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本土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西班牙也在海外具有三块飞地——休达、梅利利亚和利维亚。 ▲西班牙领土,主要包含伊比利亚半岛本土和加那利群岛(红色) 其中,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座城市位于非洲北部,两座城市的三面都被摩洛哥包抄,与西班牙本土隔海相望。这个是殖民时期的产物。 ▲梅利利亚和休达的位置表示图(右上角图,东为梅利利亚) 另一块飞地——利维亚却并不是殖民时期的产物。利维亚周围均被法国(东比利牛斯省)包抄。 更奇特的是,这里距离西班牙本土仅1.7公里,面积只需13平方公里。 ▲利维亚的位置 那么,西班牙为什么有座城市在法国境内?它为什么没有并入法国呢? 一、加泰罗尼亚的故事西班牙和法国的自然边疆是比利牛斯山脉。比利牛斯山长435公里,宽80公里-140公里,普通海拔在2000米以上。 比利牛斯山左近散布着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等诸多民族,与西班牙的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人)有所区别。 ▲比利牛斯山左近的民族散布 利维亚正处于比利牛斯山之间,因而这里见证了西班牙、法国的历史斗争。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域,主要运用加泰罗尼亚语 伊比利亚半岛最早的居民之一是巴斯克人,他们运用的巴斯克语是欧洲少有的非印欧语系言语。 由于地处欧洲、非洲的交界处,伊比利亚的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都曾经占领过伊比利亚半岛。而巴斯克人隐居于高大的巍峨比利牛斯山一侧,坚持了相对独立。 ▲比利牛斯山 公元前2世纪时期,伊比利亚半岛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往常的西班牙在法国的飞地城市——利维亚城市即为罗马人所建。罗马人将其命名为“尤利亚”。 ▲罗马人修建城市尤利亚(利维亚前身)遗址 公元4世纪时期,受罗马帝国的影响(官方言语拉丁语),伊比利亚半岛逐步“拉丁化”,并皈依基督教,成为了拉丁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一员。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逐步走向衰落,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控制逐步削弱。欧洲北方的日耳曼人逐步占领欧洲西部地域。 其中,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树立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 欧洲中部被日耳曼人的另一支——法兰克人占领,树立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降服了高卢地域(现法国地域)后不时南下,和西哥特王国逐步交界。 比利牛斯山脉成为了法兰克和西哥特的自然边疆地域。 但是,西哥特王国内部并不稳定。王国实行封建制,中央实践上诸侯林立。由于王国东北部地靠法兰克王国,受法兰克文化影响较深,因而当地关于中央越来越不满。 ▲半岛东北分别权力,以利维亚为首都,构成了日后的加泰地域 公元672年,西哥特王国东北部的叛变者——保罗占领尤利亚,作为对立国王的基地。半岛东北部与西哥特中央逐步分别。 西哥特的中心肠域逐步构成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人,东北部逐步构成加泰罗尼亚人。 公元7世纪末,西哥特王国内部因争权夺利,堕入了支离破碎的境地。给了外部权力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直布罗陀海峡成为了外敌入侵的突破口。 公元711年,阿拉伯化的摩尔人(信仰伊斯兰教)越过西哥特王国防卫较弱的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招致基督徒向北逃亡,并纷繁树立政权对立摩尔人。 ▲摩尔人降服伊比利亚半岛 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后,摩尔人一度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 欧洲是基督教的大本营。摩尔人的攻势惹起了欧洲的恐慌。公元8世纪后期,法兰克人在比利牛斯山左近的图尔战役中挫败了摩尔人继续占领欧洲的计划。 ▲图尔战役 经过此轮博弈,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大部分地域被摩尔人(伊斯兰教)占领。包含巴斯克人、西哥特流浪贵族留守在半岛北方。 比利牛斯山,成为了当时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大致分界线。 为了避免摩尔人继续北上,法兰克王国扶持比利牛斯山麓左近的基督徒们树立了16个缓冲国。