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关注我们 文│姜建清 上方精巧绝伦、满布包浆的古旧铜章,系1973年苏联发行的国际经济协作银行大铜章,章重123克,直径60毫米。为留念这家苏东阵营的“世界银行”成立10周年(1963-1973)而发行。铜章一面是该行徽记、“国际经济协作银行”俄文名及成立期,另一面则是该行称号缩写“MBEC”及银行英文名。此章设计者为俄罗斯著名雕塑家Pogozhelskii,由列宁格勒造币厂(Leningrad's Mint)出品。关于这家银行,许多读者可能不足为奇,但是当年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可是大名赫赫。正是这枚小小的金属留念章,为我们留下了冷战时期金融战的奇特历史与苏联时期海外金融的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苏联东欧集团的“世界银行” 提及这家银行,先得说说其母体“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的降生,从二战末掀开序幕。1944年7月,苏联军队在白俄罗斯战役中与希特勒军队浴血奋战。骁勇善战的苏联未能明白国际金融、世界货币、国际结算和贸易范畴,也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无形的经济金融幅员的瓜分已在紧锣密鼓地中止。当月,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协议,决议了由美圆充任国际货币的体制。次年,树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宰作用。苏联及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度拒绝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二战后,美国又仰仗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也称“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辅佐欧洲盟国恢复因二战而濒临解体的经济,同时抗衡苏联权力在欧洲的渗透扩张。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包含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援助计130亿美圆,援助资金大多数用于进口美国的商品。欧洲经济走出了衰退,美国和美圆的霸主位置进一步增强。 苏联从踌躇到反对,然后逆来顺受地出炉了以苏联外长名字命名的“莫洛托夫计划”(Molotov Plan)。其内容是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度的经济援助以及展开东欧国度对苏联的贸易,由此构成了“经互会”的雏形。1947年东西方联盟决裂,针对美国“控制西欧、分化笼络东欧、遏制苏联”的政策,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发作了很大的转机,斯大林以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构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应有尽有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往常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这个状况决议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苏联开端实行与美对立的政策,并牢牢控制东欧,使自己的“后院”保险无事。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在莫斯科宣布成立经互会(ECONOMIC CO-OPERATION),总部设在莫斯科。尔后,阿尔巴尼亚、东德、蒙古也参与,中国在1956至1961年作为察看员列席,中苏关系决裂后退出。1964年至1972年,南斯拉夫、朝鲜、老挝、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富汗、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莫桑比克、古巴亦先后参与或作为察看员列席经互会。各国代表团长开端由副总理担任,后因由总理担任。冷战时期两个完整对立、平行的经济体和市场构成。苏东集团的经互会以集中和计划,美欧集团的“欧共体”以价值和市场为纽带,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展开了对立和竞争。鹿死谁手,难见分晓。 