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芷的表演艺术(上) 〈卖兴〉、〈拾画〉、 〈叫画〉、〈藏舟〉、 〈痴梦〉(片段,由他人代唱) 沈传芷的表演艺术(下) 《玉簪记偷诗》 潘必正∕沈传芷(86岁) 陈妙常∕沈传芷 陈蓓 进 安∕王士华 (1991.12.19录像) 《金雀记乔醋》 潘岳∕沈传芷(87岁) 井文鸾∕张静娴 (1992.2.3录像) 〈乔醋〉【太师令】 (1982年录像) 〈见娘〉【江儿水】 (1982年录像) 《昆剧选辑》(一)、(二)视频来源 于台湾国度文化资料库,感激他们的无私贡献! 欢送喜欢昆曲的朋友 和大家一同分享昆曲 梦归笙歌之沈传芷 韩光浩 1989 年时,沈传芷先生 83 岁。我们听顾笃璜先生不止一次地提起过这位传字辈的巨匠兄。顾老说沈先生往常就住在苏州,固然年岁大了,但仍演技精深,扮起赵五娘、崔氏、潘必正、唐明皇来,仍旧是那样神入骨髓。 我们班上第一个见到沈先生的是沈莉萍。那时我们除中文系的课程外,每人还被专业教员布置学习一个昆曲行当,沈莉萍专攻六旦。于是,侥幸的她被选为跟着沈先生学《牡丹亭·游园》里的春香身段。 沈莉萍第一次见到沈传芷先生是随周秦教员去先生家里。去前,沈莉萍满怀着对前辈艺术家风采的期盼。不料,她回来后和大家说,见到这位传字辈的名家有点失望。一个胖胖的老先生,看不出一点巨匠风范。可能年岁真大了,沈先生说话不是很衔接,年轻的沈莉萍不太能听懂。她陪着周教员在沈先生家中小坐,周秦教员向沈老汇报,往常有一批大学生开端学昆曲了,沈莉萍是第一个随他学习的女学生。 一 沈先生的姓名中有一个“芷”字,草字头,这代表着他习旦角。这是 1924 年传字辈定名时取下的。传字辈先生各人姓氏之后是一个“传”字,第三字则按行当分,一切的小生都是用斜玉边,代表小生要如美玉普通,所以有周传瑛,顾传玠;三点水为副、丑行,代表口若悬河,如王传淞、华传浩;大花脸用金字边,金声玉振,如施传镇、郑传鉴;然后旦角用草字头,寓意香草美人,如沈传芷、朱传茗。 这位让沈莉萍有点“吃不透”的沈老,其实是传字辈中艺术造诣最深的一位,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昆曲大家沈月泉。以前曲界有一个说法,昆曲哪家的水平最高,不用说,当然是沈家,沈家故而有“沈当然”之称。沈月泉将浑身解数都传给了传芷先生,故而业内都羡慕沈先生戏路广,能戏多。行话叫“奶水”吃得足。固然沈传芷先生后来多事旦角,但他一开端学的是小生,后来才学正旦。所以他能够生旦两门跑,一会儿穷生,一会儿冠生,一会儿花旦,而且都能演得滋味十足。 当年在苏大课堂上等候着沈先生亲临传授的我们,一边听着前辈教员说沈先生如何如何演技精妙,一边又和沈莉萍一样有着担忧,究竟岁月流逝,巨匠的魅力也可能大打折扣了吧?终于几天后,顾笃璜先生陪着沈老来苏大指导我们习练《游园》,沈先生衣着一套宽大的浅灰色服装,圆圆的脸上挂着笑容,一见到我们,眼睛更是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沈先生笑眯眯地给沈莉萍做身法示范,我们十多个学生猎奇地围在边上观摩。那时分,他的腿脚曾经不是很方便,但还是给我们演示了好几遍。他丢开手杖,身形一转,在我们眼前的那个矮矮胖胖的老先生顿时变成一个娇俏的女孩,时而撩弄春光,时而顽皮浅笑。而最让大家难忘的是他的眼神,一入戏,他的眼睛就流显露一个十几岁小丫头的光辉。