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 告 一代眼科巨匠、深受眼疾患者爱戴、桃李满天下的中国著名眼科专家、原中山医学院隶属眼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前身)副院长杜念祖教授,因病治疗无效,于2022年11月22日下午在美国洛杉矶逝世,享年100岁。 杜念祖教授出生于1922年10月,广东顺德人,农工民主党党员。1941年就读中山大学医学院,1946年开端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研讨与防盲治盲工作。从医四十余年,杜念祖教授以拳拳赤子之心为中国眼科事业的展开倾尽心血,为数以万计的眼疾患者解除病痛,为现代眼科的展开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在角膜病的诊治和研讨上作出了系统性、开创性贡献。他是中山眼科中心的建院元勋之一、是华南眼科手术开辟者、是全国角膜病学组开创人,为中国眼科事业的展开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们沉痛吊唁并深切缅怀杜念祖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022年11月29日 杜念祖:念兹在兹,把终身献给祖国的眼科事业 杜念祖教授终身努力于眼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及防盲治盲工作,为我国的眼科事业展开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在眼角膜范畴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开辟了治疗性角膜移植新范畴;创建了名义角膜镜片术;首创生物资料在眼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完成了全国首例玻璃体切除手术,开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先河;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眼科专业学组——角膜病专业学组,担任学组组长。杜念祖教授还十分注重眼科人才的培育,主编了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眼科学》(1977年版及1980年版)和《眼科手术学》(第一版)等教材书籍,看待学生他以身作则,谆谆引导,倾囊相授,培育出大批眼科临床人才、科研和教学主干。鉴于杜念祖教授在眼科方面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1997年和2001年先后三次荣获国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白手起家,他是南国眼科的创业先驱 杜念祖于1922年出生在广东,1941年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得到梁伯强教授等名师的以身作则。1946年至1948年在台湾大学隶属医院实习,大学毕业后留台湾大学任助教。1948年夏回广州,成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隶属医院住院医生。 1951年,柯麟教授担任中山医学院院长,彼时的杜念祖感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力气,积极投入医院树立工作。眼科医院退休护士张慧屏教员曾回想说:“我在1951年底从澳门镜湖医院毕业到中大一院外科病房,当时眼科病床只需4张(隶属在外科病房),医生只需杜念祖、陈莲爱二人,杜念祖不时积极申请树立眼科病区,最后医院指导同意树立以眼科为主的眼耳鼻喉病区。1953年初,中山大学医学院隶属医院的眼科便有了自己的眼科病床15张,收治病人也就容易多了。” 眼科教研组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惺亭合影(后排右1为杜念祖) 五十年代初,随着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杜念祖知道岭南大学眼科有陈耀真、毛文书等眼科教授,为了能及早得到名师的指导,便向中山大学医学院积极倡议,主动请求眼科先行兼并。1953年,他带领中山大学医学院眼科团队与岭南大学医学院眼科团队率先兼并为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中国现代眼科奠基人之一的陈耀真教授担任教研组主任。尔后,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注重下,在陈耀真、毛文书和杜念祖等眼科前辈的勤劳创业下,眼科教研组疾速展开,并于1965年成立了我国第一间高校隶属眼科专科医院——中山医学院隶属眼科医院,1983年成立了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中山眼科中心。 1985年眼科医院的老员工们的合影 左1起杨少梅,张慧屏,黎洁持,陈玉华,杜念祖,关征实,黄玉珍,李绍珍 在中山眼科工作的四十余年,杜念祖教授为医院的展开倾尽了心血。作为眼科医院的医疗科主任及副院长,他辅佐院长努力推进眼科向专科化和精密化展开,促进临床各科如角膜病、视网膜病、白内障、眼外伤、眼眶、眼肿瘤与眼整形科等成立,在眼科医院展开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足迹。在眼科学科树立上,他参与我国最早展开角膜移植手术和研讨,展开了国内第一例白内障囊内摘除手术,展开全国首例玻璃体切割手术、1978年召开初次全国角膜病专业会议、成立国内第一个角膜专业学组,并在1990年、1997年和2001年先后三次荣获国度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三等奖。 眼科医院退休教授庞友鉴曾回想说:“杜念祖教授承担着眼科临床医疗的重担,各科最艰难最复杂的手术,大多数都由杜教授亲身带头展开的。他为人正直,心肠仁慈,胸怀坦荡,恬淡名利,经过眼科人几十年努力,我院的临床水平处于全国抢先位置。杜教授是我们医院临床事业的奠基人与开辟者之一,是受医生们都尊重的教员。” 爱患如亲,他是“会换眼睛的医生” 杜念祖教授曾说:“我做人奉行的目标是‘爱’。爱人,爱一切动植物。我作为医生,首先就是爱我的病人。我以为医生的义务是对病人担任。