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1月24日电 题:世界航商大会,从香港扬帆远航 新华社记者陆敏、王昕怡 会聚1500多位航运产业链上下游的业界翘楚,与上海、深圳同步举办专题论坛,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全球首艘智慧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首次访港供公众参观……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近期迎来年度航运盛事——第四届世界航商大会。 世界航商大会已在香港成功举办三届,品牌影响力稳步攀升,成为推动全球航运产业链繁荣进步的重要平台和标志性盛会。 “巨轮”启航 世界航商大会始于2021年,正值新冠疫情期间。 “招商局集团作为重要的在港央企,我们认为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向全球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作为承办方,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轮船)总经理王永新道出大会举办的初心。 当时防疫要求很严,邀请嘉宾是第一大难题。世界航商大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铭锋说,当时做了最坏的打算,哪怕全在线上进行,也要把会议办下来。 他们邀请腾讯会议作为技术后盾,在全球70多个节点设置了加速设备。现场约有300人参会,而腾讯后台技术人员就多达近百人。“线上直播和同步转播都很流畅。”林铭锋说。 此后,世界航商大会的平台影响力逐年提升,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数字化、绿色化和专业化服务。 本届大会以“跨越周期 融合向新”为主题,设有多个分论坛。国际航运公会、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地中海航运集团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代表和企业高管在大会发表演讲。 一位日本航运界朋友告诉主办方,第一届大会召开时,日本气象厅就组织了70多人线上听会。原来,这些为船东提供气象导航服务的从业者,希望借此了解航运界客户特别是船东们在关注什么。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取名‘航商’而不是‘航运’大会的原因。”林铭锋说,航商大会有利于集聚更多资源,更好发挥航运连接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功能和角色,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合作和创新,共同建设繁荣香港。 深耕香港 招商轮船的橱窗里,展示着1872年李鸿章上书朝廷申请创立轮船招商局的奏折、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简要大事记……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航运史。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蒸汽动力铁壳邮船模型,这是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拥有的第一艘商船“伊敦”轮。1873年1月,“伊敦”轮由上海首航香港,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 被载入新中国交通大事记第一篇的“海辽”轮起义,也发生在香港。1949年9月,“海辽”轮从香港出发,冲破层层封锁,最终到达解放区大连港,升起了中国远洋船舶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此后,香港13艘海轮、700多名海员也相继回到祖国怀抱。 “这批海轮为开创新中国航运事业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王永新说,招商局进入香港150多年来,始终心怀祖国,深耕香港,已成为建设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军。 目前,招商轮船在香港注册船舶158艘,总载重量达到3000多万吨,登记注册总吨位在香港排名第二。如今,香港的注册船舶总吨位居全球第四位,离不开招商轮船等一批大型航运骨干企业对香港的支持。 2019年8月,在“海辽”轮起义70周年之际,招商轮船订造的全球第二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被命名为“新海辽”轮,是国家“智能船舶1.0”专项技术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上的首批实船应用项目之一。 “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海辽精神’的内核是爱国、奋进、开拓,这与当前香港发展所需非常契合。”王永新说,如今举办航商大会,正是为了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全球大市场,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名片擦得更亮。 融合向新 在大会现场记者看到,无论背景板、宣传册还是参会证,处处是亮眼的绿色。 绿色化和数字化正在成为国际航运业的新浪潮,也是世界航商大会持续聚焦的关键词。航运产业数智化、绿色航运、迈向零碳未来等话题,也引发今年与会者热议。 本届大会上,“数智减碳”联合体正式宣告成立,王永新与多位中外嘉宾共同主持了启动仪式。“要顺应趋势,力争换道超车、变道超车,为新一轮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新超越。”他说。 就在本届大会开幕前,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发布了《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加快绿色港口建设,将香港发展成为高质量的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在林铭锋看来,香港具备发展全球绿色能源中转港和交易枢纽的潜力。“不仅可以作为绿色燃料加注港或者输出港,还可以发展绿色燃料交易市场,以此带动金融和航运业务,促进绿色能源的全球流通。” 2022年9月,招商轮船订造的全球首艘双翼动力风帆超大型油轮取名“新伊敦”,使用风帆装置年可减少2200多吨碳排放,年平均节油消耗超过7.4%,堪称新型节能环保船的杰出代表。 从“伊敦”到“新伊敦”,从蒸汽动力到绿色节能,这是香港航运业亲历的时代跨越,也见证了中国航运在新航 程中不断开拓进取。 “粤港澳大湾区现正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其吞吐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王永新说,香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全球航运枢纽中心城市,前景可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