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梦想,啥事儿都能办到,它其实是很多拼命想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人的心里头那股劲儿。就像咱们现在戴在手上的手表,虽然它的基本原理从两个多世纪前就有了,但这一路走来,全靠表匠师傅们费心费力,不光是把原设计改得更好用了,还加进去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这才有了今天咱们手腕上这些精美的手表。今天一起来细数手表的4大创新,看看都有哪些令人惊艳的巧思吧。 一、把表佩戴上手 在上世纪初之前,男人们都是只用怀表,手表是设计给女士们作首饰次用。在1904年,巴黎表匠路易·卡地亚的好朋友,巴西航空飞行先驱桑托斯·杜蒙特向他抱怨,说当他要用双手操作飞行器时,无法由口袋取出怀表来确认时间。不久之后,卡地亚山度士手表便诞生了!它的出现打破了二十世纪初圆形表盘统治市场的局面,突破了传统佩戴方式,作为历史上第一款专为手腕佩戴而设计的现代腕表,卡地亚山度士采用了当时在制表领域罕见的皮表带,将佩戴者从怀表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二、夜光 最早的夜光材料是硫化锌。这种材料本身不会自己发光,它需要在光照之后才能发光,但发光时间很短,很快就会在黑暗中变暗。后来,在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种新元素。Panerai公司看到了镭的潜力,就把它用到了自己的产品里,并在1915年申请了一个叫Radiomir的专利。但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镭有很强的放射性,对人体有害。 因此,Panerai又开始研究新的夜光材料。到了1949年,他们又申请了一个叫Luminor的夜光技术专利。这次他们用的是氚这种气体。虽然氚也有放射性,但相比镭来说,它的危害要小得多。 三、自动上链 1770年,伯特莱发明了第一台自动上链机制,不过当时怀表是放在口袋里的,不像现在的手表可以时常佩戴在手上,并随着手部动作变换角度进行上链,所以当年没能普及。 直到1920年代初,手表的自动上链装置才再度受到重视,英国制表师约翰·哈伍德于1924年发明撞锤式的自动上链系统,摆陀可作180度旋转以为发条上链,这项专利设计只是介乎于手上链与自动上链之间的过渡设计,虽然上链效率比较低,但始终也算是实现手表自动上链,经过不断地优化升级,如今自动上链已成为手表的主流系统。 四、离开地球也可使用 很多人不明白航天员上太空为啥要戴机械手表呢?其实啊,这手表就像是个“备用计时小能手”。如果飞船里的电子设备出了故障,这表就能派上大用场。想当年美苏太空竞赛那会儿,从60年代初就开始了。1961年4月,苏联先搞了个载人航天,美国一看,立马跟上。NASA也开始琢磨着给Gemini和Apollo太空计划的航天员选块好表。这表啊,得经过多重严格测试,比如模仿太空的真空、温度从93度到零下18度来回变、12倍重力的离心转、猛震猛撞,还得防水、防磁、防震。结果欧米茄的超霸表脱颖而出,NASA一直用到现在。 上面提到的4大创新就像是手表历史里的4大亮点,持续对手表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制表工匠一直追求和受到鼓舞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