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也是文化的结晶。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作为中国文化数千年历史结晶与传承的姓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所体现的社会人文精神与对民族、对故土的亲和感和认同感等,文化内涵丰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考索中华李姓的起源,无不体现着李氏族人对这种民族心理和社会文化的认同。关于李姓起源,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据《新唐书卷七十表第十宗室世系》记载:李氏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虞、夏、商,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命族为氏,称理氏。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避难于伊侯之墟。为躲避纣王的追杀,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得姓始祖为李利贞,至周时,裔孙李乾,字敬一,任周上御史大夫,妣益寿氏,名精(婴)敷,生子李耳(即老子)。这种“木子”救命成李姓的说法最早由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提出(李延寿《北史序传》)。 第二种说法:指李为姓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说:“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说以老子为李姓得姓始祖。迄今鹿邑仍有民间传说:老子的母亲在李树下生下老子,他诞生时已经白发苍苍。其母亲惊呼道:“我的老儿子!”他因而得名“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自认李姓。 第三种说法:李树图腾说。图腾是一个氏族的象征和标志,姓主要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许慎《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是:“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弗洛伊德说:“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者。”由于在原始时代,氏族成员认为,生育是图腾入居妇女体内,新生儿是图腾之子;姓是生人(图腾)之物,天子是“母感天而生子”,而其他的人则是母感某物,即某种图腾而生子。汉代王充在其《论衡诘术篇》中称:“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白虎通义姓名篇》称:“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也。”这就是说,古人生下来就赐姓,以生其之物为姓。如夏始祖系其母吞薏苡(一种植物籽,即其母之图腾)而生,所以夏族以“姒”为姓;商始祖系其母吞燕卵(即其母之图腾卵)而生,故商族以“子”为姓;周始祖系其母踩上熊迹而生,所以周族以“姬”为姓。直至今天,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中仍可找到以氏族图腾为姓的事例。 若以此论,设若李母图腾为李树,李耳因其生为姓,以李树图腾而姓李,“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似乎还算讲得通。但问题在于,李母何以以李树为图腾?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第四种说法:虎图腾说。根据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推测,图腾崇拜可能是因为某些植物或动物意外地成了原始先民的食物而拯救了他们,或者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了某种特殊作用,而幻想通过图腾崇拜求得保护。商朝时期,有周(姬姓)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子国。巴人分散于渝、滇、湘西、鄂东等地,成为蛮人(少数民族)。古代巴人以虎为图腾,并把虎图腾演化为姓。因巴人崇仰汉人,巴语方言中读虎为“李”,汉化后遂依音称李姓。 现代,被认作古代巴人后裔的土家族(川湘鄂地区)和傈僳族(川滇地区)中还有大量的李姓人。 第五种说法: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他列举先秦旧籍如《庄子》、《荀子》等,对孔、墨等人皆举其姓,称“孔子”、“墨子”,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高亨对老子的姓氏也有明确的说明:“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高亨《老子正诂》) 另外,先秦典籍中没有“李耳”之说,那么司马迁所谓“姓李名耳”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老子的小名叫李耳。方以智《通雅》卷四十六说:“虎,或曰狸儿,转为李耳”。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老虎为“狸儿”,鹿邑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庚寅年,属虎),故邻里乡亲都戏呼老子小名为“小老虎”(狸儿),后音转而为“李耳”。老子亦名李耳,理由在此。司马迁所谓“姓李名耳”,很可能是把从民间了解到的老子的小名误为大名了。 鹿邑老子故里太清宫附近有老庄乡,村人多姓李。问及为何称“老庄”,答曰“自古如此”。此可视为李姓源于老姓的又一证。 第六种说法:赐姓外族外姓及外姓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唐代李姓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皆以立功被赐予国姓李氏。 魏晋南北朝后,政权频繁更迭,外族不断进入中原,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大量北方民族血液。据《魏书官氏书》及《通志氏族略》记载,北魏时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汉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唐朝李姓鼎盛,附姓与改姓之风兴起,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李姓,原因是当权者的赐姓或因崇仰汉人自取姓所造成。