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鸡 谁都需要临终关怀,圣人也一样。不同的是,很多人的临终是灰暗、惨淡的;圣人的临终,像将熄的烛火,余烬中有一丝温暖。看看他们的临终,我们对死亡也就不必感到恐惧了。 西方有苏格拉底。他并非“善终”——原本可以多活几年,但他拒绝了。雅典法庭判他死刑,罪名是蛊惑人心,尤其是鼓动青年人,让城邦的“神明”很没面子。的确,生活中如果有了神,谁还愿意去拜雕塑呢? 这罪名实在有点“莫须有”。雅典当局希望和苏格拉底达成默契,给你判刑,表明我们“有面子”,管你是不是名人、有多少人拥戴,照判不误,以示威严;暗地里,却放松监狱管理,希望苏格拉底收买狱卒越狱。可苏格拉底偏不,他说:“我都已经70岁了,难道还要流亡国外变成笑话吗?让别人再耻笑我去祸害他们的青年吗?”(据傅佩荣《先秦儒家哲学》) 苏格拉底不走,选择喝下毒酒。喝完毒酒,苏格拉底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不要忘记,我还欠医神一只鸡。” 法国雅克·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油画 什么意思呢?在古希腊,人们病了,要去拜医神;病好了,要去“还愿”,给医神送上一只鸡,以示谢意。人生终了,却要给医神送鸡,什么意思? 答案相当豁达:死亡等于痊愈。用哲人的话来说就是:人生是一场病,死亡只是疾病的痊愈。这般豁达,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孔子临终:泰山坏乎? 相较而言,孔子的临终,没那么幽默豁达,却有几分悲壮。《史记》《孔子家语》都记载了孔子临终前的场景: 孔子早上起床,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唱起了歌:“太(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史记·孔子世家》) 歌词虽然悲怆,但此时还唱得出来,的确也不是凡人了。学生子贡听到歌声,连忙过来。孔子对他说,自己做了个梦,不太吉利,大概是快要死了吧。七天之后,圣人撒手人寰。 孔子画像 对比一下东西方两位圣人的临终场景,很有意思。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似乎不在乎死亡,孔子比他更在意死亡;苏格拉底似乎认为使命已经完成,活着甚至不如死亡,孔子则认为使命远未完成,“革命尚未成功”,不如“向天再借五百年”! 孔子是有着强烈使命感的圣人。正因如此,他从来不会作践自己,更不会轻视生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或许也是出于这一考虑。毕竟,人只有吃好了,身体好了,才能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也就是所谓的“天命”。也因此,他并不拒绝物质收入,比如学生来求学,他固然“有教无类”,但还是要收取十束肉干作为学费的,否则自己创办的私学就难以为继;私学难以为继,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必然下降。他更不会对学生进行道德绑架,让学生装清高,他并不反对学生做买卖、当官,甚至会支持。其学生子贡就善于经商,富可敌国。 强烈的使命感让孔子的思想显得十分“入世”。他既有宏大的甚至不可实现的目标(比如完全恢复周礼),也有务实的、基础的理论体系。宏大的使命和春秋乱世、短暂人生放到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矛盾,注定难以完成。 孔子固然努力,也无法摆脱“人终有一死”的命运。生于乱世,死于乱世,半生颠沛,一生流离,临终悲怆而歌,也就可以理解了。 孔子的积极心理学 孔子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反倒有“杀身成仁”之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但在使命感的感召之下,孔子决不作践自己、轻视生命。在匡地被困,孔子一度面临生命危险,他说的是: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这段话简直就是在骂苍天:苍天啊大地啊,你不公平啊!既然把传承礼乐文明的重任交给我,为什么又让我面临绝境?如果你想断绝礼乐文明,就让我死吧!如果你不想让文明礼乐断绝,那小小的匡人,又能把我怎样? 这不是悲壮,而是豪迈。孔子把天命和自己的命运深度融合,我们丝毫看不到他面临险境时的恐惧、苍凉,只看到一个人在舞台中央慷慨激昂。 《圣迹图·匡人解围》 天下昏暗时,孔子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即便前途渺茫,孔子也没有贬低自己:我依然是块宝玉,是“凤鸟”,只是生不逢时啊!这是一种积极的、自信的、自我褒扬的心态。这种心态,让孔子内心充满阳光。怪不得有人说,从言行来看,孔子是坚定的“积极心理学”践行者。心情灰暗、消极的时候,不妨读读孔子、读读《论语》。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要素:第一是擅长从积极的一面看待外界条件,第二是敢于自我肯定。苏格拉底的人生态度,略显消极;孔子则更灵活、更积极。