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富艺思拍卖行借着新亚洲总部开幕的契机,宣布将有一枚属于末代皇帝溥仪的百达翡丽在今年年内开拍,吸引了许多爱表人士的注意。溥仪和百达翡丽,听起来顿时有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 这枚百达翡丽Ref.96 Quantieme Lune腕表本身就是一枚颇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表。属于品牌首个配备Calatrava表壳的型号,表壳为铂金材质,还带有日期、星期、月份全历及月相功能。除了这枚,目前已知的只有7枚。 而这枚表表盘的“轮盘”设计更是罕有,之前只有2枚有相同配置,其中百达翡丽早在2002年曾经花200万美元回购过1枚。 也有人对这块表是否为溥仪本人收藏存在质疑,富艺思花了3年研究后认为,此表的Victorin Piguet ébauche机芯,虽然生产于1929年大萧条时期,但直到1937年才装配售出。 至于溥仪如何获得这块表无从查证,但根据他侄子毓嵒的笔记,这块表是溥仪作为战犯被从苏联遣返回国前,赠送给和他情谊深厚的俄语翻译佩尔米亚科夫的。 佩尔米亚科夫去世后,这块表被转售给一位欧洲藏家,直到今年才首度现世。至于表盘的破损,据说是溥仪命令仆人刮去一些银漆,想查看下面是否也是铂金,发现不是之后才停手。 话说回来,溥仪的老祖宗们和钟表的渊源还蛮深的。 像顺治皇帝就很有时间观念,“得一小自鸣钟以验时刻,不离左右”。记录康熙训子之言的《庭训格言》里也有记载,康熙自称小时候拿自鸣钟当玩具,为了显示勤政,还写诗说自己早上起得特别早,一边等着钟报时,一边问奏章怎么还没来。 康熙皇帝还在端凝殿南边建了自鸣钟处,专门存放、研究自鸣钟。雍正帝也在诸多贡品里独爱钟表,曾写诗说“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当时,进口的西洋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其次是法国、瑞士等国家的产品。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外钟表仍有1500余件。 不过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壕的“表哥”,那么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人——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如果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看,乾隆皇帝的一生恰巧与西方钟表大发展的时代完美平行。在他登基的1735年,贾汗-雅克·宝珀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发兵出征准噶尔的1755年,江诗丹顿的创始人让-马克·瓦舍龙成为日内瓦“阁楼工匠”的一员;下旨编纂《四库全书》的1772 年,库克船长携带航海钟探索太平洋…… 乾隆可能想不到,洋人们之所以能远渡重洋给自己送来奇异精巧的钟表,是因为背后发生了这么多故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红利,摇身一变成为18世纪中国大地上最厉害的钟表收藏家。而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范主在《时间的战争》这本书里都有写到。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爱钟表? 今天,就算我们不去故宫的钟表馆,仅仅通过影视剧,都能感受到乾隆对钟表的爱。 比如《如懿传》里就经常响起钟声,而在乾隆养心殿的桌面上,正摆着一樽方方正正的立钟↓ 《延禧攻略》中,乾隆的上书房里也摆着一座体积不小的祝寿钟,这座钟的原型,叫做“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米85,宽1米,有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和打乐五种功能。 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其实就是一个巨大水力钟的组成部分,也是乾隆命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监督修建的。据说他之所以想修大水法,也是因为对从传教士那里看到的凡尔赛宫喷水池莫名心动,果然是“东方凡尔赛本赛”。 每颗兽首都代表一个时辰,比如,到了子时鼠首就会喷水,到了亥时就换成猪首喷水,而正午十二时则所有兽首一起喷水。