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何不关注“猎股社区”微信公众号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 ———— “中经开终于完了”2002年6月7日中经开因严重违规运营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撤销。昔日辉煌早已不复存在,中经开之死,不外是一个时期的悲剧,一个时期的终了。 一、特权到底有多大 在“327国债期货”事情中,“中经开”无非是与万国证券和辽国发这两个对手中止争夺,其应用内情信息的行为无非相当于在比武中运用了暗器,而其在长虹事情中的作为,却比暗器有过之而无不迭,由于这次是直接破坏了市场规则,把竞赛的裁判——买卖所也拉下了水。 这种身手肯定不是寻常机构能有的,直到今天,其中的内情依旧不为人所知,是什么样的利益集团居然能让买卖所冒如此大的道德信誉风险呢?更让人不解的是,这次严重违规事情居然连主管人员也没有中止重罚,而仅仅没收了违法所得,这种美好结局也并十分人能祈求得到的。 二、一战定江山的“327国债事情” 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情”一举奠定了“中经开”在证券市场的显赫位置。固然曾经过去了很多年了,但它留下的疑惑却一直没有被人遗忘。而这个疑惑并不是大输家万国证券留下的,而恰恰是大赢家“中经开”留下的。 至今为人公认的是:“327国库券”的贴息计划显然遭到泄密。中经开得天独厚的财政部背景令人不得不疑:中经开的第一任也是唯逐一任董事长,是原财政部副部长田一农,以后则长期只需总经理,均出自财政部。1995年时的总经理朱扶林是第二任,即是原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司长,当时主管证券、期货业务的中经开一代“枭雄”戴学民亦出自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但是经过这一仗大胜的中经开并没有因而有巨额利润入帐,1995年底接任中经开第三任总经理的韩国春(前财政部部长助理)向《财经》证明:"327给中经开的利润连1个亿都没有。" 其实,“327”这场惨烈搏杀的结局在还没有开端的时分就曾经一定了,但它还是在1995年2月23日抵达了最高潮。为了挽回败局,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在收盘前的七分钟用700多万口空单炸盘,上海证券买卖所只好取消最后七分钟的买卖。 这场战役不只招致当时证券市场最为风光的万国证券公司的关门,也招致了被称为“证券教父”的管金生的悲剧人生。但当人们被管金生个人的沉浮和“327事情”自身的戏剧性所吸收的时分,一个最应该被耐久关注的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遗漏了,那就是,作为多方主力的“中经开”到底表演了什么角色? 从当事人的回想来看,将万国当作这场金融灾难的元凶是十分不公平的。最少,违规开仓的不只仅是万国,“中经开”也同样存在相似问题。但这不是问题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是,“中经开”究竟是凭什么在这场对赌中大获全胜的?其实,这个答案早已明白,“中经开”靠的是万国想都不敢想的内情音讯。固然万国肯定知道“中经开”的背景,但他们还是顽固地以为能够凭自己的实力赢过对方的权益。 能够说,“中经开”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上靠“违规看牌”赢钱的先河。不外,这还不是“中经开”在“327事情”中作出的最恶劣示范。最恶劣的示范在于,“中经开”在“327事情”中,以最明目张胆的方式开创了中国裙带资本介入证券市场的新通道。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中经开”作为一个特殊公司的功用及性质,在这里变得了如指掌。 不论盘绕“327事情”还会产生多少争议,但有一点能够肯定:作为违规的一方,“中经开”应该也必须遭到惩罚。万国的管金生被判,辽国发的高氏兄弟蒸发,不能惟独中经开危如累卵。而以“327事情”为界,中国证券市场由此折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种全局性的控制力气开端登堂入室,并逐步占领主流。 三、通天手笔的“长虹配股事情” 1、长虹配股事情 1995年8月21日四川长虹(600839)除权买卖日,一些投资者惊异地发现:四川长虹国度股转配股的红股部分与个人流通股的红股混在一同悄然上市流通了。 长虹当时配股的主承销商为中经开,副承销商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和上财证。配股采取余额包销制,未被认购的配股和转配股部分均由承销商担任包销。配股阐明书明白通知投资公众:社会公众股部分于8月14日上市流通。依据国度有关政策,在国务院就国度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未作规则以前,社会公众受让的法人股转配部分暂不上市。 1995年8月22日上交所的交割记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一点,市场为之哗然。12位的投资者投书《中国证券报》,投诉长虹违规。8月23日《中国证券报》刊登股民来信,彻底把此次事情予以曝光。 2、中经开并非始作俑者,但树大招风 “长虹事情”发作初期,许多市场人士猜测能否上交所的锁定系统出了某种毛病所致。但是,随着事态的展开和上交一切关担任人的出面解释,新闻媒体的充沛曝光,中经开的狰狞面目开端显显露来,固然有资料显现,它并非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由于长虹配股范围庞大,中经开因而的获利也十分丰厚。