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冬,在国民党军15个旅12万兵力的大举进攻下,华中野战军实施大踏步战略转移,北撤山东,在沂蒙山区与敌人周旋。 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解放区先后失守,华中分局与前方机关,以及几万中央干部和家眷,也跟随北撤,转移到山东临沂一带。 1947年1月,为理处置北撤后的华中与山东两区的统一指挥问题,时任中共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从延安返回山东,全面掌管华东战略区的党政工作。 饶漱石,时年43岁,江西抚州临川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学,1925年入党,后从事白区、赤色工会和国际统战工作,抗战期间回国,赴新四军工作。皖南事故后,其表示得到上层肯定,逐步委以重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饶漱石道貌岸然,对人比较冷,少与人交往,说话的口吻很坚决,面部的表情很严肃。 他对人对己都很严厉,准绳性强,作风严谨。 他的妻子陆璀是清华才女,两人外出散步时,陆璀去挽他的手,饶不肯,觉得和依据地的环境不谐和,俩人就用英语拌嘴。 饶漱石是个工作狂,非把事做完才歇手。稍有闲暇,他就用旧牙刷,把他的金属手表链、眼镜架、刮胡刀仔认真细洗刷一番。 饶漱石个人生活十分俭朴。战争年代,他的家当只需两套换洗衣服、一床被子,一条军毯和书。平常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白开水一杯,吃饭一菜一汤,有时熬夜,炊事员给他煮点面条,他还要批判几句。 饶漱石从延安赶到临沂后,马上着手处置华中几万北撤干部引发的问题。 当时,两淮运河地域,是我军主要的税收来源,失守以后,招致收入急剧减少,由此加重了山东解放区的担负。 几万北撤干部,到了山东,用的是华中的票子,但山东的协作社不要,有人就直接拿东西,构成了一些紊乱。 北撤干部大多是非战役人员,跟随大部队一同行动,很不方便。 而且,北撤干部过多,无序撤离,不该撤离的也北撤了,招致华中各地留守敌后的党员太少,党组织无法展开正常工作。 饶漱石以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和扩展敌后依据地,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于是,依据华东局的指示,一切北撤干部,凡能坚持原地斗争的,加以整理后,一概返回华中,分散潜伏,就地坚持敌后斗争。 就在这种背景下,发作了震惊全国的安峰山事情,这是继皖南事故后,又一次遭敌围歼,招致我方繁重损失的事情。 一 1947年2月初,北撤山东的淮海、盐阜、淮南、苏皖等区党员干部,奉命短期内南返,南返大队由淮海区民兵副司令罗淸渠担任担任人。 2月13日,罗淸渠得到不确切的音讯,宣称国民党军队只占领各地县城和交通线上的一些重要据点,便信以为真,立刻让北撤人员返回。 返回的十几个县的干部队,既缺乏战役力,又缺乏统一指挥,况且白天行军,极易裸露行迹。 2月18日,宿北干部队、宣慰大队(淮海区文工团)800多人,穿过陇海铁路,当晚抵达安峰山,全体停留下来休息。 19日晚,沭阳、灌云、东海、潼阳等县干部队1000多人,南下抵达安峰山,因组织不力,行动迟缓,队伍拉得很长,掉队的很多,也不留意失密。 20日清晨,又有苏皖区六分区700多名干部,沿着苏鲁交通线南返,在安峰山就地宿营。 至此,在安峰山停留休息的,超越2800人。 安峰山地处沭阳、东海、新沂三县交界处,海拔100多米,山脉呈西北往东南走向,逶迤绵亘20多里,抗战以来,不时是苏北与鲁南交通线上重要的联络驿站。 带队担任人对地形不清,敌情不明,片面以为“过陇海铁路就万事大吉”,轻率决议几千人就地休息,也不增强岗哨布置,致使遭到国民党军整编28师和沭阳县还乡团、保安队的突袭。 二 驻守沭阳的是国民党军整编第28师,师长李良荣,兵力9000多人,其任务是封锁苏北与鲁南的交通线。 28师在新沂至淮安260多里沿线,设岗布哨,还布置沭阳还乡团装扮成庶民,下乡侦查,兴办乡长保长锻炼班,树立情报网。一些平常胆怯怕事的地主,也敢拿枪打仗了,仗着熟习地形,四处查找中央干部行迹。 