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蒂尔·兰波 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 1854.10.20-1891.11.10 法国诗人 意味主义运动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超理想主义诗歌开山祖师 本文由楚尘文化综合整理,转载请附上文末二维码 1854年10月20日,兰波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夏尔维勒。父亲是一名军人,长期退役、喜欢冒险,在兰波6岁时离家出走;母亲孤僻,严厉管束子女。家庭的矛盾构成了兰波叛逆的性格。 少年时期兰波便显现出他诗歌天才的一面。15岁那年,他就能以拉丁文写作各种诗歌。后来在教员乔治·伊森巴尔的指导下,兰波开端用法语写诗,其法语诗歌的创作水平停顿疾速。由于性格叛逆,兰波多次离家出走,曾经参与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组织。他在诗歌《巴黎人的狂欢或巴黎的重生》一诗中描画了自己参与巴黎公社的这段阅历。 1871年9月底,兰波应著名意味主义诗人保尔·魏尔伦的约请再次回到巴黎。魏尔伦曾读过兰波的著名作品《醉舟》,十分倾慕兰波的诗才。来到巴黎之后,兰波住在魏尔伦的家里。很快,魏尔伦便和这个年仅17岁的才气横溢的文学青年坠入爱河,他们成为巴黎诗坛著名的同性情侣。两人同居之后,生活挥霍而听任,为巴黎的文学精英团体所不容,而兰波的恃才傲物更是惹起诸多恶感。这一时期,兰波创作了大量具有震动力的诗作,他的诗歌成就以至超越了意味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 1873年,魏尔伦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兰波之间不正常的“友谊”。最终魏尔伦以“鸡奸罪”被判入狱两年。魏尔伦入狱后,兰波只身一人回到故乡夏尔维勒,在极度伤心中完成了终身最出色的诗作《天堂一季》。这部作品是意味主义文学的著作。在诗中,兰波追想他和魏尔伦共同生活的“天堂情侣”的岁月。 1875年,兰波受够了早年的纵容生活,基本放弃了写作生活。他开端徒步在欧洲大陆旅游,后来又去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1884年,兰波辞去工作到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经商,期间他的右膝盖患上滑膜炎,并很快恶化为癌症。日益恶劣的病情迫使兰波返回法国。 1891年11月10日,兰波在法国马赛逝世,年仅37岁。 (兰波传记片《心之全蚀》预告) 语 录 我的眼泪已流干,心碎的黎明。 第一个相遇,在晨曦洒落的幽径上,一朵花通知了我它的名字。 你隐没在梦中,宛如雪化在火中。 我的生命不外是温柔的猖獗,眼里一片海,我却不肯蓝。 我永世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天如焚。 曾经是秋天了,是分开的时节。走吧,我需求太阳,太阳会治愈我。 整个太阳是残酷的,整个月亮是苦的,辛辣的恋情使我满身麻醉,龙骨崩散,沉入海底。 以往,假如我没有记错,我的生命曾是一场盛宴。在那里,一切的心灵全都敞开,一切的美酒纷繁溢出来。 我愿成为任何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独一无法忍耐即事事可忍耐。 诗人应是“通灵者”,其任务就是经过觉得的“错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 要么不要伤害他人,否则就做得冷漠一点。不要用负疚去凌辱那些被你伤害的人。 生活在别处。 photo@Susanne Heller 推 荐 书 单 1 《天堂一季》 作者: [法] 阿尔蒂尔·兰波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译者: 霸道乾 内容引见 《天堂一季》给人一种紊乱和失望的印象。是由于那许多互不衔接的句子和呼喊号叫。既有对真实的确认又有幻像虚影。要控制生命、生活的梦境和由生存逃出的梦境。还有撒旦冷笑的声音。但主导思想是:自幼即被加之于己的原罪的观念,这是全部罪恶的本源。所以说“天堂伤不到异教之人。”最后,招认失败,只需回到卑鄙下流一途。“是火焰,火焰卷着罪人升腾而起。” 2 《兰波作品全集》 作者: [法] 阿尔蒂尔·兰波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译者: 王以培 内容引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兰波作品的全集,收录了他从17岁到19岁的作品,有诗作以及日记、书信。因而这是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化天文解兰波的文本。读者在评赏诗人那犹如缤纷幻影的诗作的同时,还将看到放弃文学之后的另一个兰波:孤独、贫穷、奔忙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耐热带瘴疠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诗人兰波和普通人兰波,文字的通灵人和生活的失败者,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3 《兰波传》 作者:[法] 让-吕克·斯坦梅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 译者: 袁俊生 内容引见 兰波短暂的终身颇具传奇颜色。作为少年叛逆者,他流浪巴黎,甘愿和乞丐混迹一同 ;作为“脚底生风”的流浪者,他一次又一次地逃离那“极为愚蠢”的故乡,到外面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他宣称自己是“通灵者”,而人们给他贴上“小流氓”、“同性恋者”的标签。本书作者以浓厚的笔墨描写了兰波那纵容不羁的性格,描画了他对未知世界的留恋;他向传统习俗宣战,并与之团结;他追求自由的美梦一再破灭,进而放弃文学,热衷于到东方去旅游,去跟随新的“彩图”。这位“脚底生风”的流浪者奔忙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耐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作者以兰波的书信为依据,讲述了兰波短暂传奇的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