整个水力钟既宏大又巧妙,只可惜圆明园后来惨遭英法联军火烧劫掠,十二兽首也流落海外,今天我们只能想象这一景象了。 可以说,乾隆将清廷钟表的收藏和制造推向鼎盛时期。在位期间,他下令让官员四处搜寻珍奇钟表上贡,顺便还在宫中成立了制钟处,而据现存的乾隆朝贡单中不完全统计,乾隆所拥有的进贡钟表就多达3000多件! 乾隆皇帝收藏钟表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是数量多,经常一年就收上百件。有记载称,光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他的各处宫殿行宫钟表陈设就多达286件,而乾隆四十九年(1784) 两广总督与粤海关监督等累计进贡钟表数也多达130件。 木质金漆楼阁钟 据不完全统计,终乾隆一朝,进贡的钟表大约有2700件,其中大部分都是英国钟。从平时居住的养心殿,到度假避暑的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他所到之处几乎必有钟表作为装点。 铜镀金珐琅转柱太平有象钟 其二是来源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除了国外使团不远万里来送礼,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广东、福建官员,也会定期寻觅西洋钟表向皇帝大献殷勤。 铜镀金珐琅双鹿驮钟,乾隆命人从广州淘来的。整体是景泰蓝样式的“背景墙”,中间用彩色blingbling的料石镶成了一朵“太阳花”,转动起来不仅花瓣可以变换四种形状,还能变化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其中最厉害的一位名叫海存,是原粤海关监督德魁的儿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一口气进贡了63件钟表,结果被照单全收。除了收礼,乾隆皇帝也会派人帮他买钟表,而且每年采买支出不小,像1793年一年的采购费就高达十万两白银,甚至还会找西方定制。 英国产铜镀金镶玛瑙壳怀表 其三是很懂表。每次官员进贡,都会变成他的钟表鉴赏大会,不满意的时候还会指斥“样款形式俱不好” “粗糙洋钟不必呈进”。 而且光靠进贡采买已经满足不了乾隆的需求,他开办做钟处,出品了众多“御制钟”,还招募了不少外国传教士和工匠,俨然在宫里搞了个制表厂。 铜镀金冠架钟 他甚至在养心殿长春书屋寝宫床的床顶上坠一根绳子,号称“拉钟线”,顾名思义,只要一拉绳子,隔壁连通的钟表就会报时。由此可见,乾隆已经是玩转“问表”的顶级玩家了。 乾隆的奢华做派与好大喜功,和远在欧洲的前辈路易十四不相上下。两个人在钟表上的审美也相当一致,都喜欢奢华繁复、奇技淫巧,各种机械装饰要像变戏法一样。 比如乾隆有一座爱不释手的“写字人钟”,是英国钟表匠蒂莫西·威廉森和瑞士制表商雅克德罗联手打造的。 这座钟共有四层楼阁,高2.3米,内部暗藏很多机关。最顶层是一个金灿灿的圆亭,圆亭内侧有两个金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可以旋身拉开距离,将圆筒拉开,上书“万寿无疆”四字。从下往上第二层是钟表的正常计时部分,有一个非常复古的罗马表盘。 铜镀金写字人钟 第三层有一个敲钟人,每当时间报完3、6、9、12 时后,敲钟人便会微微侧身,敲打面前的钟碗奏出乐曲。 在钟表的最底层,周边环绕着亭台护栏和边角兽,在中间端坐着一位欧洲相貌的机械人,一手扶案,一手握笔作提笔状,每当上链后启动装置,这位机械人便可以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写字时头还会随之摆动,引得乾隆皇帝甚是惊喜。 而乾隆养在身边的外国钟表匠,也都要为他的喜好服务。有人为他做出“能走三四十步的一狮一虎”,有人为他做了 “两个捧着花瓶走路的机器人”。 受命做这个“走路机器人”的法国人汪达洪就写道,“我虽然是以钟表师的身份被召入京, 但不过是个机器匠罢了。皇帝需要的其实是奇巧机器,而非钟表”,一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清宫造办处”制作,最中间的“献宝人”可以打开“万寿无疆”字联,两侧的捧桃人则可以向前躬身作献桃状,同时,当装置启动后,每层的水法、菠萝花及小物件都能转动,呈现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 虽说欧洲的钟表商们把皇帝的喜好稳稳拿捏,但也有人因为过于耿直而吃亏。比如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除了在不跪皇帝这件事上耿直,他带的礼物也很“实际”,如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以及一座“天文地理音乐钟”。