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矣,香港的女儿! 2003年5月30日,刚刚度过四十岁生日不久的梅艳芳因罹患病症与世长辞。 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向世界发布讣闻。众多内地同行参加了梅姐的追思会。 公祭仪式期间,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歌迷和各界名流纷纷赶来吊唁。 葬礼当天,刘德华、刘培基、梁朝伟、连延辉、苏孝良、张敏仪、杨紫琼、陶喆8位大佬为她扶灵,谢霆锋为她抬遗像。 昔日恋人赵文卓和近藤真彦都前来为梅姐送行。上万市民自发送这位传奇女星最后一程。 2022年5月12日,电影《梅艳芳》即将上映,让我们期待它将怎样演绎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2014年5月,继已故巨星李小龙之后,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竖立起“香港的女儿梅艳芳” 铜像,铜像的基座上镌刻的“香港的女儿梅艳芳”由刘德华亲题。 该铜像由雕塑名家曹崇恩完成,像高约两米,融合了梅姐刚柔并济的前卫女性形象,很有几分真人的神髓和气派。 她从未停止奋斗,其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曾激励了众多香港人。 她的歌声永远留存在华语乐坛,历久弥新。 如今,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这样一位传奇女性,她的故事需要一本传记才能讲完。笔者只能管窥蠡测,只希望展现梅姐当年一二风采。 我想说,这样一位出身平凡的苦命女子,她不怒不忿,不怨天尤人,终能有如此建树,当为后人赞叹和敬仰。 01 起于青萍之末 1963年,梅艳芳出生于香港的一个缺吃少穿的平民家庭,她是家中幺女,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 梅艳芳幼年失怙,母亲覃美金一人拉扯着兄妹四人艰难生活。 覃美金依靠经营一家名叫 “锦霞” 的小歌舞团来勉力维持这个家的全部生计,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泪水。孩子的天性本就是淘气和贪玩,试问哪个孩子会想要在孩提时期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如果有孩子早当了家,那肯定不是他或她自己愿意。 舍弃了童年甘愿 “奉献” ——只是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小小年纪的梅艳芳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 那一年,她只有四岁半,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母亲安排她与八岁的姐姐梅爱芳一起登台表演。 她们在那些受尽白眼、乞人怜悯的岁月里互相依靠和照顾,因此感情甚笃。 可叹的是,姐姐梅爱芳罹患宫颈病,在与病魔抗争了10年之后,于新世纪之初离开了她一生疼爱的妹妹。 自此,梅艳芳走上了演艺这条路,再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她深爱歌唱与表演,并为此用尽一生去奋斗。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直到去世前的一个月,她仍强撑病体,穿着纸尿裤完成自己的告别演唱会。 她很有表演天赋,天生就对舞台有感觉,胆子大不怯场。 据熟知她们姐妹的老人回忆,梅艳芳小时候非常瘦小,小小的人儿长着一对大而明亮有神的眼睛,分外招人怜爱。 为了招揽生意,小姐妹俩通常需要在场子内充当茶童。 年幼的梅艳芳总是吃力地帮着姐姐提着装满茶水的硕大茶壶,在茶客之间来回穿梭,为大家斟茶、递烟。 那几年,很多场子常见梅家姐妹俩的身影。 “先生,需要点歌吗?点一首吧……”“小姐,请点一首您爱听的吧……” 只要有客人点了歌,她就会卖力演唱,个子虽然小小的,但歌声洪亮而又清澈。坐在稍微偏后一点的茶客们,往往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 早年的这一段辛酸经历,始终埋藏在梅艳芳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成为歌手后,她在自己的歌里娓娓追忆:“ 旧戏院永都不满座,她以歌止肚饿 ……” 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多年之后,她回忆起不幸的童年,个中辛酸非亲历者怎能感同身受? 卖唱的生涯持续了多年,她们白天上学,晚上唱歌挣钱。