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高科技与产业化(ID:hitechcas)受权转载,作者:马雪梅 陈健
一、我国科技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化现状剖析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现, 自1995 年以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 R&D 经费支出从1995 年的348.69 亿元增长至2013 年11846.6 亿元, 增长了近34 倍;科技投入占GDP 的比例从1995 年的0.57% 上升到2013 年的2.08%。科技活动成果显著。专利申请数量从1995 年到2014 年间由6.95 万件上升的236.1 万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抵达92.8 万件, 同比增长12.5%,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技术产业化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快速增长水平,产业创新才干缺乏,“高技术难以胜利产业化”问题突显。高技术产业面临大而不优、大而不强, 附加值不高,中心技术受制于人,总体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严重的技术配备仍需引进等难题。以国度产业化计划项目为例,数据显现,历年国度产业化计划项目的落实项目资金金额显著高于产业化项目的净利润额(见图1)。国度产业化项目总体上呈现出投入大、回报小的特征,阐明产业化计划项目投入成本过高但效率过低。这折射出当前我国产业展开中的深层次矛盾,需求从科技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予以破解。 我国已逐步树立相对独立完好的科技和工业体系。当前的高技术研发贮藏为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需求进一步在技术产业化上寻求更大突破,完成和带动一批产业的展开,从而完成创新的全面繁荣。 二、存在问题 技术创新与市场脱节 “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科技投入更多地投向了重要关键的技术,忽视了对创新链的树立和创重生态的培育;另一方面, 科研经费向中心关键技术倾斜,但这些技术没有市场,无法落地和应用到产业。 当前的科技管理方式过于强调技术, 科技规划、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把技术和创新环境,产业展开联络起来,缺乏科技和产业高效分离。技术研发活动与市场脱节,对应用和市场关注不够。作为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为了评定职称和取得项目而申请专利及论文发表,很少关注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实践问题,不具备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才干,技术研发堕入为了高技术而高技术的困境,忽视了研讨成果产业化。固然我国已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度,但是这些技术创新不是针对处置企业的实体难题, 无法让技术在走向市场时具有更大的价值。单纯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创新,构成科技资源的糜费,投入极大但对产业化展开却收效甚微。 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性较弱 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机制, 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对接性不够完善。高技术项目的投入、研发和产业化过程触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但是不同主体之间却存在信息错误称、相互分别、无法对接等问题, 招致产业配套才干不强。 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在高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注重前期立项和投资, 却对高技术研发后期的产业化,缺乏足够的监管和监视机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研发主体,在追求专利、论文等的评价导向下,通常只关怀研发,而不关怀产业化, 招致研发与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践需求构成差距;而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化主体,希望经过科技创新完成产业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三主体之间缺乏相互协作的机制,难以保障研讨成果的质量和成熟度,从而影响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三者之间也缺乏耐久、稳定的协作机制,协作关系较为涣散, 盘绕产业链中止的协作创新比较少。 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主体 一方面,科研经费更多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使其成为投资主体,疏忽了对企业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高技术的研发依旧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和技术决策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疏忽了企业应该是研发主体和决策主体。科技人才方面,多数高层次人才首选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对他们的吸收力不大,招致最需求人才的企业常常缺乏适合的人才。关于企业方讲,一方面,国度高技术项目多是向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倾斜,而这些企业受自身体制影响,效率低下,安于现状, 缺乏生机和创新认识,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也不会中止过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普通需求的只是更好的顺应性技术,缺乏创新的动力。此外,固然不少中小型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意愿强, 但融资的难题一定水平上也障碍了创新。 疏忽产业化需求的非技术要素 在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对技术或项目的产业评价与支持,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过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从技术自身的先进性来讲,当然技术越高、越先进越好。但作为产业,市场需求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我国科技部门对高技术产业化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区,以为能够研发出突破性的技术就是产业化的成果,却不评价技术自身的适用性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忽视从市场需求来研讨技术。同时, 科技创渎体系缺乏对高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其他非技术要素的综合思索。许多学者以为, 实践上产业化的过程中非技术要素占到了70%,好比商业方式、市场需求、营销和团队等,这些都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展开的重要要素,但却在产业化过程中被忽视。从政府规划、立项、决策到执行,都忽视了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时,对这些非技术要素中止配套的支持。因而,过度强调技术优势,疏忽对产业化需求的非技术要素,招致我国的科技创新才干虽在增强,但是高技术产业化的才干却没有同等的增强。固然产业技术得到了追逐,但是技术却不能进入产业化阶段, 不能为国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三、构建“创重生态” 以美国为代表的兴隆国度强调以创重生态作为政策工具。2003 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美国的创新目的就是把美国打构成为富有创新力的“创重生态”, 将创重生态归入国度科技、经济展开的战略规划中;日、德、新加坡等国度提出构建“创重生态”,旨在树立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全方位共同展开的创新系统; 创重生态理念遭到普遍注重和采用。 