马戛尔尼觉得这座钟彰显了英国的现代化,但乾隆却对此并不感兴趣。 后来有人告诉马戛尔尼,乾隆皇帝对钟表的口味已经被各种奇巧机器“养”得很刁钻。有了写字人钟,哪里还看得上这素面朝天的天文钟。据说马戛尔尼很快也学机灵了,在乾隆大寿时送了一块镶嵌钻石的金表,不过在乾隆看来,应该还是不过尔尔吧。 什么样的表能卖给乾隆皇帝? 如果在瑞士的诸多腕表品牌中,找一个和中国最有渊源、把乾隆皇帝的喜好拿捏得最准的,那么雅克德罗可以说当仁不让。 雅克德罗的创始人皮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Droz)是个瑞士人,1721年出生在制表重镇拉绍德封。在家族长辈的熏陶下,他对钟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不拘泥于做表,更喜欢把自动玩偶等精密机械装置融合到钟表中。 1758年,在纳沙泰尔总督的支持下,37岁的雅克-德罗特制了一辆马车,带了6座钟,前往西班牙觐见国王费尔南多六世。他的到来在贵族圈子里引起了轰动,很快6座钟全部售出,还收获了2000枚金币和更多订单一夜暴富。有钱之后,他看准了王公贵族们的猎奇心理,在儿子和养子的帮助下,开始大力研发自动玩偶。 1775 年,雅克-德罗在巴黎给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展示了三尊类人自动玩偶:作家、画家、音乐家。其中音乐家是一个演奏管风琴的女性人偶,通过用手指按下琴键来奏出音乐; 画家是一个小孩的样子,能画出四种不同的图像;作家是最复杂的一个,手持鹅毛笔蘸着墨水能够写出长长的文字,眼睛还会跟着正在书写的文字移动。这三件作品在当时欧洲的上流圈一炮而红,后来两次回访巴黎展出,还去了伦敦、里昂等城市。 虽说雅克-德罗成名是在法国,但真想把生意做大,还得靠英国人。1783年,雅克-德罗在伦敦表厂和英国经销商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建立了联系。 考克斯曾经向乾隆皇帝进献了两台自动机械玩偶钟,并因此受到喜爱,乾隆甚至曾经买下过他的整船货物。而他对中国的出口,甚至一度帮英国平衡了贸易逆差。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钟表,整体是一个铜镀金的帐篷造型,上半层帐篷内侧,有一位欧洲面孔的骑士牵领一匹金马,马披彩色玻璃镶嵌花纹的鞍,马背上则是一枚非常小巧的钟表,整体极具异域风情。 到18世纪70年代初期,考克斯的工厂已经达到 800~1000名工人的规模,而当时雅克-德罗才刚到伦敦办厂。 1778 年,受到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的出口禁令影响,考克斯家族遭遇资金困难而破产。1782年,考克斯让儿子来到广州开设商铺,结果起死回生,成功转型成为18世纪下半叶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英国钟表商。 铜镀金四狮驮象水法表 当时雅克-德罗在欧洲已经成名多年,两家的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经过接洽,考克斯在广州代理了雅克-德罗作品的销售,10年间进口了600多件,包括怀表、带音乐装置的鼻烟盒表、香水瓶表等等,而目前北京故宫一共收藏了13件雅克-德罗的钟表作品。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卖给乾隆皇帝的一座鸟笼钟。这座钟今天还收藏在故宫钟表馆,正式名称叫“铜镀金转花自鸣过枝雀笼钟”,据描述“机器启动,小鸟左右转身,展翅摆尾,在两横杆上往返跳跃,并发出抑扬不同的鸣叫声。随着乐曲声,笼内圆筒开启,内有水法转动,酷似瀑布,顶端的宝星花交错旋转,光芒四射”。 铜镀金鸟笼钟 今天雅克德罗品牌的制表工坊里还收藏着另一款鸟笼钟,范主2019年探访雅克德罗制表工坊时曾经见过。 犹记得金色的鸟笼中有数只惟妙惟肖的小鸟,扭动开关,玻璃雕刻模拟的水柱缓缓旋转,就像清泉直下,而小鸟还会震动翅膀、开口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其精巧绝妙真的让人叹为观止。据说还有一座鸟笼钟已经被迪拜的富豪收藏了。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崩于养心殿,终年虚岁89岁。没过几天,嘉庆皇帝便下召赐死了乾隆的宠臣和珅,并抄了他的家。 据野史记载,查抄的家产中还包括“大自鸣钟十九座,小自鸣钟十九座,洋表一百余个”,也不知有多少是乾隆赏赐的,而老皇帝的死也带走了中国宫廷钟表与中西钟表贸易最为繁盛的岁月。 不过这样的贸易并没有停止。专供中国市场的怀表,在1780—1911年间形成一种独特的类型——“大八件”怀表。