沈莉萍后来和我说,每次看到沈先生的眼睛里显显露的光影,就觉得唱词动作都不是重要的,他的眼睛就能直接将春香的那种气息活灵活现地演出来。但是,沈先生每一遍演示都有点不一样,这让当时的我们很迷惑,昆曲身段不是程式化的吗,为什么在先生身上总是不时变更着?往常想来,这就是沈先生表演的魅力所在,戏由心生,他的心情和体验一变,身法和眼神就有变更了,自由而不逾矩,古典艺术的最高境地莫过于此。 说起来,沈莉萍是最有福气了,一折游园,让当时对昆曲表演艺术懵懵懂懂的她顿时开了窍,其后在舞台上,不论是小春香,还是陈妙常都演得活灵活现。 沈先生在昆曲班的第一次授业,就让我们这一班年轻人赞不绝口,心服口服。接触时间长了,沈先生更让我们信服了。他的表演出神入化,身上一动就是戏,每一个变更里手眼身法步和角色的心情体验都丝丝入扣,就像书法大家所谓的的笔笔有来历,却又收放自如,运用熟练。顾笃璜先生曾赞沈先生: “演戏不单是演身段,而是动脑子,演出了人物的内心。” 二 传芷先生,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位传字辈教员。头回接触,就曾经为他的旦角艺术而惊叹不已。我们在之后看到他演的柳梦梅,从—招一式,到一举手一足中,再次感遭到昆曲小生艺术的儒雅和飘逸。 《牡丹亭》中, 《拾画》一折特别难演,那是昆曲里的独角戏,也称为“毒角戏”,就是由于它对演员请求很高。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有两出“毒角戏”,分别是《拾画》和《玩真》,讲的是柳梦梅在梅花观养病,一天在花园游赏时发现了埋在太湖石下的杜丽娘生前自己描画的春容,捧到书斋顶礼膜拜,认真观赏,发现画中人就是当年梦中相会之人。昆曲演出把两出并在一同,合成了一折《拾画叫画》。 “则见风月暗消磨”,一个满怀难过心事的青年男子,既温柔又阳刚,来到早已破落的花园中。 “画墙西正南侧左。”,当心,这里“苍苔滑擦,倚逗著断垣低垛”。沈先生在这折戏中唱做并重,岂但唱来坦率动听,而且随着身段特别是手中扇子的运用,一路行去, “寒花绕砌,荒草成窠”。让人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似乎看见了太湖石、金鱼池、芍药栏、牡丹亭。这就是老艺术家所说的“造园”—— — 演员演的时分似乎台上有园,观众看的时分似乎演员是在园中行走。这一种虚拟手法的运用,经沈先生表示出来,更有如虎添翼的效果,比真的在台上放上布景还要有看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专家都评价沈先生是昆曲体验派演技巨匠的缘由。 随沈老学戏后的一年夏天,我和孙芸、戴晓东、顾清、张向华、李志远等几个同窗又去木杏新村访问沈老。沈先生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正在看书,看到我们来了,他马上关怀地讯问起我们往常学戏的状况,当听到我们正在学习长生殿,他笑呵呵地从老藤椅中慢慢站了起来,和女生孙芸马上对起了长生殿的【泣颜回】。固然沈先生曾经是迟暮老人,动作做起来颤颤巍巍的,但眼中的那种帝王气、庞大气依然不打折扣,而他站在房间中央,示范的动作未几,但身法那一个圆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样。