他赞美蘧伯玉为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同时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跑却选择死亡,在孔子眼中,或许可以看作“小不忍”。 苏格拉底的选择值得尊重,毕竟,是该忍还是“无需再忍”,关键看最终的选择是否有价值。谭嗣同慷慨赴死,目的是以鲜血唤醒国人;梁启超逃亡国外,创办报纸、著书立说,目的是以文字唤醒国人。二者殊途同归,前者更震撼人心。10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谭嗣同临终前的文字,内心尚澎湃不已,何况亲历此事的国人呢? “此心光明”:积极的临终态度 与苏格拉底、孔子相比,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临终态度,更像是将苏格拉底的豁达和孔夫子的豪迈糅合在一起,一句“此心光明”,照亮无数人心。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出生在人类文明从昏暗逐步走向明亮的时代。带来明亮烛火的,就是文字与教育。他们之前,文字虽有,却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教育虽有,却多为贵族垄断,平民很少有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之后,尤其在中国,孔子创办私学,让普通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实为划时代之举,堪称点亮中华文明的火炬。 正因为此前的昏暗,所以无论苏格拉底还是孔子,都很难有明确的偶像。孔子要恢复周礼,最难的就是缺乏文献记载——即便有,也是一鳞半爪。即便崇拜周公,孔子只能表示膜拜,却不能说“我要成为周公”——连周公的相貌、事迹都搞不准确,如何“成为”呢? 他们之后,情况好了很多,文字和教育更加普及了。2000年之后的王阳明,对孔子已经十分了解,孔孟之学也已发扬光大。这种氛围之下,王阳明自幼便立下“为成圣人而读书”的豪言壮志。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言,自不消说;他还平定叛乱,得以“立功”,圆了古代文人“三立”之梦。身体状况不好,成了他人生最大的“不圆满”处。57岁那年,王阳明病逝于扁舟之上。 王阳明塑像 就连人生的末了,王阳明留给后人的场景,也和孔子十分相像。孔子临终前,儿子孔鲤已经先他而去,孙子尚年幼,陪伴他的是子贡等一众弟子。王阳明是在回乡途中去世的。学生周积听说老师要路过江西南安府,提前几天做好了迎候准备。然而他迎来的恩师,已经卧床不起,气息奄奄了。听说学生来了,王阳明缓缓睁开眼,说了三个字:“吾去矣!”周积泣不成声,忙问老师还有什么遗言,老师说出了令他铭记在心也令世人震撼的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是啊,一个人如果内心光明,还需要其他语言吗?没有任何语言,能表达一个人内心的光明;没有任何俗人,能参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也没有任何恐惧,能穿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 王阳明是儒家中积极入世、入仕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有着类似于孔子的使命感。在这一使命感的感召之下,他既能穿透宋明理学带来的迷雾、创立心学,也能百折不挠,即便九死一生,也不改对人生的大追求;还能以国事为己任,即便朝廷昏庸,亦顾全大局,四两拨千斤,化解宁王朱宸濠叛乱,避免了国家动荡。如果孔子开设“积极心理学”课,那毫无疑问,王阳明就是这门课上最好的学生。 作者简介: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现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中国孔子网执行主编,齐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省“立德树人”网络文明宣讲团成员。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研究,著有《唐朝那层窗户纸》《人生是一场修行》《齐国那些事儿》《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等图书15部26册。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青年记者》开辟个人专栏“老高茶馆”,发表论文200余篇。作品曾荣获山东省“双百”正能量网络精品、淄博市“文艺精品工程”等奖项。 (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2022年第6期。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 学宗洙泗 道阐尼山 守先待后 与古为新 走进孔子(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501/C 主 管 单 位:孔子研究院 主 办 单 位:孔子研究院 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