其中,南部的赫罗纳、乌赫尔、巴塞罗那等伯国受法兰克文化的影响较深,构成了该地域文化的认同。 利维亚地域从属于赫罗纳伯国的一部分,也是诸多伯国里独一的城镇。 ▲法兰克王国在比利牛斯山树立的缓冲国,其中15为赫罗纳伯国 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被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瓜分,帝国一分为三。 西法兰克王国受罗马文化影响较深,在拉丁语基础上构成了法语,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兰西的雏形。 利维亚以及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东部地域,较早与西哥特王国产生分别。抵御摩尔人入侵的过程中受法兰克文化影响,逐步构成了新的民族——加泰罗尼亚人。他们运用的言语也被称为加泰罗尼亚语(跟西班牙语、法语都比较相似)。 ▲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二、归属西班牙摩尔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占领惹起了罗马教廷、法兰西等基督教国度的恐慌。 为了对立异教徒,重塑天主教的权威。法国、罗马教廷全力扶持逃亡至北部的天主教徒树立自己的政权,南下对立摩尔人。 伊比利亚半岛各个基督徒国度开启了长达多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大约公元11世纪时期,巴塞罗那伯爵统一了加泰罗尼亚地域,成为了加泰罗尼亚的领导者。 ▲巴塞罗那伯国占领的地域,相当于今天的加泰罗尼亚 公元12世纪时期,巴塞罗那伯爵和阿拉贡王国联姻,加泰罗尼亚并入阿拉贡王国,成为分离王国的一部分。 ▲鼎盛时期的阿拉贡(蓝色) 固然加泰罗尼亚并入了阿拉贡,但在阿拉贡王国内部依然享有高度自治的权益。加泰罗尼亚语成为了阿拉贡王国的通用言语。 原本从属于加泰罗尼亚的利维亚,也成为了阿拉贡王国的领土。 到公元13世纪时期,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葡萄牙是半岛上三个实力最强的国度。 1249年,葡萄牙王国一路向南占领了半岛南部的阿尔加维,率先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奠定了现代的葡萄牙疆域。 ▲1249年,葡萄牙占领南部(红色),完成统一 卡斯蒂利亚国度和民族认同、西班牙语逐步降生在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步产生。卡斯蒂利亚在公元13世纪收复了半岛南部的部分地域,但一直没有收复格拉纳达酋长国(摩尔人国度)。 公元14世纪时期,半岛构成了这样的格局——西部的葡萄牙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东部主要是以加泰罗尼亚为中心的阿拉贡王国;半岛中部是以西班牙语为中心的卡斯蒂利亚王国。 ▲15世纪时期的伊比利亚半岛。红色部分为卡斯蒂利亚 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相互之间是竞争对手。但面对共同的敌人——摩尔人,他们又是同盟关系。 1479年,为了集中最大的力气赶走摩尔人,卡斯蒂利亚的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的王子费尔南多经过政治联姻,树立了西班牙王国。 王国内部,阿拉贡以及加泰罗尼亚地域依然保有一定的自治权。 ▲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兼并 随着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兼并为西班牙,西班牙王国继承了原本属于阿拉贡的城市利维亚。利维亚的主权从阿拉贡转移到西班牙。 三、飞地构成1492年,西班牙王国占领了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块土地——格拉纳达,奠定了现代西班牙的雏形。伊比利亚半岛重回基督教阵营。 ▲西班牙占领格拉纳达,完成统一 西班牙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之时,法国也不时向南扩张领土。从西法兰克王国时期到公元15世纪时期,法国完成了中央集权制,成为了欧陆强国,将领土扩展至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领土。 ▲法国南扩,将领土扩展至比利牛斯山北麓 比利牛斯山大致成为了西班牙、法国两个欧陆大国的陆上边疆。 随着西班牙和法国逐步交界,利维亚的位置日趋重要,延展成为比利牛斯山北麓的城市。该城市人口以加泰罗尼亚语人口为主。 从15-17世纪,西班牙、法国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争夺。早期的西班牙经过海外扩张树立殖民帝国,又经过和奥天时的哈布斯堡王朝联姻,取得了欧洲最富庶的地域——尼德兰。西班牙在和法国的争霸战之中占领上风。 16世纪时期,西班牙在意大利北方的战场上以至一度俘虏了法国王室(波旁王朝)成员,进一步稳定了其西欧霸主位置。 ▲帕维亚战役,西班牙重创法国 1588年西班牙在和英国的海战中失利,丧失了海上霸权,但依然具有在欧陆争霸的实力。17世纪的德意志战场,成为了西法争霸的舞台。 当时,欧洲正处于宗教变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期,支离破碎的德意志恰恰是宗教变革的前沿阵地。 德意志北方的邦国主要信仰新教,南方的多数邦国依然信仰天主教。奥天时的哈布斯堡家族是天主教阵营的主要领导者。 ▲支离破碎,宗教分别的德意志地域 1618年,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爆发战争。随着战争的持续,外部权力参与了其中。 西班牙王室也是哈布斯堡家族,跟德意志南部的奥天时哈布斯堡家族是同一宗族,也是天主教的一员。西班牙站在了天主教同盟的一边。 法国虽是天主教国度,但法国由于和西班牙的矛盾,法国站在了新教同盟的一边。 该战争持续了长达30年之久,又叫30年战争。1648年,天主教同盟战败,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站错队的西班牙因而付出繁重的代价,逐步退出霸权。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 条约签署后的西班牙、法国只是暂时收手。双方都等候着新的机遇,趁机打掉对手以坐稳欧陆霸主之位。 1649年,法国国内爆发了“投石党”叛乱。法国投石党叛乱给了西班牙机遇。西班牙决议趁机干预法国内政。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停息了叛乱之后,分离英国对西班牙作战。法西战争爆发。由于此前法国、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中站在了不同的阵营。这次法西战争被视为是三十年战争的持续。 ▲沙丘战役 1658年,西班牙战败,和法国签署了《比利牛斯条约》。依据该条约,西班牙将西属尼德兰南部地域、比利牛斯山以北的乡村割让给法国。法国的王室迎娶西班牙 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 西班牙的利维亚位于比利牛斯山以北,但条约规则西班牙只需割让比利牛斯山以北的乡村给法国,利维亚作为城市,不被计算在内。 至此,利维亚作为城镇依然留在了西班牙的境内。 ▲法国经过《比利牛斯条约》攫取的领土(黄色) 1660年,西班牙和法国签署了《利维亚条约》,明白了利维亚作为城市的一切权依然归属西班牙,成为了西班牙在法国境内的飞地。 ▲利维亚(左上角)和西班牙、法国分别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绝嗣,西班牙王位呈现空缺。此时的西班牙具有宽广的殖民地。法国王室成员费利佩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外孙,关于西班牙王室志在必得。 法国也希望腓力继承进而进一步兼并西班牙,成为欧陆超级大国。 法国的野心惹起了英国、奥天时(哈布斯堡家族)的不安。英国分离奥天时对立法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前的欧洲 阅历了14年的战争,法国波旁王朝的费利佩取得了西班牙王位。但由于战争中损失繁重,法西接受了《乌得勒支条约》规则——法、西的国王不得同一个君主统治。西班牙固然进入了波旁王朝时期,却无法与法国兼并。 西、法继承了《比利牛斯条约》和《利维亚条约》规则的边疆。双方的飞地正式构成。 ▲《乌得勒支条约》签署后的欧洲,西、法边疆继承了《比利牛斯条约》现状 目前,利维亚人口全市人口有1100多人,主要以加泰罗尼亚人为主。 ▲20世纪初的利维亚 利维亚周围被法国包抄,从利维亚前往西班牙其它地域必须经过法国领土。西班牙参与欧盟和《申根条约》之前,利维亚飞地的存在这严重搅扰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以至一度搅扰西、法的外交。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共和国一方vs 保皇派法西斯一方)时期,利维亚以及加泰罗尼亚站在了共和一方,遭到了弗朗哥(保皇派军官)的清算。 弗朗哥要进攻利维亚,必须经过法国领土。飞地问题成为了法国政府头疼的问题。 ▲利维亚与加泰(白)、西班牙(绿)和法国(红) 随着弗朗哥军队的胜利,法国招认了弗朗哥政府。弗朗哥统治时期,利维亚的居民要前往西班牙其它地域需求办理特殊通行证。当地居民前往西班牙其他地域的成本十分高。 ▲小城利维亚 20世纪40年代,西班牙政府和法国达成了协议,西班牙和法国修建了长达1.8公里的公路,作为衔接利维亚和西班牙其他地域的交通通道。 ▲利维亚和西班牙其他地域衔接的公路 1975年弗朗哥逝世后,西班牙进入了民主化时期,法国逐步放松了关于特殊通行证的管理。利维亚进出西班牙其他地域的出行成本降低。 1995年,西班牙签署《申根协议》,成为申根区的一员。《申根条约》规则申根区国度取消边疆限制。从利维亚进出西班牙的边疆检查至此完整取消,两国居民能够自由出入对方国度。 ▲申根条约签署国(蓝色),包含西班牙、法国 长期作者|雄鹰 历史资深喜好者 义务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