所致使今,我依然特别喜欢《长生殿·小宴》里的这个曲牌,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一唱起来,沈老那种仔细诲人的形象总是又随着水磨调浮现眼前。 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分,沈先生曾多次来到我们的课堂上,现场观看并点评我们当时还稚嫩的表演和唱曲。他指点我们,唱昆曲时要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四声分明,高雅宜人。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机遇请他多给我们拍拍曲。听说,沈传芷先生生旦净末丑,三百出昆戏,出出烂熟于心。他教曲时,不用看谱,什么中央气口,什么中央锣鼓,每个角色的身法,心中都有一本账。 三 我们和传字辈的缘分要感恩顾笃璜先生。 顾笃璜先生不时以为,学艺术,一定要取法乎上。传字辈这些教员,当时是中国昆曲艺术最高水准的。顾老觉得其他人能够不学,但传字辈的艺术不能不学。 在顾老的眼里,传字辈教员对苏州都特别有感情。沈传芷先生退休后,顾老帮他在苏州木杏新村批到一套房子,于是就定居苏州。郑传鉴先生不时住在上海,但苏州也不时来。昆曲班没有成立的时分,传字辈也不时在苏州教戏。在苏大办起昆曲班后,顾老就和昆班班主任周秦教员一同将沈传芷和郑传鉴、姚传芗等先生请了过来。传字辈的这些教员有一点是了不起的,只需是谈到昆剧,他们总是愿意默默付出。每个寒暑假,传字辈老先生都会主动到顾笃璜家中。顾同志,你有什么叮嘱,你说好了。顾老就会掰着手指,有什么什么戏,你们能不能帮我教了。所以,顾同志一说苏大有了昆曲研讨班,他们都十分愿意来昆班教戏。 在沈先生教了一段时间后,他究竟年岁大了,顾老还引荐了沈老的女弟子陈滨来苏大教学。所以,除了沈先生,当年的我还随着陈滨教员学戏,一折《玉簪记·琴挑》让我收获颇丰。大学几年,从苏大到杭州,再到南京,同道互动和汇报交流,我就靠着这一折巾生的经典戏 “蒙混过关”了。 陈滨教员是沈传芷先生的关门弟子,表演质朴无华,气质大方。沈先生当年是生旦两门跑,于是陈滨也就学出了两个家门都能上,生、旦兼演的真身手。陈滨善演《芷舟》、《思凡》的旦角;也能《楼会、拆书、玩笺、错梦》里的小生;还善《琵琶记》的赵五娘和《认子》里的正旦戏;还传承了沈先生《卖兴、当巾》里的穷生等艺术脚色。我和沈莉萍一同跟着这位陈教员学《琴挑》里的潘必正和陈妙常。 我第一次看到陈滨教员的时分,吃了一惊。这位正值华年的苏昆女教员留着长发,身体细长,高跟鞋一蹬,不是十足的苏州温婉女性吗?演演旦角还差未几吧,怎样让我跟着她学潘必正呢?不料,她一教起戏来,动作那么潇洒,台步那么风流,一个活脱脱的巾生出往常我眼前。特别是她一进入潘必正这个角色就十分投入,在剧中高潮和关键之处,动作果断,但又收控自如,像极了沈传芷先生。好比,潘必正在用言语试探陈妙常, “更声漏声,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看到陈妙常故作正派时,一边语带讽刺: “翡寒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一边故意两次推进琴桌,逗弄陈妙常时,陈滨教员动作痛快利落,却又拿捏得恰到益处,让我和沈莉萍笑得忘了是在学戏,被她表示出来的巾生生动劲所“厥倒”。 后来看戏多了,我们发现,和沈先生传授的潘必正这一脚色相比较,陈滨教员演的潘必正有自己的个性。很阳光、很积极,名义上温柔,温柔中夹杂着潇洒之气,另有一番儒雅的情味。