李良荣从各处反响的情报剖析,安峰山一带状况异常。起初,他以为是一支华野部队在那里潜伏,后经多次侦查,发往常安峰山集结的,是我党南下干部大队。 2月19日中午,李良荣在沭阳县城召开军事会议,国民党沭阳县长汤仪南、县党部书记潘儒林等人也参与了会议。 会议拟定,调遣一个旅兵力,加上沭阳还乡团、保安大队,共计5000余人,兵分三路,声东击西,应用巡防公路沿线的名义作掩护,出人预料,合击安峰山。 19日下午,沭阳公开党察觉敌人的异常调动,速派潼北工委书记李铁民赶赴安峰山,讲演敌28师正沿公路运动,有合击安峰山的迹象,要北撤队伍向颜集转移,跳出包抄圈。 但宿北干部大队、淮海宣慰大队担任人犹疑不决,思索人员疲惫不堪、温饱交迫等艰难,当晚未走。 一份重要情报,就这样被忽视放置了。 三 2月20日清晨4点,敌人对安峰山展开扇形包抄。 我军山上哨兵发现敌情时,敌人已相距不到50米。 正在熟睡的各队人马,猝不迭防,惊惶失措,顿时堕入紊乱。 由于敌情不明,与大队联络不上,各县只得自行组织回击和突围。 沭阳县长江剑农遇事不慌,率队占领有利山头,经过激战,先向青伊湖突围,未能胜利。江剑农亲率一个班掩护,再向北拼死冲击,结果从牛山左近突围胜利。经事后清点人员,沭阳干部队200多人,仅剩下60多人。 宿北县一个武装连,警惕性较高,睡觉全不脱衣服。听到枪响,马上汇合队伍冲了出来。在连长王树林指挥下,边打边撤,冲出了敌人第一道包抄圈,但第二道包抄圈的敌人又围了上来。大家弹药打完了,就与敌人拼刺刀,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最终20多人突围,其他壮烈牺牲。 灌云县干部队,突围中慌不择路,钻进敌人口袋,伤亡繁重,担任人赵明、陈儒柱被俘,大批枪支和文件丧失。 潼阳县干部队,在险情发作后各自逃命,副县长朱友群单骑逃走,物资文件大部丧失,人员损失殆尽。 宣慰大队担任人要大家分散突围,有亲靠亲,有友投友,损失繁重。 从敌人包抄圈冲进来的300多人,又遭到敌军的追击和还乡团的搜捕。 安峰山周边大众,关键时辰挺身而出。有的把伤员藏在自家的山芋窖、水缸、柴垛里,有的老人把青年人认作自己的儿子、闺女;有的妇女把我党干部认作自己的丈夫…… 四 安峰山事情,我方损失繁重,突围300余人,400多人血洒战场,1000多人被俘,100多人失踪。同时损失了大批枪支、物资,还丧失了许多文件,其中包含不少重要文件,裸露了党的秘密。 被俘人员1000多人,被关押在“沭阳感化所” (今沭阳一招院内)。 关押期间,敌人用水灌、绳勒、沙袋压、活埋、坠井等伎俩,折磨致死300多人。300多人宁死不屈,被枪杀于城北乱葬坑。被俘人员中还有100多名女干部和女家眷,一些被敌军玷污后杀害,其他被押往新浦,充任国民党军官的女佣或妻妾。 1948年5月,沭阳解放前夕,敌人仓皇出逃,把叛变、自首的王震东、芦瑞伍等8人,杀死在程家大院内。 五 安峰山事情后,中共华中分局指出,这是继皖南事故后,我党中央组织和武装又一次遭到严重损失的事情。对南下干部大队的担任人中止了义务清查,执行了党的纪律,罗清渠被撤销职务,其他9位同志,分别给予免职、正告或记大过处分。 针对突围人员狐疑内部有人向敌人通风报信的问题,淮海区委特地组成调查组,审问了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28师军官,查阅敌人在沭阳溃逃后丧失的大量文件,认定安峰山事情主要原由于我方南下行动失密不严,行迹裸露,且带队担任人疏忽大意,没有分散休息和增强警戒,让敌人钻了空子。 华东局随后增强了南返干部的组织和护送工作,并指派女情报员刘君湘,化名罗海,代号“野蔷薇”,前赴海州,增强沿线情报搜集,保障余下2万5千干部保险重返华中。 1947年,是华东敌后斗争最艰苦的一年,也是转机的一年。许多南返干部,在敌人残酷的“清剿”和“扫荡”下,在“还乡团”的猖獗报复下,站住了脚。有的中央开辟了游击区,树立起民主政权,为迎接反攻发明了条件。 六 为留念“安峰山事情”中死难的烈士,1994年,在东海县城西南约12公里处的安峰山上,兴建了烈士陵园,占地200亩。 在这块庄严庄严幽静的中央,年年岁岁都有当地的党政军民来此扫墓、献花,每逢清明时节,还有全国各地干部大众络绎前来谒陵、瞻仰,祭奠英烈忠魂,缅怀英雄事迹。 在安峰山事情中牺牲的反动先烈们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