能与众不同,也希望每一位印刷老板真的能与众不同。 无论如何,要对印刷圈的未来坚持足够的自信心。由于:自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版权一切,转载务必获取受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