可惜,陈教员身上那股入戏的劲头,直到大学毕业,我们也没有真正学到位。 值得庆幸的是,跟着沈老和陈滨教员学习的昆曲身法和《琴挑》一折,让我感悟很多。《琴挑》后来在苏大和南京都公演过。多年后,我取得了一份当年演出的完好视频资料。在一次竹辉饭店的聚会里,我们同窗一同观看了这长约 36 分钟的当年时光,对沈先生的回想再次让我们久久不能宁静。 只是,巨匠已远。一曲琴声,凄清风姿。只待闲步芳尘数落红。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第一集上海昆剧团:《孽海记思凡》:色空∕梁谷音《孽海记下山》:本无∕刘异龙、色空∕梁谷音《西厢记游殿》:法聪∕成志雄、张生∕周志刚、红娘∕刘健、崔莺莺∕储芗 第二集上海昆剧团:《长生殿絮阁》:杨玉环∕张静娴、唐明皇∕蔡正仁、高力士∕刘异龙、梅妃∕胡保棣《长生殿小宴惊变》:唐明皇∕蔡正仁、杨玉环∕王英姿、杨国忠∕方洋、高力士∕王士杰《长生殿闻铃》:唐明皇∕唐志刚、陈元礼∕周启明、高力士∕王士杰 第三集上海昆剧团:《浣沙记寄子》:伍员∕计镇华、伍子∕张雅珍、鲍牧∕沈晓明、院子∕王士杰《千忠戮八阳》:建文帝∕蔡正仁、程济∕周启明、差官∕王雨生、女差∕成志雄、男差∕吴洪发《千忠戮搜山、打车》:程济∕计镇华、严震直∕沈晓明、建文帝∕吴德璋《牡丹亭冥判》:判官∕方洋、杜丽娘∕张静娴、大花神∕储芗、大鬼∕王雨生 第四集上海昆剧团:《问探》:能行探子∕张铭荣、吕布∕吴德璋《金雀记庵会、乔醋》:潘岳∕蔡正仁、井文鸾 ∕张静娴、巫彩凤∕金采琴、彩鹤∕王士杰、瑶琴∕刘德荣《虎囊弹山亭》:鲁智深∕方洋、酒保∕刘异龙 第五集上海昆剧团:《白兔记出猎》:咬脐郎∕张雅珍、李三娘∕朱晓瑜、王旺∕刘德荣《跃鲤记芦林》:姜诗∕刘异龙、庞氏∕张静娴《荆钗记见娘》:王十朋∕蔡正仁、王母∕唐在骄、李成∕顾兆琳、长班∕王士杰 第六集上海昆剧团:《长生殿酒楼》:郭子仪∕计镇华、酒保∕张铭荣、小厮∕王士杰《牡丹亭寻梦》:杜丽娘∕梁谷音《邯郸记扫花、三醉》:吕洞宾∕周志刚、何仙姑∕梁谷音、酒保∕成志雄、洞庭君主∕沈晓明、酒客甲∕王雨生、酒客乙∕王士杰 第七集上海昆剧团:《长生殿迎像哭像》:唐明皇∕蔡正仁、高力士∕王士杰、杨玉环∕陈明珠《牧羊记望乡》:李陵∕岳美缇、苏武∕顾兆琳《琵琶记描容别坟》:赵五娘∕梁谷音、张广才∕顾兆琳 第十集上海昆剧团:《玉簪记》(上)琴挑、问病:潘必正∕岳美缇、陈妙常∕张静娴、姑母∕唐在麟、进安∕成志雄 第十一集上海昆剧团:《玉簪记》(下)偷诗、催试、秋江:潘必正∕岳美缇、陈妙常∕张静娴、姑母∕唐在骄、进安∕成志雄、艄翁∕王雨生、艄婆∕朱晓瑜 第十二集上海昆剧团:《荆钗记开眼、上路》:钱留行∕计镇华、姚氏∕成志雄、李成∕顾兆琳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雷峰塔断桥》:白素珍∕王奉梅、许仙∕陶铁斧、小青∕孙丽萍《鲛绡记写状》:贾主文∕王世瑶、刘君玉∕张世铮 第十三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彩楼记拾柴》:吕蒙正∕李公律、唐七∕陶波、唐八∕汤建华《牧羊记望乡》:李陵∕汪世瑜、苏武∕张世铮《牡丹亭硬拷》:柳梦梅∕汪世瑜、杜宝∕张世铮《连环记试马》:吕布∕林为林、马夫∕吴振伟 