努力把他们从病痛中挽救出来。我和同事、同窗、亲戚相处也按此准绳,战争、友善、热心与担任。” 1977年杜教授在主刀角膜移植手术,助手陈家祺 很多患者在医院找杜念祖教授做了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慢慢地就把只换眼睛里的小部分的角膜手术,误以为是帮他们整个眼球都换成新的,杜教授也被尊称为“会换眼睛的医生”。这音讯被传开后,五湖四海的眼疾患者涌来,香港和东南亚的患者也慕名而来。还好杜念祖从做年轻医生那时起,不时都是全面展开,从眼前段手术到眼后段手术,从眼睑手术到眼眶后的手术,包含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及眼肿瘤等疾病诊治,逐一都积聚丰厚的临床阅历,不时为各类眼疾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有些事情本不用医生做的,杜教授也愿意做,例如白内障术后要配眼镜,要十多元买一副,农民买不起,他就去眼镜店去谈,不用光学玻璃,就用普通玻璃,结果眼镜店可降价出卖,数元就能够买一副眼镜。这样一来,能使更多的术后病人,能够担负起买一副眼镜的钱。 眼科医院退休教授冯官光曾回想说,杜念祖教授学问全面,技术精深,治学严谨,许多复杂病例需求他会诊,较复杂的手术需求他指导或亲身主刀,他常常废寝忘食。当时手术室护士赵美娴也曾回想道:“杜念祖教授有一天手术做得很晚,是个冰冷的深夜,饭也没吃,看着他骑着自行车回家,那种情形,我至今没有遗忘。” 杜念祖教授常常通知他的学生:“假如医生对他人有一颗爱心,则你会不怕艰难,在他人有艰难时挺身而出,为他人解除艰难与痛苦。当你胜利地辅佐他人解除艰难与痛苦,你会觉得内心的满足,这是对人生一种最好的奖赏。” 著书育人,培育的学生桃李满杏林 杜念祖教授不时十分注重眼科人才的培育,他把党对他的培育,人民赋予他的义务,刻苦练就的精深技术,不只献给他深深爱着的眼病患者,还著书育人、以身作则,毫无保存地教给学生们。 1977年,受国度教委的委托,杜念祖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教材(三年制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0年,国度教委委托杜念祖教授主编的五年制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第一版)教材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0年,为了让更多人学会更多的眼科手术,杜念祖教授还主编出版了《眼科手术学》,总结了国内外眼科手术的精髓,用图文并茂的措施,引见他多年积聚的临床手术阅历,为我国眼科手术的展开做出出色的贡献。 杜念祖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主编的三本教材,左:1980出版,中:1977出版,右:1973中山医学院编印 1980年杜念祖主编的《眼科手术学》 杜念祖教授岂但手术做得很好,还平易近人,喜欢教人做手术。他常说,让学生尽快地控制新技术是他的最大愿望。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杜教授就对求学的医生们总是倾囊相授,由于他亲眼看到乡村积压着大量的病人,在等候着来进修的医生回去为他们手术。杜教授总是边手术边通知进修医生控制这一手术步骤的关键所在,并“放手不放眼”的给予手术操作机遇,但他的眼睛会紧紧地盯着每一项操作,及时地纠正不规范操作。他常说:“我们不是怕别的医院的医生学会了我们的手术,而是怕他们没学会我们的手术就回去了。”多年来,杜念祖教授带过的医生很多,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陈家祺、庞友鉴、刘金陵、龚向明、冯官光、吴启崇、谎稣天等都是杜教授培育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只在眼病诊治和研讨上有颇多建树,他们的学生们往常也都曾经是眼科业内翘楚,薪火相传,桃李满杏林。 1970年代杜念祖教授请进修生与科室医生到他家吃年三十的聚会饭 1982年9月ORBIS飞机教学时的合影 左1起汤世伟、杜念祖、陈家祺 杜念祖教授曾经常通知他的学生:“医生就必须愿把‘成名成家’永远丢弃,而把‘医生以挽救病人危困为天职’作为自己今后的斗争任务。”“医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一见到无条件就躺倒不干,而是要想方设法地从无条件中发明条件去逐一完成任务。完成此任务的目的无他,就是甘愿为人民效劳而已。”杜教授用终身念兹在兹,把心血和汗水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献给了人民的眼健康事业。 眼科泰斗 济世悬壶 传四方 医术精深 医德高尚 树模范 著书育人 开辟创新 永流芳 杜念祖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深、为人正直、心肠仁慈,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是学生们尊崇的好教员,病人面前的好医生,学术界的好学者。他崇高的道德风范、对眼科事业的顽固酷爱、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恬淡名利的肉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依据《拂拭岁月的封尘——杜念祖教授优秀风范记事》整理,感激林振德教授、梁小玲教授、袁进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 来源:党委办公室、老干科 ---- ---- 编辑初审:唐艳丽 ---- ---- 审核:邰梦云 ---- ---- 审定:魏春福 ---- 更多精彩,长按二维码辨认关注我们 订阅号搜索“国际眼科时讯”或“iophthal”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中山眼科中心订阅号)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一切。欢送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援用本网版权一切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珍藏 点点赞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