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篇文章记得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有接触过数码音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 CD 音乐的取样率是 44.1kHz,不少音乐串流、档案下载也是采用 44.1kHz,究竟这个奇特的取样率数字是怎样得来?而近年数码音乐档案不少采用了 48kHz 的取样率,同 44.1kHz 又有什么分别?听得出音质上下吗? 以影片磁带录音?硬件限制而来的44.1kHz 其实不少影音规格、参数有时都是受当时硬件的限制而制定出来,好似由于 CRT 电视的亮度与电压不是成线性正比,于是就有了 Gamma 2.2 这个常见的电视设定,CD 和数码音乐的 44.1kHz 这个奇特数字也是有点相似。由于早期只需影片录像的磁带才有足够容量来录制一定长度的数码音乐讯号,而当时这类磁带又分为欧洲主流的 PAL 和美国、日本主流的 NTSC 制式,为了减低制造成本,以最少的改动来运用当时现有的器材,于是在取样率方面就要同时凑合 PAL(625 线、50Hz)和 NTSC(525 线、60Hz)的规格。撇除不可用的线数(e.g. 625 - 37 = 588 线、525 - 35 = 490 线),隔行扫描的线数除以二(e.g. 588 / 2 = 294、490 / 2 = 245),于是就计算出了这个能够共享 PAL 和 NTSC 磁带的取样率:
当中「× 3」是每条线能够贮存 3 次取样,而 44.1kHz 也超越了人耳倾听范围 20Hz - 20kHz 所需求的取样率,其后 44.1kHz 也被应用到 1982 年的 CD「Red Book」定义规格当中,于是也沿用至今。 7、80 年代的数码录音采用的就是「现成」的录像带(Video Cassette Tape)。 当年的数码录像、影像系统分为欧洲的 PAL 和美国、日本的 NTSC,固然来到全高清和 4K 年代仍有 50Hz、60Hz 之分,但近年的电视基本都同时援助,所以大家也没太留意制式的分别了。 CD 也沿用了 44.1kHz 的取样率规格,所以早期在 rip 碟的时分也是保存 44.1kHz 有最佳音质。 *依据取样律定理(Nyquist theorem)需求的 2 倍取样率(e.g. 20kHz × 2 = 40kHz),即最少要 40kHz 的取样率才能够重现到 20kHz 的音频。 44.1kHz vs. 48kHz:听不出的分别?转换有损音质? 近年数码音乐常见的 48kHz 则主要源自 1987 年 Sony 推出的 Digital Audio Tape(DAT),DAT 能够援助 32kHz、44.1kHz、48kHz 等不同取样率。后来计算机采用的译码,例如 Intel 的 AC97 尺度绳只援助 16/20bit、48kHz/96kHz,而 48kHz 也成为后期数码音乐的主流规格之一。 至于影片采用到的声轨,HDMI 规范同时援助 44.1kHz 和 48kHz,但 DVD-Video 和 Blu-ray 曾经只采用 48kHz。理论上 44.1kHz 和 48kHz 的音乐/音讯人耳并不会听得出甚么分别,采用哪种规格更主要的缘由在于音乐制造要录制到 CD 还是地道数码档案,前者仍常选用 44.1kHz,后者则主要采用 48kHz。在 44.1kHz 与 48kHz 之间中止转换(Sample-rate conversion)由于需求较多的运算,早期由于器材所限,音质会有较多损耗。近年得益于强劲的音讯译码、处置芯片,两者之间的转换曾经能够坚持原有音质。 Sony 推出的 Digital Audio Tape(DAT)能够援助 32kHz、44.1kHz、 48kHz 等不同取样率。 不外 DVD、Blu-ray 等影碟的声轨曾经全面改用了 48kHz 或者 96kHz 的取样率。 图文整理于网络,侵删 -end- 拉到右下角点个“ 在看”,分享给小同伴吧 如藤蔓般细腻温和:Wisteria紫藤喇叭线 【618福利】KECES S3,最后好价时不再来! 好音乐妙趣横生:乐梵 OAK 橡树电源线 体积小巧的桌面伴侣:KECES P3 线性电源 众多品牌单品618超低价,大把羊毛等你来薅! 乐梵DC电源重组器荣获《视听前线》年度主笔引荐 戳原文,更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