第十四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单刀会刀会》:关羽∕程伟兵、鲁肃∕陶伟明、周仓∕弗玉书《鸣凤记写本》:杨继盛∕张世铮、张氏∕龚世葵《紫钗记折柳阳关》:霍小玉∕王奉梅、李益∕陶铁斧 第十五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水浒记借茶》:张文远∕王世瑶、阎惜姣∕龚世葵《鸣凤记吃茶》:杨继盛∕张世铮、赵文华∕王世瑶、牛信∕吴振伟、小厮∕王斌《疗妒羹题曲》:乔小青∕王奉梅《风筝误前亲》:戚友先∕王世瑶、詹爱娟∕孙肖远、梅夫人∕边金英 第十六集沈传芷先生艺术传(上):〈卖兴〉、〈拾画〉、〈叫画〉、〈藏舟〉、〈痴梦〉(片段,由他人代唱) 第十七集沈传芷先生艺术传(下):《金雀记乔醋》:潘岳∕沈传芷、井文鸾∕张静娴 (1992.2.3录像)〈乔醋〉【太师令】(1982年录像)〈见娘〉【江儿水】(1982年录像)《玉簪记偷诗》:潘必正∕沈传芷、陈妙常∕沈传芷.陈蓓、进安∕王士华(1991.12.19录像) 昆剧选辑(二) (1995.2南京、苏州、上海、杭州、湖南梆州、北京) 行政院文化树立委员会谋划监制 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制造 第一集江苏省昆剧院:《牡丹亭游园、惊梦》:杜丽娘∕孔爱萍、柳梦梅∕钱振雄、春香∕徐影、杜母∕裘彩萍、花王∕刘放、大花神∕计韶青《牡丹亭寻梦》:杜丽娘∕龚隐雷、春香∕徐影 第二集江苏省昆剧院:《浣纱记寄子》:伍子胥∕王继南、伍子∕石小梅、鲍牧∕顾俊《铁冠图刺虎》:费贞娥∕胡锦芳、李固∕赵坚 第三集江苏省昆剧院: 《义侠记打虎、游街》:武松∕李继平、虎形∕单小清、酒保∕李鸿良、武大郎∕张寄蝶、郓哥∕王国荣《连环记小宴》:吕布∕陶明伟、貂蝉∕胡锦芳、王允∕王德林 第四集江苏省昆剧院:《吟风阁杂剧罢宴》:刘婆∕王维艰、寇准∕黄小午、寇妻∕龚隐雷《狮吼记跪池》:陈季常∕詹国治、柳氏∕吴继静、苏东坡∕姚继焜《桃花扇题画》:侯朝宗∕石小梅、蓝瑛∕顾俊 第五集江苏省昆剧院:《长生殿酒楼》:郭子仪∕黄小午、酒保∕周小平《艳云亭痴诉、点香》:萧惜芬∕胡锦芳、诸葛暗∕李鸿良、阿大∕孙海蛟、阿二∕王斌 第六集江苏省昆剧院:《鲛绡记写状》:贾主文∕范继信、刘君玉∕王济南《西厢记游殿》:法聪∕林继凡、张君瑞∕石小梅、崔莺莺∕沈露露、红娘∕顾湘 第七集江苏省苏昆剧团:《渔家乐卖书、纳姻》:简人同∕杨晓勇、邬姥姥∕张建传、马瑶草∕王瑛、乳娘∕岳琪、邬飞霞∕陶红珍、书僮∕孙志恩《鸣凤记嵩寿》:赵文华∕朱双元、严世藩∕孙志恩、严嵩∕陈红民、罗文龙∕汤迟荪、牛班头∕周镇国、差官∕徐柏仁 第八集江苏省苏昆剧团:《钗钏记相约、讨钗》:芸香∕陶红珍、皇甫母∕龚继香《荆钗记参相》:王十朋∕尹建民、周壁∕徐玮、万俟卨∕陈红民、堂候官∕朱继勇.张继林、王士宏∕赵文林《荆钗记见娘》:王十朋∕尹建民、李成∕杨晓勇、王母∕柳继雁、长班∕徐玮 第九集江苏省苏昆剧团:《荆钗记梅岭、男祭》:王十朋∕尹建民、王母∕岳琪、李成∕杨晓勇、巡检∕杜玉康《燕子笺狗洞》:鲜于佶∕朱文元、门官∕陈红民 第十集上海昆剧团:《琵琶记吃糠、遗言》:蔡公∕计镇华、赵五娘∕张静娴、蔡婆∕张铭荣《雷峰塔水斗》:白素贞∕王芝泉、青儿∕谷好好、法海∕郭炯、小和尚∕侯哲《西厢记佳期》:红娘∕梁谷音、张君瑞∕周志刚、崔莺莺∕沈昳丽 第十一集上海昆剧团:《烂柯山痴梦》:崔氏∕梁谷音、院公∕陈亿年、衙婆∕符凤珑、张木匠∕张铭荣《挡马》:杨八姐∕谷好好、焦光普∕江志雄《琵琶记书馆》:蔡伯喈∕蔡正仁、赵五娘∕朱晓瑜、牛氏∕张静娴 