应该说,经互会对成员国的经济展开曾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1951至1983年,经互会国度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苏联以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庞大影响力,成为经互会的指导者,经互会主要机构的担任人均由苏联人来担任,会议工作言语也是俄语。其他成员国处于次要和隶属位置。初始经济协作关系比较正常,但之后苏联应用本国特权与经济优势颐指气使,推行苏联经济方式,让东欧各国依照苏联的需求中止国际分工和消费,强调在“国际分工”的准绳下,成员国实行消费专业化和协作,展开“全面的经济协作”。苏联还在“谐和国民经济计划”的旗帜下经过制定指引性的计划经济,对成员国中止经济上的干预,请求成员国的经济计划必须同苏联的计划“相谐和”。1969年经互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方针,1971年规则在15至20年内分阶段完成消费、科技、外贸和货币金融的“一体化”,还树立了国际投资银行,共同投资和分离树立。 经互会成员间经济差别庞大,古巴、蒙古和越南是当时世界上较落后的国度,东欧国度和苏联经济状况则较为兴隆。经互会是个封锁的经济集团,经贸协作主要在内部中止。如1950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的81.1%是与经互会成员国完成的。经互会经过计划来完成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忽视市场作用。成员国之间缺乏经济竞争,关起门来中止经济协作,与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隔离,不参与世界产业转移和金融创新过程,影响成员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当时正逢世界科技疾速展开时期,新技术在西方国度大大促进了消费力的展开。由于经互会封锁性与排斥市场的特性,成员国企业缺乏接受采用新技术的内在机制,对经济范畴的科技反动反响愚钝,招致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滞后,经互会国度普遍存在短缺经济状况。 经互会具有4.5亿人口,成员国固然只需10个,但是却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三大洲,曾经占世界的国度收入的25%,工业消费占世界的33%,是世界上重要一极的经济力气。为什么最终以失败告终,其缘由众多。由于展开水平的差别和对各自利益的思索,经互会成员间不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加之推进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不能独立自主地展开,经济隶属或效劳于苏联经济,成为苏联经济的消费基地,构成经济结构单一与产业结构扭曲,因而对苏联产生依赖,最终构成错误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展开时期,经互会国度同其他兴隆国度和展开中国度的贸易和信贷等经济联络日益扩展,但经互会坚持计划统一和集中,苏联以至还担忧,成员国对外“开放”会带来政治上的庞大应战,于是自绝于人,自废武功,将经济、市场与金融与西方世界隔绝和对立起来。 错误的指导思想和政策,逐步凸显了经互会的颓势,内部矛盾特别是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利。1985年各国在经互会上提出了增强成员国技术、经济的“独立性”,经互会的制度根基开端动摇。1990年会议上各成员国提出要对经互会中止基本变革,国度间相互贸易须按国际市场价钱买卖、以自由外汇结算,决议从1991年1月1日开端实施,经互会的作用已告终结。随之而来的苏东剧变,政治结盟瓦解,经互会终于1991年6月28日的布达佩斯会议上宣布解散。 1988年苏联国际经济协作银行25周年转帐卢布铜镍留念币。正面文字:苏联国际经济协作银行25周年,外周是“苏联国际经济协作银行”,中间为“转帐卢布”;另一面是该银行称号缩写和25周年留念。 固然苏联不时宣称转账卢布能够执行国际货币的一切职能,是世界上最稳定最牢靠的货币。但事实上,转账卢布不是货币,它仅作为一种统一的计算单位,用以换算各国之间外贸的盈亏,记在银行账上,不能市场流通。卢布贸易结算亏损只能取得相应数量的商品作为弥补。 国际经济协作银行的树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1983年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额达2853亿卢布,比1950年增长32倍。成员国对外贸易额的58%以上是在经互会范围内中止的。1983年10月国际经济协作银行成立20周年时,它已是为经互会效劳的最大的国际银行,是经互会转帐卢布结算和信贷的国际中心。