唐朝的沙陀、回纥、契丹、高车、吐蕃、西域各国等族,纷纷改汉族姓,尤以李姓为首选。由于战乱连年,李姓随其他中原居民一起向南方迁移和发展。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大部分都汉化了。满、白、瑶、壮、苗、傣等少数民族,甚至连犹太人、安南人、朝鲜人等外国人中也有李姓。 第七种说法:李字本义说。李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其本义是由惩罚演变而为法(刑法)。故有“黄帝李法”之说。《汉书胡建传》记载:“《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得不由路,是谓好人,好人者杀。”苏林注云:“狱官名也。”颜师古注云:“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称其书曰《李法》。苏说近之。” 《管子大匡》载:“国子为李”。注:国子,春秋时期齐国监国上卿,曾经担任齐桓公时期管理司法的长官。《史记天官书》载:“房南众星曰骑官。左角,李;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廷。”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申李法,定约束,其事固专为致用,非执权者,又莫能行也。”从春秋时期的管子到汉代的司马迁、又到近代的章炳麟,都坚持“李法”,不改李字本义。这是历史事实。 考索以上李姓起源的七种说法,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纯系传说,乃道教神化老子之所为,不为信史。第三种说法证据不足,亦不足为信。第四种说法只是涉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李姓,而潮汕李姓乃是中原李姓迁福建而后迁入潮汕,故跟姬姓相关不大。第六种说法只是李姓人口迅速膨胀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外族外姓接受李姓之时,李姓早已存在。 第五种说法持之有故,述之有据,甚为可信。《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姓氏来源:“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按照周代宗法制度,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则不可再称“公孙”,则以祖父的名或字为氏。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以祖父名或字为姓氏者共有311个,合计超过以国为氏和以邑命氏的总数,可知以祖父的名或字为氏是姓氏的一个主要来源。从这一方面说,李姓源于老姓,得姓始祖为老子;老子姓老,名老聃,又名李耳,其后裔以祖名为姓,为李氏。亦甚为可信。 但就训诂方面论,古时“老”字和“李”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学者廖海廷在《转语》云:“李父,即老虎,亦犹老子姓李,老子即李子也。”又说:“先秦诸子中,孔子姓孔,墨子姓墨,余可类推。独老子姓李,不曰‘李子’而曰‘老子’者,‘老’、‘李’一声之转,‘老子’犹‘李子’也。”可见,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高在《老子正诂·前记》中也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 为何老子姓李,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呢?有人亦提出这样的看法: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人们对学识渊博、成一家之言的人,往往在其姓之后加“子”字,而对李耳则冠以“老”字,后再加“子”字来称呼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是由老子李耳所处的时代及其独特的思想影响力决定的。老子比孔子年长约二十岁,据《史记》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将老子比喻为龙,可见老子的学术成就、思想成就及社会声誉皆在孔子之上。而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列子……则是在老子、孔子之后。诸子百家,老子为首,故尊称李耳为“老子”。“老”者,并非姓氏,而是尊称,意指资深的学者。 因此,李姓起源于老姓说,目前作为一种学术讨论,还未有最终结论,就暂不采为信史。 第七种说法亦持之有故,述之有据,甚为可信。“理”的本义,在春秋战国以前是指“治玉”,后由治玉引申出治理、修理、整理、乃至惩处之义,到春秋战国时逐渐由“惩处”的引申而出现了刑法之类的机构,如大理。《索隐》说:“理,法官也”。 “皋陶为大理”应该是后人强加。皋陶时还是部落联盟,国家结构尚未形成,自无大理机构,何有大理?《管子法法》曰:“臣度之先王者,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上博馆楚竹书《容成氏》载:“皋陶以为李”。“皋陶为李”,说得明明白白。 在西周彝铭中,尚未见到理官记载;理成为专职的刑狱之官,出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比较明确。商代管李(刑法)的是“士”而不是“理”。从彝铭记载看,最初的士兼有多项职责,而刑狱只是其中之一。以“士”作为专司刑狱的职官,在传统文献中,多见诸关于皋陶之职的记述,例如《尚书.舜典》、《尚书.大禹谟》、《孟子.尽心》均记为“士”。文献记载表明,皋陶在舜禹时期除了治理刑狱之外,还曾为“师”。《楚辞.怨世》即称皋陶为禹之“八师”之一。 《左传.庄公八年》载:“《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尚书.皋陶谟》记述:皋陶认为治理之策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那就是“在知人,在安民”,而如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注重个人修养(“慎厥身修,思永”),实践自己的美德(“允迪厥德,谟明弼谐”)。以上述记载表明,皋陶协助舜禹为师、布德、治理天下等,其职责并非专司刑狱一项。应当说,文献记载中以士为专司刑狱的职官,是战国时期人以当时的观念叙述古史的结果。 既然商代不存在“理”,何以有“理征”?若以官为姓,应是“李征”才是,自然就不存在李利贞报恩指李为姓、改“理”为“李”的李姓第一人的传说了。可见,在“理”未有“刑法”含义之前,根本不存在李理互代或李理通假的问题。况且,理征和李利贞,正史中既不见他们的事迹,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找不到。