第十二集上海昆剧团:《彩楼记评雪辨踪》:吕蒙正∕蔡正仁、刘翠屏∕张静娴、院公∕陈亿年、梅香∕甘春蔚《扈家庄》:扈三娘∕王芝泉、林冲∕周启明、王英∕张跃忠《琵琶记扫松》:张广才∕计镇华、李旺∕成志雄 第十三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界牌关》:罗通∕林为林、罗章∕翁国生、王伯超∕吴振传、苏宝同∕王俞英《幽闺记请医》:翁郎中∕王世琼、王公∕何炳泉《南西厢记跳墙着棋》:红娘∕唐蕴岚、张生∕李公律、崔莺莺∕章月红 第十四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金印记不第、投井》:苏秦∕程伟兵、苏妻∕郭鉴英、苏父∕何炳泉、苏母∕王世瑶、苏兄∕张世铮、苏嫂∕孙肖远、苏叔∕陶伟明《连环记问探》:能行探子∕翁国生、吕布∕陶铁斧《长生殿密誓》:唐明皇∕陶铁斧、杨贵妃∕王奉梅《绣襦记打子》:郑儋∕张世铮、郑元和∕李公律、宗禄∕陶伟明 第十五集浙江京昆艺术剧院:《绣襦记教歌》:苏州阿大∕陶波、扬州阿二∕汤建华、郑元和∕李公律《蝴蝶梦说亲、回话》:田氏∕张志红、老蝴蝶∕王世瑶《三打祝家庄探庄》:石秀∕林为林、钟离老人∕张世铮、杨林∕俞之青、祝小三∕陶波、栾廷玉∕王俞英 第十六集湖南昆剧团:《白兔记抢棍》:刘智远∕张富光、李三娘∕傅艺萍《连环记议剑》:王允∕周福祥、曹操∕李忠良、家院∕谢序干《白兔记出猎、回猎》:咬脐郎∕余映、李三郎∕陈丽芳、刘智远∕周福祥、岳氏∕伍少娟、家将∕谢华 第十七集湖南昆剧团:《彩楼记拾柴》:吕蒙正∕张富光、二和尚∕李忠良、鄢安宏《党人碑打碑、杀庙》:刘铁嘴∕李忠良、傅人龙∕周福祥、谢琼仙∕汤军红、酒保∕谢序干、牙将∕夏国军、二公差∕鄢安宏.李忠平《渔家乐藏舟》:刘蒜∕张富光、邬飞霞∕罗艳 第十八集湖南昆剧团:《虎囊弹醉打山门》:鲁智深∕雷子文、酒保∕谢序干《荆钗记见娘》:王十朋∕张富光、王母∕左荣美、李成∕周福祥、长班∕李忠平北方昆曲剧院:《天下乐嫁妹》:钟馗∕侯广有、钟妹∕侯爽、梅香∕王瑾、杜平∕邵铮、大鬼∕陈海、驴鬼夫∕谭志涛、灯鬼∕李欣、担子鬼∕赵军、伞鬼∕董洪刚 第十九集北方昆曲剧院:《孽海记思凡》:尼姑∕魏春荣《金锁记斩娥》:窦娥∕蔡瑶铣、婆婆∕王小瑞、县官∕王宝忠《金锁记辩冤》:窦娥∕蔡瑶铣、窦天章∕周万江、书吏∕杨平友《祥麟现天罡阵》:明珠公主∕刘静、杨六郎∕曹颖、岳胜∕张敦义、陈琳∕刘国庆、焦赞∕侯宝江、孟良∕周万江、萧天佑∕陈海、黄秋女∕董萍 第二十集北方昆曲剧院:《麒麟阁出潼关》:秦琼∕白士林、尉文通∕侯江宝、上官仪∕王振义、贺方∕田信国《铁冠图》:费贞娥∕魏春荣、李固∕陈海《通天犀坐山》:青面虎∕侯广有、徐佩珠∕白春香、程老学∕张卫东《宝剑记夜奔》:林冲∕侯少奎 第二十一集北方昆曲剧院:《西游记借扇》:孙悟空∕张敦义、唐僧∕温宇航、猪八戒∕陈海、沙僧∕侯宝江、铁扇公主∕刘静、抱扇∕白春香《青冢记出塞》:王昭君∕张毓雯、王龙∕王宝忠《金不换》:姚英∕温宇航、姚氏∕董萍、春兰∕魏春荣、姚勤∕海军 第二十二集北方昆曲剧院:《货郎旦女弹》:张三姑∕蔡瑶铣、驿承官∕田信国、李延和∕张国泰、李春郎∕许乃强《西游记胖姑学舌》:胖姑∕王瑾、王六∕王怡、胡老头∕张卫东《单刀会》:关公∕侯少奎、鲁肃∕马明森、周仓∕侯宝江、关平∕杨帆 — END— 主编 | 梨溪 副主编 | 雨石 天行健 越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