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场所提到,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展开的导向,盘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盘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消弭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废弃限制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度创渎体系整体效能。这也是鼓舞创重生态在产业界的理论。 基于创重生态视角思索高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的展开,意味着产业化的完成,不只需求关注单项技术的创新,还需求思索参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协同创新, 也意味着技术的顺利产业化,依赖于愈加开放、多元、共生的生态环境。参与高技术创新的主体需求丢弃只注重技术创新的思绪, 将技术创新的方向同产业展开和市场需求方向相分歧。从创重生态的角度动身,才干得到关于产业化更明晰的了解并找四处置措施。宏观层面,盘绕高技术产业化构建国度创重生态系统,是对树立国度创渎体系的再升级,从制度层次规范相关创新主体的权益和义务,以保障高技术产业化展开的系统性、完好性和可持续性。 四、政策倡议 优化政府职能 作为创重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政府要为高技术产业化搭建一个愈加开放、促进协作的市场环境,经过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的创重生态环境,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更多协作的可能性,引导和激起企业中止有效的技术创新,进步产业化效率。 搭建公开透明的信息和效劳平台,辅佐高校和科研院所了解企业的实践需求, 使其中止有针对性的应用研发,完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基础研讨和应用研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之间紧密分离、谐和展开的机制。重点处置战略性、前沿性研讨及严重关键共性技术的产业化问题,辅佐和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嵌入高技术产业生态中,为产业化提供动力。支持、培育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 把契合用户需求的技术推向市场。此外,在推进创新评价机制变革、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树立协同创新联盟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布置。充沛思索产业化需求的非技术要素,在商业方式、市场营销等方面, 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决策支持。 从全产业链规划 鼓舞大企业成为创重生态的树立者,依据产业创新需求和市场需求,以产学研用相分离的方式,带领和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和严重产品研发项目的研发和攻关,逐步构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重生态。从全产业链规划,鼓舞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中止深度普遍的协作,树立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盟,强化产业化导向的应用研讨机制。突出强调企业创新的主体位置,同时增强对配套技术的科技攻关,提升技术的整体创新才干。 树立健全技术平台,完成全产业链乃至整个创新系统的资源共享,鼓舞跨产业链的资源活动。充沛发挥科技基础设备、研讨机构、公共效劳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效劳平台,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速展开技术市场,完善技术买卖、中介评价等产权市场,研讨制定技术转移效劳规范,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树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以信息化网络衔接各区域技术转移平台,保障全产业链的信息实时共享,推进跨行业、跨区域、跨国技术转移。鼓舞企业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科研,鼓舞科研人员进入企业,了解企业实践需求,完成企业和科研院所人员的双向活动。 鼓舞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进一步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设备中止合理开放的运转机制,特别是开放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研设备,能够与社会共享, 为社会提供效劳,为企业的创新做出贡献。 树立面向全球的创新协作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的协作网络中,整合和应用全球创新要素。一方面,鼓舞中国企业“走进来”,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度和地域设立研发中心,不时增强应用全球创新资源的才干,搞好创新产品出口和境外创新投资,积极打造中国规范和中国品牌。鼓舞引进外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等,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另一方面, 鼓舞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外国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效劳机构, 鼓舞跨国公司经过技术引进带动人才引进,最终将原创、前端技术和技术研发团队留在本地。构建跨区域、跨国界的研发产业链,鼓舞共同研发,共同探求一些严重科研项目和创新工程。鼓舞我国学术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严重科学工程和研讨计划,主动增强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协作,也鼓舞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我国技术创新。树立国内和国际相互融入机制,完成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聚,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马雪梅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讨院 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展开战略研讨院 陈 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展开: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变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反动 | 基础研讨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从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度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配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度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推翻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理想 | 增强理想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资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讯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起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役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散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抢先国度: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才干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讨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彩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