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九头鸟,公开湖北佬”——中央民俗谚语 九头鸟最早能够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里面的九头鸟即有九个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头鸟逐步变成了“狡猾”的代名词,开篇提到的那句话,是人们贬斥湖北地域民众而发明的民俗谚语,用来形容湖北人的狡猾。 其实,全国每个中央都存在狡猾的人,为何单单湖北会给其它省份的人民留下这种呆板印象呢?那得从一个叫做李万铭的湖北麻城人说起。67年前一“传奇”骗子,靠骗术混到中央高层,最后由于话多露馅。 儿时的李万铭 李万铭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政治诈骗犯,他的传奇行骗生活,以至被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改编成了经典话剧《西望长安》,其形象深深的刻在了话剧喜好者的心目中。 1927年农历5月15日,这位未来的行骗巨匠呱呱坠地,生长在一个行商的家庭,使得李万铭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聪明”、“不能够吃亏”。可惜的是,其父其母的这些教育施于李万铭身上,却让养成了喜欢耍小聪明的性格。 儿时上私塾的时分,李万铭就是课堂之上的捣蛋鬼,上课不听讲,喜欢恶作剧,考试之前惧怕考不好偷试卷,教员对他也是头疼不已。 李万铭也知道也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直接对自己的父母说,他自己是“六窍不开,惟有窍早开”,这般坦诚的肺腑之言,似乎昭告了他未来的人生命运。 稍长一些,上了中学的李万铭开端了正式的偷窃行为,他偷走了教员喜欢的手表,事情败露之后还一脸无辜,索性就不再去学校上学。 后来,李万铭知道自己的哥哥在邮局工作,经常递送他人的挂号信,他便从哥哥那里偷他人的挂号信,将里面的钱拿出来给自己用,被发现之后就交给父母,谎称自己是从马路上捡来的这些信。 青年时期的李万铭 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长大偷牛”,成年后的李万铭变本加厉,对人说的十句话中就有九句掺了水分,他自己却乐此不疲。 由于学习成果不好,为了让自己有个去处,李万铭便参与了抗战时期我党友军的部队。当时的友军军营,鱼龙混杂,习尚不好,原本道德水准不高的李万铭,一下子就遭到了那些不良习尚的影响,最终奠定了他青年时期扭曲的价值观。 在军营中生活的时分,李万铭为了弄些钱财给自己用,于是作冒充领了退伍军人的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事情败露之后,等候李万铭的可不就是儿时家庭或者教员的教育那么简单了,他被关入了牢中,成为了一名诈骗犯。 后来国内战争爆发,李万铭趁乱逃了出来,从北方前往了南方的江浙一带。1949年4月,李万铭来到了南京城,恰恰碰到南京解放,此刻的他又萌发了新的想法。 李万铭此人文化水平不高,却有一项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技艺,那就是伪造相关证件。他仰仗着自己伪造的证件,胜利进入了解放军军政大学,在进校当年的十月份,又伪造自己要去某地域任职的引荐信,胜利骗得学校指导给他开具了却业证书,从诈骗犯摇身一变成为了我军的一位青年才干。 不久之后,李万铭故伎重施,应用自己伪造的引见信,胜利混入常州市人民政府,此时他的身份是在“淮海战役”中立下的大功的转业军人。很快,人事部门在检查相关文件的时分发现了李万铭的骗局。由此,李万铭又变成了一位犯人。 行骗巅峰落下帷幕 三年之后,李万铭出狱,他并未因而有所悔改,而是又开端了他的行骗之路。李万铭再次伪造相关证件,包装自己成为了一名老红军战士,同时还是受政府嘉奖的模仿党员。 他的行骗足迹,遍布了江苏、安徽、武汉、西安,以至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北京,可谓是屡屡得手。 1955年1月3日,李万铭为了在政府内部取得更高的职位,伪造中央司令员周士第的亲笔信,送给自己自己指导查看,信中表白的主要意义就是让李万铭担任更高的职位。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的这一目的最终达成。 既然李万铭这么能骗,那他又是如何被识破的呢?在一次与某位省委书记会面的过程中,李万铭话不少,却总是说出一些低水平的言谈,裸露了他的马脚,惹起了对方的狐疑,最终在相关人员的调查之下认定他的立功事实。 1956年8月30日,公审李万铭诈骗案在北京中级人民法院被公审,正式宣布了这名“传奇”骗子的人生落下帷幕。 参考资料:《李万铭案: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风萧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