国际经济协作银行在一定水平上享有超国度权益,成为苏联控制东欧各国的外贸意向与支配银行信贷的工具,它能够监视和控制成员国信贷计划,该成员国必须服从。当某一成员国被以为未按其所签定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实行其义务时,银行有权决议限制或中止其借款权益。国际经济协作银行不是一家商业的银行,其贷款利率比较低,短期贷款年利率为1.5~2%,中长期贷款为4~6%。国际经济协作银行也不是一家独立的银行,它与经互会势不两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政治结盟的前提不复存在,当政策银行的作用毋需发挥,自身又缺乏可持续的商业金融方式,经济协作银行只能终结了它的历史任务,在冷战的金融暗战中它无法笑到最后。关闭后的善后省事事务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承接。假如不是难以磨灭的金属记忆,岁月更迭,人们早已淡忘了它曾经的存在。 连通冷战双方的“金融血管”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一触即发,互不往来。1948年美国对苏联实施战略物资禁运,1950年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1952年取消苏联最惠国待遇,苏联出口美国产品关税高达其他国度的360%。二战蜜月期的1946年,美苏贸易额尚有2.13亿美圆,到50年代中期仅剩0.5亿美圆了。美国想方设法想遏制苏联得到硬通货和先进技术,挤压苏联展开空间。不为人知的是,当时在两大集团的铁墙、铁幕之下,还有众多微细血管的衔接。其缘由是理想利益的考量,苏联丰厚的石油资源为欧美所需求,苏联大量进口谷物为西方所等候,既然冷战双方经济贸易的微细血管是连通的,那么必定有衔接东西方金融血管。 上方颇为稀有的镀银铜章,系冷战时期由一家在西方甚为少见的苏联银行发行的。铜章的一面是银行的目标“银行——为了东西方的贸易”,图案是伦敦桥、银章上的大楼据查系伦敦威廉国王街24号,为该行曾经的总部办公大楼,下方有该行称号缩写“MNB”;铜章另一面周边文字“莫斯科人民银行”(Moscow Narodny Bank Ltd)、“银行成立50周年”(1919-1969)及银行所在地“伦敦” 的字样。此章重28克,直径38.25毫米。经过铜章上留存的信息,让我们来揭开这家银行的神秘面纱吧。 银章上的大楼,今天的威廉国王街 24号,莫斯科人民银行早期的办公大楼。 莫斯科人民银行成立于沙皇俄国时期,是俄罗斯信誉协作运动的产物。兴办银行动议源于1908年全俄信誉协作与工商业代表大会的初次会议,该动议遭到普遍支持。由于提动身放小额贷款,支持企业展开,不时是兴办这家银行的最好理由。经帝俄财政部批准,莫斯科人民银行于1912年5月22日正式开业,银行总部坐落在莫斯科的米亚什尼茨卡亚路,银行由管理委员会管理,监视机构是董事会,银行兴办时资本金100万卢布,85%的资原本源于各信誉协作机构。银行成立后在莫斯科州广设机构,由于业务扩张较快,1917年资本金增加到400万卢布,总部搬迁至大德米特洛夫卡大街4号。成立后不久,莫斯科人民银行就成为了全俄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并且在小微贷款方面拔得头筹。随后,它继续疾速扩张机构,不只在俄国的欧洲部分设立了12个分行和代表处,以至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域和高加索地域,如彼得罗格拉德、符拉迪沃思托克、彼尔姆、基辅里斯、伊尔库茨克、撒马尔罕、塔什干、布哈拉遍设分行。莫斯科人民银行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自得,而且作为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也无秘密可言,在建行5周年之际,该行还出版了5周年历史与成就一书。 莫斯科人民银行历史一书封面 作为俄罗斯最早国际化的银行,更值得莫斯科人民银行自豪。早在1915年,该行就走出国门,设立了伦敦代表处,次年设立了纽约代表处。开设海外分行的动机,是为了进口谷物种子和粮食,为各农业信誉社的客户效劳,该行也因而成为了俄国农业部的一个窗口。1916年伦敦代表处升级为全面业务的分行,1916年该海外银行的总资产抵达了12亿卢布。但是,天有意外风云,1917年俄国十月反动后,对全俄银行实施了国有化,树立了大一统和单一性的银行体系,全国的银行都归并于苏联国度银行(中央银行)及少数几家专业银行。莫斯科人民银行也被收归国有。1918年12月2日,俄国境内的莫斯科人民银行更名为苏联人民银行(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前身)的特别企业部。或许从苏联海外金融战略思索,两年后的1919年10月18日,苏联央行又将莫斯科人民银行伦敦分行改制,改制为独立的海外全资子银行,成为一家英国的公司,恢复运用原银行总部的称号“莫斯科人民银行”。