有业界人士以为,在长虹转配股上市流通中,中经开可获利至少在8000—9000万元。正是这样的益处让人难以接受,中经开成了众矢之的,它在把上交所拉下水的同时裸露了自己。 3、无言的结局 中国证监会早在证监发字[1994]161号文件《关于发布<上市公司办理配股申请和信息披露的细致规则>的通知》中指出:在国务院早做出新的规则以前,由国度具有和法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配股权和红股出让后,受让者由此增加的股份暂不上市流通(个别公司全部股份都已上市流通和法人持有已上市流通股份的状况除外)。 1994年已实施过转配计划的上市公司,也要按本通知的规则处置。证券买卖应当按本通知的请求,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因而,中国证监会在对“长虹事情”定性时指出:长虹公司法人股转配红股违规上市事情,是一同违背国度法规政策、违背“三公”准绳、扰乱证券市场次序、损伤投资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规事情。按证监会的处分措施,中经开仅仅被没收了2000多万的违规收入,但成千上万长虹股东损失了庞大的合法收益。 人家牛啊! 四、摆不脱的“东方电子之谜” 与“327"国债期货几十天赌胜负的状况不同,在东方电子上,“中经开”似乎经过了长时间的谋划。资料显现,“中经开”不只是东方电子1997年上市时的主承销商和上市引荐人,而且是东方电子在二级市场上长期的重仓持有者,是绝对的庄家,而其操作时间之长,股价翻番幅度之大,决不逊于德隆系股票,是中国长庄的开山开山祖师。 2001年7月份东方电子的那场暴跌,实践曾经宣布了持续4年多的造富神话的终结。 “中经开”到底在东方电子做了些什么呢? 1、东方电子暴跌之谜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中称,1999年4月至7月,被告人姜继增在担任“中经开”总经理期间,指使公司证券总部买卖部经理桑会庆等人,共开设了26个账户,集中7.8亿余元,大量连续买卖东方电子股票;而1999年5、6月份“中经开”就动用达6亿元人民币,将东方电子的股票从22元上推到56元,涨幅为190%。尔后,桑会庆等人采用连续买卖和自买自卖等伎俩,继续推高东方电子股票价钱,截至2000年2月17日,东方电子股票价钱上涨至90元/股(复权后),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从中非法获利5.5亿余元。 2、真正的支配黑幕 ①“中经开”在支配东方电子上初次运用新式的武器:公募基金。 ②“中经开”对东方电子的炒做中另外一个秘密伎俩,那就是应用内部职工股。 ③东方电子经过炒股收入虚增利润 自从“327事情”以后,很多人就将中经开称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恶少”,这一是形容其树大根深,背景特殊,另一方面则是形容其手法凶悍,行事肆意。在东方电子的炒做中,我们看到了中经开对高科技概念的超强悟性,以及对基金的某种首创性运用。 五、自掘坟墓的“银广夏圈套” 固然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监管部门表示银广夏造假与中经开有关,但在银广夏的事情中,中经开绝不是一个真正受害者,即便它因而而消亡,至少是股价的支配者。 此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经开”的高层不和已是公司内部公开的秘密,“中经开”的业务拓展停滞不前而逐步押宝证券市场的股票投资。中经开曾经在东方电子(000682)上获利颇丰,听说有4亿元至7亿元的利润进账。能够想象,假如不是银广夏的骗局被及时、忽然戳破,东方电子的故事会再次在银广夏重演:高位接仓——继续维持神话辅以高送配——关联基金进场掩护——出货盈取高额利润。 中经开这种“悟性与首创”的特征在银广夏的故事中也同样显显露来;同时也被自己的贪婪和自傲击倒。 1、“中经开”露脸 中经开正式在银广夏露脸,是在银广夏2000年年报,一家叫北京中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出往常银广夏第七大股东的位置上,成为其最大的流通股东。 将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属下的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算到中经开头上,这是有充沛理由的。首先,中经开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股东,也是基金景宏的发起人、上市引荐人和目前的第六大股东,基金景福则与基金景宏在投资中如影随形,更为重要的是中经开与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在人事上的关联,如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代表姜继增正是中经开的总经理。致使于有中经开的中央就有大成基金、有景宏的中央就有景福。而中经开物业则是第一次出面,评论人士以为,这种出面可能是心胸叵测:不用说,这几家与中经开密不可分的关联股东又是在银广夏股票价钱大幅拉高之后介入的;其企图与手法可谓一模一样。表明有中经开在此,诱惑投资者固然放心大胆跟庄买进,结果就能够逐步出脱筹码。 2、“中经开系”投入20亿? 