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综合媒体报道:2021年11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全球化智库承办,上海市新闻办协办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国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分论坛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来自40多个国家近200名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参会。11月6日,分论坛四场专题研讨会之一、由人大重阳承办的“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线上线下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60余人参会。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华网、中新网、中评网、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报道此次分论坛及该场研讨会。 “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现场 “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部分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表开场欢迎致辞。他强调,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策划推动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坛举办主要是为国际各界交流联通搭建的平台,也是中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共赢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他还表示,“共同富裕”是经济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词之一,对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更深入的研讨,才能对于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社会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初衷。 在主旨演讲环节,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原副议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ONG Tee Keat),南非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欧美司原代理副总司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格特·格罗布勒(Gert Johannes Grobler),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前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先后作主旨演讲。 翁诗杰结合中国从完全摆脱“绝对贫困”到“共同富裕”的进程,分享了三点。第一,“共同富裕”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崇高理念,是属于全人类共同奋斗谋求的福祉,并不是发达经济体、特定意识形态、少数人富裕所专有的。它所追求的富裕涵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二,中国“共同富裕”是尊重人权的体现。目前,中国实施“共同富裕”是以三次分配为主要方式,致力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条件,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以人为本。第三,中国“共同富裕”的治理模式符合当下全球治理的需求。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过程中,“共同富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理念的实现中,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共同富裕”打造成公共产品,以增进人类福祉。 翁诗杰 格特·格罗布勒就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多边合作方面提出两个观点。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一直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在政策方面有着足够的延续性以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卓越领导力。第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打破西方的不公正解读。由于存在文化和制度的缺失,在西方的社会体系中,他们虽面临贫富差异过大等问题,但是他们对于“共同富裕”的理念存在误解。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以重新构建公平和谐的新秩序。 格特·格罗布勒 黄仁伟结合“共同富裕和人类福祉”提出了“一个问题”和“一个办法”。“一问”就是全球财富来自哪里、流向何处?他认为,当代世界财富向三处集中:一是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流动,获得财富增长;二是科技创新相关的财富增长,掌握科技创新就能获得新的财富;三是科技创新和金融集中二者结合的财富平台,带来巨大的财富集中。黄仁伟认为,中国在创造世界财富来源的基础上,需要创新一个“共同富裕”的方法。这就是促进财富朝三个方向流动:其一,要使中国的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尽快缩短和富裕人群和富裕地区的差距;其二,要让中国的财富总量和结构尽快缩短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其三,要让中国的财富要素适当流向海外,推动世界贫困地区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黄仁伟 马丁·雅克认为“共同富裕”将会成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存在资源不平衡的状态。在消除不平衡方面,中国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接下来,中国的任务是继续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构建现代化社会,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二,建设公平的社会是长期工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和创造力。第三,“共同富裕”需要在社会文化观念上发生重大转变,必须打破原先的不平等才能朝着更公平、公正、包容、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第四,由于不平等带来的挑战属于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共同富裕”目标,在消除贫困过程中存在发展机遇,这对中国成为反对不平等的全球领导者至关重要。这样的共同富裕,可以向世界展示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平等、包容的21世纪新型社会。 马丁·雅克 针对本届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主题,人大重阳在承办分论坛的同时,推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新机遇与新未来》中英文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廖群发布。 廖群 报告认为,我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回归至疫情前或潜在的中高速增长轨道。虽然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9.8%,但三季度增速的放缓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冠疫情出现反复。二是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的效应显现。三是政府为规范行业发展,对部分企业进行了整顿。这些无疑对于生产和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历史逻辑、文化逻辑、经济学逻辑和常理逻辑多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复苏的良好前景是大势所趋。预计年度增速将达8%左右。报告强调,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科技跃进、城市群崛起、经济结构升级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将形成今后我国经济以中高速持续快速增长的四大引擎。廖群认为,中国正面临中美经贸脱钩和产业外迁加速这两大严峻挑战,但并非不可克服。他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心态,预计中国将在2年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4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财富体;8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12年内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在持续坚定改革和适当的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必将一步步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报告封面 在专题研讨环节,22位中外嘉宾围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人类福祉”两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研讨一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贾敏主持,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皮特·凯尼格(Peter Koenig),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原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部部长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y Tavrovsky),国际商会前秘书长、国际商会丝绸之路室执行主任让-盖卡里埃(Jean-Guy Carrier),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维奥莱塔(Arkhipova Violetta),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洪风(Natee Taweesrifuengfung),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等9位嘉宾围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发展”主题,探讨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研讨中,各位专家普遍认为,共同富裕涵盖了社会公平、人类发展等概念,每个社会都应致力于推进其经济和谐与平衡发展做出努力。 