改制后银行的法定资本金总额25万英镑,股东包含莫斯科人民银行、中央分离会(Zakupsbyt)、亚麻分离会总会(Centrosoyuz)、农业协会和采买销售协会(Selskosoyuz),银行担任人为让·布勃诺夫和康斯坦丁·波波夫。保存这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银行的主要目的,或许是潜认识地想保存苏联与英国及西方国度之间的血脉联络,为俄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伴生的结算和融资提供一些方便。 苏联从降生之日起,就希望同资本主义国度树立对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把外贸视为国度的经济命脉之一。为吸收外国投资和贷款,突破金融封锁,苏联在1922年热那亚国际金融会议上不惜承诺出借沙皇时期的借款,以换取西方同意贷款。因而内外有别,对莫斯科人民银行等海外银行予以留存,寄予希冀,希冀它们能成为苏联海外融资和结算通道。从1919年到1985年,苏联先后在国外存在过13家银行机构。 海外银行生存不易,在苏联体制下的海外银行生存更为不易。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苏联大多数海外银行关门停业。其中生存期长、影响力大的,就数早在1912年就设立在伦敦的莫斯科人民银行及1921年设立在巴黎的北欧商业银行,然后北欧商业银行也归并于莫斯科人民银行。因而,苏联时期的海外银行历史,基本上可由莫斯科人民银行历史所代表。 莫斯科人民银行成立20周年时在伦敦举行酒会 苏联时期的海外银行不负众望,为苏联的国际贸易结算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曾称1921年是苏联同国外中止贸易的第一年,这年苏联同18个国度树立了贸易关系,外贸额达1.81亿卢布。1921年3月,苏英贸易协议签署,翻开了交流之窗,英国还同意苏联出卖黄金。1921年美国人哈默也展开了美苏之间的易货贸易。1924至1925年,国际社会呈现了在法律上招认苏联的高潮。苏德两国在1920年代签署了中期贸易协议后,贸易量在1927年增长到4.3亿帝国马克。1930年苏联的外贸额增至16.43亿卢布。这使苏联有才干更多进口,当时亟须的机器及设备占苏联整个进口的简直一半。不外,西方银行苛刻的贷款条件使苏联想争取海外贷款的努力没有多大效果,从1926年到1931年苏联一共得到外国贷款14亿卢布,仅占苏联投资总额的3%。 苏联海外银行的通道作用被充沛认识,莫斯科人民银行正式归入苏联银行体系,成为其中的一员,主要股东包含苏联外贸银行和外贸机构,股东结构的改动确立了这家银行独占的运营位置。苏联期盼其海外银行在苏联出口黄金、钻石、贵金属、原木和粮食,换取进口苏联亟需的机器设备和其他物资方面提供金融效劳。中央银行也请求莫斯科人民银行收购整合苏联其他几家海外银行,如里加汇划银行、斯文斯克银行、北欧商业银行的股份,以进一步扩展这家基于伦敦的海外银行运营范围。1924年,该行总资产比上年度扩展了2.4倍,抵达240万英镑,股本金也增补到50万英镑。1925年,股本金更是在1924年基础上又增长一倍,抵达100万英镑,这个增长速度让莫斯科人民银行有才干开设巴黎分行(1925年),柏林分行(1928年),并在1926年重开纽约代表处。 1930年,细雨朦胧中的一处莫斯科大街 但是好景不长,1927年英国宣布废止1921年签署的英苏贸易协议,并隔绝英苏关系,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1937年苏联外贸额为5,237亿卢布,1940年降为4.852亿卢布。苏联海外银行受国际政治影响太大,固然寸步难行,但金融血管未因而中缀。苏联政府还决议将海外的银行机构都归并、整合于莫斯科人民银行,俨然想打造一家海外银行旗舰。1932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吞并了1923年成立于伦敦的俄罗斯贸易银行;1933年,出资5万银币置办远在哈尔滨的远东银行股份1000股(我在撰写法国兴业银行的一文《百年兴业沉浮录》中,曾对这家在中国经济、金融方面产生过庞大影响的远东银行有过细致引见);1933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吞并了远东银行上海分行。1934年关闭了巴黎分行,1935年关闭了柏林分行。合合分分,拆拆并并,到1948年底,莫斯科人民银行的资本金曾经增长到1550万英镑。 经过二战同盟的短暂蜜月期,朝鲜战争后美苏又翻了脸。美国冻结了苏东国度在美资产,苏联逐将在美资产转移到英国的银行。正想重振英镑位置的英国欣然接受,无心插柳,却成为欧洲货币市场的来源之一。冷战阴雨浇灭莫斯科人民银行的短暂欣喜,二战的庞大损失和冷战双方的互掐,对苏联海外银行影响甚大。1950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关闭了上海分行。1952年银行的资产缩减到600万英镑。蛰伏之后再起,曾经是上世纪60年代左右了。 随着苏联同西方国度关系改善,莫斯科人民银行的运营也随之改善。