之所以有这些说法,应是李唐皇室为了拔高自己的姓氏,有意选择商末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虚构出这样一对饱经患难的父子,借通假之名,篡改的结果。“食木子得李”的传说有两个特点:一是传奇性,李姓得姓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曲折离奇的过程,且富有诗意的色彩,这个过程符合李姓后人对本家姓氏神圣化的心理期许;姓氏富有一定的信仰特征,如果信仰的对象不具备想象的魅力,信仰本身就会褪色。二是悲壮性,李姓先祖是为了国家社稷舍生取义、毅然赴死的,得姓过程充满了一种崇高感。 李字及李字的本义,是上古至春秋战国的那个时期的历史产物。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字无法代替的。这也是古近代一些历史学家如管子、司马迁、章炳麟他们尊重历史的原因。 而李延寿《北史序传》和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宗室世系》所记李姓源于嬴姓,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系出皋陶一脉。这就是第一种说法。《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以赐姓曰偃。”故皋陶为偃姓。皋陶,在尧帝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以善治刑狱著称于世;在舜帝时担任士,执掌刑法。《春秋.元命里》记载:“尧得皋陶,聘为大理,舜时为士师。”皋陶逝世,其长子伯翳(益)继任理官。《帝王世纪》云:“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翳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皋陶是偃姓,伯翳是嬴姓。偃、嬴,一声之转,是从两个近亲氏族部落发展下来的。”故偃、嬴同宗不同姓。所以《新唐书宗室世系》说李姓起源于皋陶,则应源于偃姓才对;其子伯翳才是嬴姓。皋陶之后,其子孙历虞、夏、商廿六世,世袭理官的职务,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 李姓源于嬴姓之说载入正史,流传甚广,几为定论,现在许多新编姓氏书籍多采此说。但其食木子得生而姓李的说法充满神话色彩,含有很大的主观臆测成份,可信度不高。且先秦典籍从未见理征、李利贞等人的事迹,言之无据。以神话传说来证史,不够严谨。郑樵《通志氏族略》说:“以食木子为氏而取理同音者,无是理也。”但是,并没有提出有说服力的否定理由,则又说:“今不得其始,姑从理说。”郑樵自己弄不清李姓的来源,所以只好暂且沿用《新唐书》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和第七种说法未有矛盾之处。若把这两种说法统合起来看,李姓的起源可以这样理解: 李姓起源于皋陶,皋陶为李官,掌管国家刑狱,协助舜禹为师、布德、治理天下。皋陶之子伯翳(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虞、夏、商,世袭李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命族为氏,称李氏。在商纣时期,有一个叫理征的官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避难于伊侯之墟。为躲避纣王的追杀,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树木的果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该世系以李利贞为得姓始祖,后来发展成中华李氏的主要世系,特别是思想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来自于该世系。 但是,第七种说法把传统上皋陶为血缘始祖推为得姓始祖,那么中华李氏起源地就要相应改变了。传统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根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得姓于利贞,而李利贞居住生活于苦县(今河南鹿邑),故中华李氏的起源地在河南鹿邑。依第七种说法,中华李氏起源地应是皋陶居住生活的地方。关于皋陶居住生活地,目前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据《帝王世纪》载:“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以姓曰偃”。皋陶生于偃地(今曲阜至费县南一带),舜帝因而赐皋陶为偃姓。《帝王世纪》载:“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死后葬于古六安国(今安徽六安市)六安市城东现有皋陶墓。皋陶为少昊一族,东夷族部落首领。史家更采信这一种说法。 观点二:皋陶是山西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人。《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载:“皋陶,洪洞人,县南十三里,墓木之西,庙于崇坡之上,守臣以岁祀焉,制律也。”《洪洞县志》载:“皋陶出生在洪洞县士师村,死后葬村东二里许,村东北建祠。庙墓数千年在焉!祭祀不断。” 观点三: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皋陶传说为虞舜时的司法官,皋城(今安徽六安市)人,皋陶是东夷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偃姓,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是皋陶的后人。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古籍记载:皋陶有三子。长伯翳(伯益)能驯鸟兽,事虞,被赐食于赢;次仲甄,事夏,封六(安徽六安市),皋陶因而被尊为古六安国始祖;次封偃(山东曲阜至费县南一带),后俱食于楚。 三种观点,均未有明确说法,容易引起争议,特别是涉及地方的人相争执。 当然,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为《新唐书》作者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才有今天李姓族源相对完整地载人正史。这与其他姓氏靠家族传抄家谱来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因此,在关于李姓的起源(包括起源地)有明确说法之前,我们只好采信《新唐书》的说法。 来源:网络 请点击原文阅读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