据统计,中经开物业管理公司及景宏、景福这三个机构,高峰时总共持有的银广夏“明仓”超越2140万股,截至银广夏解体前2001年6月30日,中经开物业持有银广夏959.2万股,占1.9%,而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2001年年报的股票剔除部分则显现,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去年曾分别剔除过银广夏701万股和485万股。 景系基金为什么会在30多元高位建仓,这不时是市场想要弄分明的问题,而景宏、景福在东方电子上面的表演也一模一样,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基金黑幕》中所描画的那个经典的局面:如火如荼的桑拿浴房里,庄家和基金经理赤膊相向,没有录音或者泄密的可能,双方“坦诚相见”,希望基金为庄家高位接盘,“每接我一股,我给你个人一块钱”。思索到中经开与大成基金公司之间的密切关系,或许连这一情节都能够省略。 除了三个公开操作工具外,中经开在银广夏上面到底建了多少仓?没有人知道,有市场风闻说,中经开系在银广夏上投入了20亿元。银广夏2001年中报显现,其股东从1999年的从5.18万减少到1.42万人,股东平均持有2万股左右,依照流通市值计算,也就是每个股东名下平均市值64万,而依据深交所的统计,其中持股10万股以上有500多个户头,意味着每个户头具有者光银广夏就有300余万元的身价,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庄股。 从时间上推算,东方电子与银广夏的炒做在时间上有交叉。也就是说,中经开简直在同一时间出击两家(或许是数家)大牛股,其路子之野,魄力之大,让人望尘莫及。业内谓中经开凶悍,看来绝非戏言。 3、海啸袭来 2001年8月登在《财经》封面的一篇重磅文章:《银广夏圈套》将出名于世的大牛股银广夏骗局彻底揭开,居然是这样一个烂摊子。银广夏事情的发作,直接引爆了中国股市的一场诚信危机,投资者普遍对银广夏之类的公司深恶痛绝,即便有机想象要自救,但在众目睽睽的市场环境之下很难再肆意妄为。9月26、27日的前市固然有大量买卖盘呈现并一度翻开跌停板,但最终还是“前功尽弃”,就深化地阐明了这种状况。 4、数十亿灰飞烟灭 8月3日初银广夏停牌前,流通股的市价大约是32元左右,依此计算,中经开系持有的银广夏“明仓”市值在6.8亿元以上,而从9月10日复牌之后,连续15个跌停板之后,68亿市值灰飞烟灭;中经开通仓暗仓损失估量不下15个亿,兵败如山倒,银广夏的暴跌也招致了“中经开系”资金链的断裂,东方电子等与中经开系的股票在股市先后出不可遏止的连续跌停,从而招致了中经开系的全线溃败。 由于银广夏事出忽然,还有许多老鼠仓未及出逃。于是坊间传说:“中经开”全力游说高层,希望银广夏(0557)无限期停牌,并最终采取琼民源方式重组,这一计划后因由于有人坚决反对而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经开的全线溃败之中,众多中经开的外围机构避走不迭、繁重损失,痛失上亿者亘古未有。这个很不完整的名单是这样写着的:上海金陵因投资银广夏损失1亿元。轻纺城因投资银广夏损失7500万元。银鸽投资因委托理财投资银广夏1.2亿元,损践约1亿元。 不论这些牺牲品是主动献身还是真的上当。但从这些受害者是清一色的上市公司来看,我们发现,裙带资本想要骗取的目的,曾经不单单是中小投资者了。他们的才干与胃口请求他们去掠取更大的目的。人们普遍以为,银广夏所引发的震动是央行最终决议关闭“中经开”的关键要素。将一个地地道道的骗子,化装成一个无可挑剔的蓝筹股,“中经开”把自己的想象力和“背景”都用过了头。所谓盛极而衰,银广夏遂成“中经开”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后冲刺式的一搏。当年信托业力争上游的倒闭竞赛中,“中经开”尚能逢凶化吉,成为少数侥幸儿(2000年6月,中经开成为极少数肯定保存的中央级信托投资公司),但最终却没能逃脱自设的“银广夏圈套”,“中经开”是被自己的贪婪与自傲击倒的。 六、“中经开”难逃厄运 曾经屡屡“逢凶化吉”的中经开猝死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由于在其“辉煌”的背地更多的是在“玩火”。从1995年的327国债事情、长虹事情到2002年被吊销,机构“中经开”横行中国股市七年之久,银广夏造假事发后,东方电子等股票也呈现崩盘,从而将中经开的所作所为再一次裸露在太阳底下。 据熟习状况的人士透露,无论是过去的“东家”——财政部,还是其业务的主管单位——人民银行在整个过程中的态度都比较低调,固然也曾打算力保中经开,遭到其他监管部门的反对,最主要的推进力还是来自于决策层。 中经开最后还是难逃被吊销的命运。 在中经开的网页上,有这么一段话:“公司(中经开)目标是依据国度有关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以支持政府鼓舞的开发性,示范性、关键性消费运营项目为重点。”对比中经开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种种“开发性、示范性、关键性”的行为,这段话不只是绝妙的讽刺,也透露了“中经开”能够随心所欲的天机。 权益、权益,多少罪恶假汝而行!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中经开的消亡,可能昭示着一个时期的终了。这个时期由无限遥想收场,却以凄惶迷茫告终。其中风云诡谲,又岂一个乱字了得。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幕,开启又合上,我们却一直不得门而入。不外,一切辉煌过后的遗址,都究竟为我们树起了警醒的界碑。这可能是中经开带给我们的独一正面意义,固然代价特殊。 很多年了,我们终于向中经开说再见了。这一天跚跚来迟,但它还是来了。永诀了,中经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