1959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原上海分行行长杜波诺索夫被任命为伦敦总部的行长。1958至1960年,该行的员工总数从40人展开到100人。从1960到1969年,总资产更从5560万英镑扩张到33190万英镑,实付资本总额增长了4倍,抵达了500万英镑。1963年,该银行开设了贝鲁特分行。1971年,新加坡分行开业。从1971年底到1973年底,莫斯科人民银行的资产总额从39180万英镑扩张到了83590万英镑。1975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在苏联首都莫斯科设立了代表处,1985年关闭贝鲁特分行。1986年8月,在全部清偿终了于1917年之前发行的帝俄债券后,莫斯科人民银行作为苏联的窗口银行,取得国际市场融资的资历。1991年,俄罗斯中央银行成为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控股股东,并给予其3.94亿美圆的注资。1995年,莫斯科人民银行在加拿大开设了代表处,同年回国在莫斯科开设了全资子银行,该莫斯科子银行后与欧洲金融银行兼并,更名为欧洲金融莫斯科人民银行。1999年在北京开设了代表处。2005年12月,俄罗斯外贸银行(Vneshekonombank,简称VTB Bank)从俄罗斯中央银行买入莫斯科人民银行有限公司(伦敦)股份,并在其基础上树立了外贸银行的投资银行平台。 俄罗斯外贸银行前身是成立于1921年的苏联外贸银行,上方系列宁格勒造币厂消费苏联时期外贸银行成立50周年(1924—1974)留念大铜章,章重129克,直径64.4毫米。章的正面图案是外贸银行的大楼、银行称号和周年年份,另一面图案是地球仪。1991年1月21日,俄罗斯在原苏联外贸银行基础上成立新的俄罗斯外贸银行,成为运营国际结算、外汇业务的商业股份制银行,也从事对大公司的商业贷款。外贸银行是俄资本量第二大的银行。在1998年危机前俄国央行控股97%,1999年增资后央行持有其99.9%的股份,属于国度全资银行。1999年,它占有俄银行体系5%的市场份额,但控股莫斯科人民银行及控股位于巴黎的欧洲银行、位于法兰克福的东西方商业银行、位于维也纳的多瑙河银行和位于卢森堡的东西方分离银行,这些海外行原由俄央行具有。同年,上述海外银行总资产30亿美圆。俄海外银行有吸收外资及国外投资的丰厚阅历,为推进俄罗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统一品牌需求,2006年莫斯科人民银行有限公司(伦敦)被更名为俄罗斯外贸银行(缩写VTB)银行欧洲股份公司,随后又更名为VTB资本有限公司,已存在了94年的银行告别了“人民”,成为俄罗斯外贸银行集团投资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以及一家商业银行的分行。 回想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漫长历史,在大部分时间表演着半政策性银行的奇特角色。该行虽设立在资本主义国度,却不同于市场上其他外国商业银行。它并非商业化的运营行为,使同业也没有认同它是一家的真正的商业银行。当然在苏联时期,真正市场化的商业银行机制体制也不存在。此外,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变更及冷战,对苏联海外银行触及甚大,业务忽升忽降,生存十分艰难,运营比较萧条。但是,苏联政府耐烦地维持这一通道,维系着与西方世界最后的金融联络。 冷战和限制并没有窒息苏联的经济。期间,苏联还是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演化成当时世界三大消费国之一,进出口产品结构发作了庞大的变更。重工业产品和武器,石油、自然气成为苏联主要的出口品;粮食、精密设备、技术引进和武器配备成为了主要进口品;没有变更的是对硬通货外汇的迫切追求。苏联海外银行对苏联的进出口贸易、国际金融战略和人才的培育都作出了贡献,海外银行还成为了没有硝烟的前线阵地,接受了一家金融机构无法接受之重。能够想像,冷战双方都想经过这一通道搜集对方经济、贸易、产业和金融的情报。固然尝试着揭开了这家银行的面纱,但在其厚重的帷幕之下究竟还躲藏着多少秘密,或许永远不为人所知了。 见证百年金融历史风云的大楼 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子银行办公楼 一幢见证百年金融历史风云的大楼 上方呈现的银章,系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子行于2012年2月乔迁伦敦威廉国王大街81号新大楼时发行的留念银章,银章图案即座落于伦敦金融城中心的该幢大楼。这是工商银行在欧洲的首幢永世产权大楼,标记着工商银行在欧洲的展开迈入了新的阶段。此章重2盎司,直径50毫米。 无巧不成书,这幢大楼的原业主就是本文详述的莫斯科人民银行。一幢古老的历史建筑,将中国、英国、苏联及俄罗斯的金融衔接在一同了。以物及史,让我们见证了苏联海外银行百年风云变幻。大楼所在地的威廉国王大街始建于1829至1835年,以1830年威廉国王登基而命名。