贾敏 罗思义表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是人人均等的社会,而是要更加公平,利用中国的现有的经济模式,不管是在政策方面,理论方面都能够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罗思义 何伟文表示,实现共同富裕,是对人权更好的保障。这不仅是中国的理念,也是“一带一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何伟文 皮特·凯尼格表示,中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的“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一个崇高和有价值的目标,有助于在和平和繁荣中连接世界。 皮特·凯尼格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表示,“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强大正能量,这种积极的潮流可以简称为“新社会主义”,也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缩影。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让-盖·卡里埃表示,在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污染、气候变化以及贫困难题上,中国和中国人民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用不同的、更好的治理方式,增进了更多的人类福祉。 让-盖·卡里埃 宋鲁郑分析了推动共同富裕的三点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私利。第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是中华文明的影响。 宋鲁郑 维奥莱塔认为,在整个实现共同富裕,增进人类福祉方面,利用不同领域的经验,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互相学习,同时加强中俄的合作关系。 维奥莱塔 洪风表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典型特征,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现代化文明,这具有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双重意义。 洪风 威廉·琼斯认为,疫情后第二次召开进博会,中国向世界发出进一步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后疫情时代需要重新思考全球治理的机制,中国方案可以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威廉·琼斯 研讨二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印度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马可(Marco Fernandes),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前中国首代,T20工作组联合主席司嘉丽(Astrid Skala-Kuhmann),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高级顾问海博(Tamas Hajba),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所长于宏源,伊朗中国友好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穆斯塔法·穆罕默迪(Mostafa Mohammadi),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学教授拉迪卡·德赛(Radhika Desai),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赞米尔·阿万(Zamir Awan),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客座教授加雅乔希(Jaya Josie),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执行董事维杰·普拉萨德(Vijay Prashad),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教授蕾吉雅莫拉科斯塔(Ligia Maura Costa)等11位嘉宾围绕“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人类福祉”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丰富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内容与愿景目标,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将有效推动国家间相互支持、团结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进人类福祉。 马可认为,当今的社会面临两大主要的挑战是贫困和气候变化。中国在减贫方面成果斐然,经验值得全球推广。现在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将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发展。 马可 司嘉丽强调,G20在全球治理中的发挥巨大作用,全球治理中的交流与合作非政治化迫在眉睫。全球治理要的不是竞争和对抗,而是实事求是的重新联系、挂钩来解决全球的危机和挑战,才能真正的保障人类福祉。 司嘉丽 海博指出,在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以均衡发展为优先事项。加强在气候变化、碳交易、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全球合作,互联互通。后疫情时代更好的复苏,提供真正应对全球发展的解答。 海博 于宏源认为,人均能源的富裕程度差距会导致能源危机,大国要有新的方式来应对全球气候治理。以绿色发展和绿色现代化为主的生态文明,将是未来中国对全球共同富裕做出的最好答卷。 于宏源 穆斯塔法·穆罕默迪指出,当前全球面临六大挑战,数字、环境、生物安全、老龄化、恐怖主义与经济,合在一起就是英文的DEBATE。要抓住最后的机会,为人类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 穆斯塔法·穆罕默迪 拉迪卡·德赛表示,美元体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投机性和掠夺性,美国金融化带来各种泡沫和危害。全球多极化下的的世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未来的大方向。 拉迪卡·德赛 赞米尔·阿万表示,任何人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要将联合国或其他任何国际组织政治化。全球治理方的未来一定要比过去更好,我们的责任是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赞米尔·阿万 加雅乔希认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是技术支持。现在需要探索数字货币的普及使用,为国际贸易便利化提供更好的支持。 加雅乔希 维杰·普拉萨德认为,一定要拥护联合国宪章,抗击疫情,抗击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希望全球共同联合起来应对挑战。 维杰·普拉萨德 汤蓓认为,全球治理必须服务于所有的成员国和公共属性。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要切实践行多边主义,落实承诺。全球治理的制度体系必须保持开放与交流,加强对话与交流,防止走向封闭与对立。 汤蓓 蕾吉雅莫拉科斯塔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人们在解决问题当中所显露出的不足,所以有必要去整合一些公共领域和公共通用的方法来助力解决时代的挑战。 蕾吉雅莫拉科斯塔 最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专题会很可能是史上第一次五大洲学者齐聚探讨“共同富裕”话题的学术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他谈到三点感悟,第一,各国学者形成了共识,对当前世界发展感到忧虑,对各国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公平、不均衡感到担忧。当前许多地方出现的民粹主义和地方主义思潮,世界似乎变得愈发区域化、地方化,各国隔阂也在加深,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也折射了全球共同富裕的迫切性。第二,国家虽然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改变贫穷的命运,甚至有些原来的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破产甚至降至第三世界的现象,世界似乎没有变得更好。有研究估算,新冠疫情的出现导致了8000万返贫人口。这都提醒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以达成联合国2030年在全世界消除绝对困的目标,也更加印证了“共同富裕”概念的重要性。第三,许多学者给予中国很高的评价,也对中国提出了很高的期待。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在逐步摆脱贫困的同时,也逐渐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始终相信,中国愿意为全世界的共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构建更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