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 年, 福建福州成为第一批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 大批外国人涌入这个东南沿海的古老城市。 待初次踏上东方富埠的猎奇与兴奋衰退, 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很快就发现了生活的难题 ——福州的夏天,酷暑异常。 ▲典型的河口盆地地形、周围环绕的群山、距离海岸线约 30 公里的直线距离与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习尚候,共同锻造了福州城湿热难耐的夏天。图为被山脉包抄的福州城 (图片来源: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 每至夏日,市民不得不饱受暑气熏蒸之苦,习气温带气候的外国人更是感到难以顺应,觅一处清凉的所在度夏消暑成为了旅闽西人的十万火急。 1885 年,在福州从事医务工作的美国传教士吴思明(S.F.Woodin)被请至连江会诊,由于病人状况危殆,他尝试从仓山抄鼓岭近路到连江,这会让他的路途大大减半。时值盛夏,城内的高温令吴思明苦不堪言,没想到途经鼓岭时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清凉。 ▲平均海拔800米的鼓岭,山高气凉,植被丰茂 回来后吴思明就当即上鼓岭租下了几间民房,作消夏专用,开创了上鼓岭避暑的先河。1886 年 , 英国医生任尼(Thomas Rennie)在鼓岭宜夏村建起第一座西式别墅。至 20 世纪初,鼓岭的避暑习尚已渐成气候,据 1906 年出版的《闽县乡土志》描画,那时的鼓岭已是“外国官、商、士、女避暑岭巅,筑有洋楼多所……今俨若外人所固有矣。” ▲所谓“洋楼”是一些极具西式特征的石头房,这些房子普通为单层连廊平房,以不规则的厚石块为墙,瓦为盖,采光通风极佳,冬暖夏凉,十分合适作夏日消暑之用。至 20 世纪 30 年代鼎盛时,这样的石建洋式大楼多达 120 座。 (图片来源: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源库) 部分建筑至今依然留存着原来的样貌: ▲1912年的麦先生厝 / 今日的鼓岭麦先生厝(夏日利 摄) ▲鼓岭邮局,摄于1920年 / 今日的鼓岭邮局,摄于2022年 ▲鼓岭石砌教堂 / 村民自发在宜夏村后浦楼筹建的新教堂,具当时洋人别墅特有的石墙、大落地窗等建筑作风(夏日利 摄) ▲梯田与薄雾环绕下的鼓岭,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摄于20世纪20年代 / 今日鼓岭老街、梯田,在阳光辉映下展示出一派奄奄一息的现象(颜家蔚 摄) 为了促进社区良好展开,固然年中避暑时段只需寥寥数月,但这些“新鼓岭人”于 1902 年成立“鼓岭联盟”,会址设在约 1914 年建成的万国公益社。公益社兼具山中俱乐部与自治机关的属性,其目的是为会员举行社交活动,提供文娱,同时也集结会员的力气对鼓岭中止了一些简单的市政设备树立,如铺设道路、翻修泳池、网球场等体育文娱设备。 依据出版于 1935年的《福州旅游指南》,公益社亦承担“中介”与“物业”之务,推进鼓岭夏日旅游业的展开,“游人欲租赁房屋,可托社中代觅,欲雇轿下山或挑夫等,可托社代雇,邮件之代收,球类之借用,皆为公益社之义务,住户至感方便。”由此看来,万国公益社,不只对鼓岭社区的稳定与现代化展开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公民自治肉体的细致理论。 ▲鼓岭公益社旧影 ▲1925年公益社辅佐邮局绘制的《鼓岭手绘地图》,将鼓岭的住房及公共场所分片编号,因岭中有四小山,遂以数目字号名山,方便客人“寻访”、对邮件分发 共饮一井水 同为一家人 那么这些言语不通、信俗不同的外来者与本地人如何共处呢?从不少可贵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得以一窥百年前鼓岭国际社群的相处方式,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化的,是一张拍摄于宜夏别墅的照片。 ▲1904年,美国领事夫人格雷西在鼓岭上举行50岁华诞宴会 图中可见宴席上当地村民占了大半,从他们的装束来看都是些寻常庶民而非达官贵人,这阐明当时在鼓岭避暑的外国人与当地人之间交往密切,关系也相当融洽。 如此看来,鼓岭俨然是一个国际友好社区的模范,但实践上中外鼓岭人也同样面临着树立双边互信的应战。本地人的担忧不难了解,福州城居于盆地之中,在山岭上建房,对避暑而言虽好,但若作军事用处,结果将不堪想象。 ▲为了消弭本地人的疑虑,外国人们与当地居民达成了不把房屋建在山岭的天际线上的默契 鉴此退让,本地人也逐步卸下心防,接纳了这批金发碧眼的新邻居。尊重与了解,换来的是中外鼓岭人之间坚实的友谊。 ▲为尊重村民的习俗习气,外国人在柱里后山修建了专供女士运用的泳池。图为女士专用泳池,现已不存 ▲穿戴传统中国民间服饰的旅闽西人 文/ 倪舒扬 图/ 夏日利颜家蔚 鼓岭管委会 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料 编辑/ 倪舒扬 设计/ 王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