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ot101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1. 假如有人问我,你从什么时分开端觉得自己老了? 我大约会答:10月8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 当日中午12点整,“小鲜肉”偶像鹿晗和关晓彤在微博上发布了恋情。 图:鹿晗、关晓彤恋情公开微博 两条加起来不外30字的内容,却让微博效劳器直接瘫痪,微信朋友圈瞬间刷爆,豆瓣瞬间腥风血雨,贴吧须臾屠版霸屏。 鹿晗的“女友粉”们似乎遭到了背离,一时间, 呼天抢地声泪俱下者有之; 破口大骂狠毒诅咒者有之; 逃避事实盼其分手者有之; 失望至极自杀轻生者亦有之(网传)。 当然,也不乏大批明智粉们纷繁献上真诚祝福,但是面对这场全民狂欢的行动盛宴,我置信很多路人,特别是那些过了追星年岁的成年人,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把的迷弟迷妹们会这么闲,能把如此多的肉体和感情放在一个高不可攀的偶像身上?就像他们同样不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排上两个小时的队,去买一杯自己并不一定觉得好喝的喜茶。 Lachel先生曾在《你的深度思索才干,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一文中表示,这些现象或许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Tittytainment战略”的胜利。 2.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次会议,汇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经济精英,包含撒切尔、老布什、各大顶尖企业的董事长等等。 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全球化。当年,与会者分歧以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沿化”。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抵触?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肉体和不满心情,转移他们的留意力? 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以为,独一的措施,是给这80%的人口,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文娱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愿望和思索的才干。 这就是出名遐迩的“Tittytainment战略”,由Titty(奶嘴)与 Entertainment(文娱)合成,中文译为“奶头乐战略”。 在未来已来的智能时期,“Tittytainment战略”或将被赋予新的外延和内涵,这时,要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全球化,而是人工智能对现有社会次序构成的冲击。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观念尤为激进,他以为:智能时期中只需1%的人类精英在做贡献,而这1%就足以养活整个世界。其他的99%或者没有贡献,或者作一些没有实践价值的假贡献(可能是为了安慰他们),能够被统称为“无用阶级”(useless class)。 那么,该如何安抚这些“无用阶级”呢,这就是文娱业和游戏业的价值所在了。
那么“奶头乐战略”细致是什么呢? 一是展开发泄性的产业。细致包含色情业、赌博业,展开暴力型影视剧、游戏,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葛抵触等等,让大众将多余的肉体发泄出来。 二是展开满足性的产业。包含报道连篇累牍的无聊琐事——文娱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展开低价品牌,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化文娱产业,让大众沉溺于吃苦和闲适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索才干。 未来,这个战略中或许还会增加第三种产业——虚拟性产业,即经过VR头显、蛋舱等装置,让人的认识真正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就像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描画的那样,人类以至能够不用进食,直接经过蛋舱里的营养液补给身体中所需的能量,连性爱也能够经过幻想和虚拟交互来完成……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人工智能的展开边沿化的人,只需求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高兴”之中,无心应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奶头乐战略”,或许也可被称为新一轮的“愚民战略”。 3. 于是问题来了,在智能时期,哪些人会成为那1%,而又有哪些人会成为被强塞上奶嘴的那“99%”呢? 从思想方式来看,那些丧失深度思索才干的人将被无情淘汰,勇于跳出“温馨区”并死磕自己的人最可能处于统治阶级。 为了避免丧失深化思索,我们应当尽量拒绝低幼化的言语刺激,特别是一些网络盛行词汇(不是说这些词汇不好,而是你习气后就改不外来了);拒绝争夺留意力的低劣产品(特别是无脑网络剧);并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的(活到老,学到老,以充实自己为乐)。 从职业划分上来看,岂但简单、重复的膂力劳动会最大可能的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以至一些需求高强度智力活动的受人尊重的金领行业,未来也可能饭碗不保。医生、律师、检察官、法官、教员这些中流砥柱的行业都难以抵挡科技的冲击。好比IBM Waston超级医生从2013年开端,陆续在一些专科方向给出了超越人类专家的诊断才干;“大数据+人工智能”所构成的自动化工具替代了初级律师大量对当事人和当事企业的失职调查工作。 依据周涛教授的观念,位于科技前沿和富于发明性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不太容易被时期丢弃;具有源源不时创作灵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将走在人工智能前面;胜任组织谐和的指导者们需求被鼎力培育;需求人的亲身参与才干抵达效果或者产生价值的人文类工作乃机器所望尘莫及。 总之,你必须手握机器所不能及(或者机器能够完成,但成本太高)一无所长。 4. 当然,不少人可能会对这样的未来五体投地,并讪笑那些“10 至 20 年内机器人将会取代目前人类一半的工作之类”的预测是庸人自扰! 这些关乎未来的故事似乎意味着在 10 至 20 年内,美国的路面维修工人将由一百万人减少到五十万人,由于机器人会接纳这些工作。而目前又有多少机器人在这些岗位上呢?零。又有多少机器人在这个范畴工作的实践案例呢?零。相似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那些指出我们将会看到 90%的工作在未来逐步消逝的故事。 的确,错误的预测会引发我们对那些不会发作的事情的恐惧,似乎应该被抵御,但是阿玛拉定律又通知我们: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是解释阿玛拉定律两个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自 1978 年起,有 24 颗卫星(目前包含备件有 31 颗)不时地被放置在地球轨道上。全球定位系统目的是让美国军方精确地提供军火。但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这个项目多次面临被取消。它的第一个实践用处是在 1991 年的尘暴中,美国军方接受了它的作用,并取得了一些胜利。 往常 GPS 的用处是最初人们完整没有预料到的,你的手机和智能手表会在你外出跑步时会运用 GPS,其定位以至能精确到足够分辨出你在沿着街道的哪一边跑步,这契合阿玛拉定律中的长期影响。 近 30 年里其它科技的展开也是相似的方式。起始人们抱有极大的希望,但逐步开端失望,然后来对其取得的超出预期的成果慢慢产生自信心。计算法、全基因组测序、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以至是杂货铺送货上门也同样如此。 从 20 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人工智能被一次又一次的高估,而且今天亦是如此,但它的长期影响也同样可能被低估了。问题是:长期的时间细致是多少?至少目前,还没有人能回答。 10到20年内,上文所述的阶级分化场景肯定不会呈现,那100-200年后呢?你会成为被困于文娱和虚拟牢笼之中的不幸虫吗? 5. 鹿晗事情不是文娱圈中的第一次(前有木村拓哉、刘德华、成龙等),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相似的还有各种各样充溢于我们眼前的事情和信息。 认真想想,这其中99%的东西之于我们都没有实质意义,与其在这上面糜费时间、肉体和金钱,为什么不去看上几本好书充实一下自己? 我们需求文娱来放松,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愈加有趣,但却不能让这些东西控制自己以至失去了明智判别的才干。 什么?你说我说的这些都没用? 嗯,那让你教员/老板给你加点儿作业/工作试试.......【笑容】 【主要参考资料】 1. DeepTech深科技《现代机器人之父:预测 AI 的七宗致命罪行 |Rodney Brooks 特稿》 2. DataCastle数据城堡《大咖 | 周涛:智能时期,哪些岗位火热,哪些岗位消亡》 3. L先生说《你的深度思索才干,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4.飞象网项立刚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