其学名叫作“大三针中国市场怀表”,也被称作“Chinese Watch”。这种表的机芯是在欧洲传统机芯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突出雕工纹饰,被称为中国式机芯(Chinese Caliber)。 “大八件”表壳多用金、银、 黄铜镀金、钢等金属打造,表壳上 绘制着带有人物、花卉、鸟兽等中 国元素的珐琅画,有的还会镶嵌上 珍珠、钻石等,自然价格不菲。 Bovet铜镀金鸟笼钟 而且,“大八件”除了传统的圆形表壳,还有椭圆、扇形、梨形、果实和昆虫等巧思妙想的设计,更是为整体价值加成不少。百达翡丽博物馆就展出过一款文玩核桃表,很是精巧。 直到清末,“大八件”始终都是宫廷里的珍藏器物。据说末代皇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遣返回国后,曾试图贿赂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管教,就拿出过一只瑞士产的“大八件” 怀表。 直到晚清乃至清朝灭亡后,曾经的王公贵族们还在追逐全新的腕表潮流。比如1914年,庆亲王之子、辅国公爱新觉罗·载抡就在卡地亚巴黎和平街13号店铺,买了一块Tortue腕表,成为第一位在卡地亚购买作品的中国客人。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洋钟洋表也在国内大行其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只能修表而不能造表,这一情况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业的羸弱。 那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腕表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想了解这背后的历史,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范主的这本《时间的战争》。 这本书讲历史,探究战争与钟表跨越500年的爱恨纠葛,讲述制表业内部的“战争”如何塑造今天的行业。 法国宗教战争如何把瑞士变成钟表之国?曾是女性专属的腕表,如何因为战争变成男人的必需?石英表与机械表曾经发生过怎样的“生死对决”?宝珀怎样吹响复杂机械表复兴的号角?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讲人物,那些钟表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应对时代汹涌大潮,打赢属于自己的“时间的战争”。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成就震铄古今的宝玑大师,如何在法国大革命中惊险求生?安东尼·百达如何从一个普通士兵变成“表王“的创始人?爱彼皇家橡树、宝珀五十噚等名表诞生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讲品牌,今天我们熟悉的腕表品牌,每一个都有精彩的起源故事。 “江诗丹顿”的名字后面,隐藏着怎样的创业传奇?爱彼两个家族四代人,为何能合作近150年?芝柏的诞生竟然是“因为爱情”?朗格与格拉苏蒂小镇如何在被战火夷平后浴火重生?相信看过这本书,爱表的你一定可以更懂表。 这本书里还收录大量图片,其中很多都是范主前往日内瓦、汝山谷等制表圣地探访时拍下的,这次一起独家呈现,也感谢各大品牌提供的丰富的资料图片。 除此之外,出版社还精心设计了超长全彩拉页,全景再现钟表500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事件与代表作品。 从一个想法到一本507页的书,一路走来有种梦想落地的感觉。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商务范小伙伴、品牌好友和中信出版社编辑们的很多帮助,以及吴晓波、馒头大师、六神磊磊、孙赛赛、大能等好友的推荐,心中有很多感谢。 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这本书能为爱表的你带来更多生活中的乐趣。 现在范主新书签名版正在当当网独家销售,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就可以入手,感兴趣的范友们千万别错过!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商务范出品:编辑 Kien | 运营 K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