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算学天才,一次偶然发现,一个长达百年的赋税错误,一次满腔赤诚的为民翻案……近日,改编于作家马伯庸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六案中“丝绢案”的同名剧即将收官。该剧讲述了精于算学、性格执拗的“算呆子”帅家默,在县衙税簿中意外发现县民承担了周围七县此前百余年的丝绢税负,由此层层开启拨乱反正之路的故事。 同时,剧集以细腻考究的服化道,让一幅鲜活的明代市井图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服饰:官服的前胸后背绣有两块标志性的方形“补子”,多姿多彩;平民的服装逊色许多,大多穿的是粗布白衣;而出身寒微的主角帅家默衣服上甚至“复刻”了小毛球。近日,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南京服饰学会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专家黄强为记者科普了大明生员穿衣戴帽的特色和特殊的士人文化。 大明生员: 衣以青衫为主,礼服为玉色襕衫 剧中人物丰宝玉是仁华县学庠生,以生员的功名帮助“算呆子”帅家默告状,调查人丁丝绢税案。黄强告诉记者,明代科举制度中,生员是最初级的科名。明清时期府学、州学、县学的在校称生员。“尽管是在校的头衔,但是日常中很少称呼生员,只有在公文与书籍中才使用,如在州、县官各种给上级申报的文书中,书写‘生员某某’。”黄强解释道,“生员又称庠生,因为古代称庠序,州、县儒学为邑庠。生员又称青衿,因为明代生员有专门的服饰,为青色襕衫。”不过,“青衿”的称谓是书面语,口语中不用。 玉色襕衫是生员的礼服,用于祭孔、祭祖、见官、赴宴等正式场合。黄强说,生员平时还需戴儒巾,形制如方巾,前高后低,以黑漆藤丝为里,乌纱为表,初为举人未第者所服,后不分举、贡、监、生,均可戴之。《三才图会》:“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洪武末年,允许生员戴遮阳帽,明代吴宽有诗云:“似伞难遮阳,如铙却畏风。”曾经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解元的诗人、画家唐寅唐伯虎遗像着襕袍、戴遮阳帽(又称古笠,唐代称席帽)。 “剧中,丰宝玉以殴伤状告帅家默,引出人丁丝绢税。丰宝玉着淡绿色袍,不符合规制,应该穿青色襕衫。青色是类似剧中知县官服的服色。再者,状告时向知县下跪,也不符合生员的待遇,生员见知县不下跪。反之,帅家默是平民,见知县要下跪。”黄强同样以“显微镜”看大明,将蕴含其中的历史知识娓娓道来。 明清补子: 明朝多为素色,清代缤纷五彩 明清时期官员服饰都以补服为主,即在官服的前胸与后背绣有两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以不同的禽兽图案代表不同官职的高低。 黄强告诉记者,明代补子是前后两片,用金线把图案盘在红色的底子上,补子以素色为主,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规定的图案,无彩绣蟒的比较少见,四周用一般双线绣边,不用边饰。明代补子大致为正方形,据上海松江县诸纯臣夫妇墓出土的武官补子实物测量,高36.5厘米,宽34厘米。清代贝子以上皇亲,补子用圆形,绣龙蟒,其余皆方形,尺寸比明代略小,约29厘米。 “明代补子是织在大襟袍上,因此明朝补子前后都是整块。而清朝补子由于是缝在对襟褂子上,前片都在中间剖开,分成两个半块。”黄强补充说,清朝补子则大多用彩色,底子颜色很深,有绀色、黑色及深红,补子周围全部饰有花边,“《显微镜下的大明》说的是明代故事,官员补子色彩过于丰富,更接近清代的补子。” 古代服饰: “别等级,明贵贱”,士民有别 “我国的建王朝等级森严,古代服饰也作为人的等级划分,如布衣、白衣、乌衣等。”黄强,明初政策优待士大夫,并体现在服饰上。但是对于商人却进行限制,商人排在士农工商市民的末位,其服饰与乐工、优伶、娼妓同属一个级别,可见明代重农抑商政策推行,对商人的限制很多。 而将民与官相较,民地位低下,与明代官服的多姿多彩相比,对应的平民之服逊色许多。无论在面料、制作工艺,还是色彩方面都无法比拟。“在当时,平民的服饰大多是布衣布衫,《万历新昌县志》记载:‘小民简啬,惟粗布白衣而已。至无丧亦服孝衣帽,盈巷满街,即帽铺亦惟制白巾帽,绝不见有青色者,人皆买之。’”黄强解释说,明代平民平时穿的是黑色、布质的长袍,春夏天单袍,秋天夹袍,冬天则棉袍,一年四季只能在白色、黑色两种服色的袍子中选择,更换,日常大抵以白布裤、蓝布裤、青布袄子为主,这不仅仅是服饰制度的规定,也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吴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