该大街是伦敦金融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它周围的伦巴第大街(Lombardia Street)和东侧的尼古拉斯大街(Nicholas Lane)都是几百年前就有的街名。具有该大楼的开山祖师是1806年成立的伦敦人寿分离会公司(London Life Association),该公司也是威廉国王大街工程树立的最早参与者。1835年5月26日,该公司在威廉国王大街81号买下一块地皮,盖起了大楼,并在3年后搬入新楼。尔后,该公司又在81号周围买下一些地皮,并于1925年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库蒂斯·格林(William .Curtis Green,1875年7月-1960年3月26日)辅佐重新设计一幢新大楼。威廉系英国著名建筑师,曾设计过英国数十个遐迩出名的建筑体,1942年他因出色成就取得了英国“皇家金奖”。威廉在这幢大楼设计时,改动了繁复的巴洛克作风,而采用了当时经典、简约且时兴的美国建筑特征,这一理念取得众口称誉。1927年5月4日伦敦人寿搬进了新大楼,为此举行了繁华的庆典会。1966年,伦敦人寿第三次对大楼中止了扩建,今日大楼的外部框架就构成于1966年的改建。1984年前后,大楼产权转让给了莫斯科人民银行,莫斯科人民银行于1985年入住该大楼并于2008年迁出。有趣的是,2007年9月29日《谬误报》报道,搬迁的缘由之一是本地员工不喜欢这幢大楼的历史,总觉得像是在苏联大使馆工作,可见该行极力想切割其历史的内心世界。2010年8月,恰逢全球金融危机肆虐,莫斯科人民银行的新股东外贸银行终将这幢百年历史的伦敦大楼转手,工商银行以极为合理的价钱将该大楼归入囊中。百年建筑,再放华彩。 绚烂阳光下,今日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分行大楼,美轮美奂,雄伟壮观,凸显奢华典雅但又端庄简约的皇家气度。大楼虽系巴洛克作风,但已被赋予新古典主义设计理念,特别是大楼原为金融机构定制,设计理念契合金融文化。更为让人拍案称绝的是,大楼上方的四座雕塑,隐含着金融业需求的各种美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倡导的四种基本美德,它们是审慎Prudence、坚韧Fortitude 、正义Justice和节制Temperance。该大楼采用了其中两种美德。左上图是希腊神话的审慎女神(Prudence),她代表的是人类的审慎美德。在希腊罗马时期,Prudence曾经被人格化为手拿镜子和蛇的女神,蛇意味聪慧,镜子意味谬误与自省,两者合二为一即为审慎;右上图的坚韧女神(Fortitude)手持带翼权杖。隐喻着金融业由于风险的滞后性,更需求坚韧和据守。无独有偶,作者又雕塑了两座英雄具像,左下图手持防卫之斧的英雄意味着团结(Unity),右下方手持监护之矛的英雄意味着保险(Security)。英国著名雕塑家赫伯特·斯尔(Herbert Palliser)用审慎、坚韧、团结战争安雕像,概括了金融行业所需的操守,至今仍有理想意义。 大楼正门上方是顽皮的丘比特的雕塑,天使蜂拥着“收获者”塑像,祝福银行迎来收获时节。此雕塑由英国著名的青铜雕塑家查尔斯·哈特韦尔(Charles Hartwell)制造。撒种者(La Semeuse)雕塑最早来源于法国新艺术运动出色的币章刻模巨匠路易斯·奥斯卡·鲁迪(Louis-Oscar Roty,1846—1911)的代表作,他以30岁的巴黎女模为模特创作了这一形象。后来,撒种者形象被普遍采用在法郎流通银币上,撒种者原为一位女性,有人以为是法兰西共和制度的意味者玛丽安娜像,头戴的弗里吉亚帽寓示着法国大反动和自由的理念。播撒种子的形象,则让人联想到以农业为主的19世纪初的的法国乡村。撒种者一边前行,一边播撒下未来希望的种子,隐喻着该金融机构期盼他们的业务和影响力远播英国乃至世界。 百年世界银行业白云苍狗, 陵谷沧桑。再观大楼上方端坐着的女神、英雄和丘比特,默默地俯视着大楼的主人从保险公司到投资银行再到商业银行,从英国人到俄罗斯人再到中国人的变幻轨迹。曾经大楼的主人,1806年创建的伦敦人寿,早已被英国大都会保险集团收购,莫斯科人民银行的百年挣扎难逃兼并。冷战两强金融暗战虽分胜负,赢者难逃金融危机终结劫杀。缄默的雕像,注视着伦敦金融城及其所折射的世界金融业的百年剧变。 法国收获者像银币 冷观伦敦金融霸主究竟拱手相让,笑看银行你追我赶难有武林至尊。多少金融强者笑傲江湖终成黄粱一梦,但是,金融赛场未至结局何言成败。唯有百年建筑巍然不动,金属币章难以磨损,记载并见证着世界经济变幻无常、金融风云激荡及人事兴衰沉浮。不久前,在伦敦金融城,著名的《银行家》和《欧洲货币杂志》不约而同地将2015年独一的“全球最佳银行”和“新兴市场最佳银行“的桂冠授予中国工商银行,这也是亚洲的银行首度获此殊荣,是对中国工商银行在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展开变革中取得庞大进步的肯定和贬责。但是在欣喜之余,细读全球百年的金融史,能否应以此为警枕呢?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