为了多挣钱贴补家用(两个哥哥都在上学),她与姐姐二人需要到处赶场子,直到半夜时分就连站稳身子都很困难,直到茶客们全部散去。 深夜的公车上,穿红戴绿的小姐妹俩总能找来陌生人惊讶、鄙夷的眼神。 第二天一早,姐妹俩照常需要上学,因为严重缺乏睡眠,往往一天到晚昏昏沉沉,根本无心听讲。 不敢瞌睡,坐在板凳上东倒西歪,还要担忧被老师抓到、提问。那个年代,歌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两姐妹行走市井之间,难免受到一些欺负和白眼。她们是同龄人中的异类。 同学们总以怪异的眼神打量姐妹俩,她们很难交到什么朋友。这段记忆对于年幼的梅艳芳来说是难忘的、灰色的、痛苦的。 她那幼小的心灵本已饱受生活的摧残,回到她为之付出良多的家中,依然得不到什么温暖。 好在,少女梅艳芳永远做到了一点:努力在她的生活之上保留了一片天空。 02 香自苦寒来 梅姐自幼瘦弱多病,那个年代抗生素被滥用,她的牙齿坏了,导致她不怎么敢笑。 想必少女时期的梅艳芳多少是有一点自卑的。母亲再婚之后,梅艳芳曾渴望生活会出现一缕阳光。 遗憾的是,她的继父不是一个温和的长者,带给她和三个兄妹的只有噩梦般的责备和辱骂。 母亲也因为重儿轻女的思想,在生活中偏重梅艳芳的两位哥哥,她与姐姐常常受到忽视。 梅艳芳曾用“地狱般的”形容少女时期的生活,好在她顺利长大了,好在她性格开朗乐观、坚韧、大气,没有因家庭的不幸变得狭隘尖酸。 过了几年,梅妈积攒了一些本钱,开了一家音乐学校。 梅艳芳得到系统学习歌唱技艺的机会,这几年之间,她努力练习,夯实了基础。 1982年,姐妹俩一起报名参加了香港TVB举办的歌唱比赛,梅艳芳出人意料地拿到了第一名。 18岁的梅艳芳以一首《风的季节》(徐小凤)打动了评委们,黄霑和顾嘉辉分别给了她100分和99分。 传说,梅姐在变声期之前的嗓音很甜,因为长期熬夜演出,过度用嗓,导致声带病变,病愈后嗓音变得浑厚许多、很有力量,当然也很有辨识度,很“梅艳芳”。 这也许算是因祸得福?她歌影双栖,成就“歌后”身份之后, 梅艳芳成功跨界,凭借在《胭脂扣》中饰演的女鬼如花一角,获得如潮好评。(2005年,该片被收入“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目录。) 她也凭此片先后揽获 “第24届金马奖”、“第8届金像奖” 、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奖的影后桂冠,一举成为四料影后,一时名动天下。 自此以后,梅艳芳踏上了歌影事业双线长红的传奇之路。在 《审死官》《红番区》《半生缘》《男人四十》 等作品里的惊艳表现令她广受好评,连获大奖。 03 德艺双馨的代表 哥哥张国荣与梅姐的 “组合” 人人皆知,在此不再赘述。梅姐的敬业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超一般艺人! 笔者猜想,正因为她有一个充满伤痛的童年和自卑的少女时期,在她一朝成名后,对这一切十分珍惜,而想要保持这样的名气,必须依靠真材实料的成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艳芳优秀的舞台感都是由精心编排的舞蹈、本身真挚毫不做作的情感和饱含着力量直入人心的歌声而来。 正由于她自幼就吃过很多苦,养成了坚韧的性格,成年后也就经得住生活的风吹雨打。 对待朋友,她用侠义心肠;对待工作,她用坚韧打磨。 她对自己够 “狠” 。22岁的梅姐就打破了红磡体育场的纪录——在此连开15场演唱会,真是 “劳模” 型的歌手! 此后,该记录被她自己打破!90年代的硬件设备很难支撑一个歌手假唱:没有提词器、没有特效、一场一场的演唱会下来,全靠歌手的肉嗓完成。 凡事都有阴阳两面,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有阴影的笼罩。 彼时的香港社会状态并不那么良好,作为著名艺人就会面临许多外界的骚扰。 梅姐曾遭黑帮分子威逼唱歌,对方被拒绝后,甩了她一记耳光,言辞难听之极。不得不感叹:性格决定命运。 梅姐性格里蕴含的坚韧和乐观,一直在她遇到困境的时候支持她。 她乐于助人和提携后辈,在香港艺人圈,她的人缘非常好。 她以真诚待人、以侠义为人,成为大家尊敬的“大姐大”。梅姐在“庆祝入行二十年”的活动上自我总结:在娱乐圈闯荡的这二十年,可以概括为“友情岁月!” 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情义在其生命占有的比重! 她一生最珍视友谊,交游广阔,急公好义,是圈内公认的侠女。 真诚待人和侠义之风令其成为圈内尊崇的“大姐大”。当时有人说,能够在港召开群星演唱会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李首富,一位是梅姐。唱而优则演。 本文开头就已经讲述梅姐与哥哥张国荣合作的现象级电影——《胭脂扣》在此不再赘述。 她不但很受圈内艺人的欢迎,也很受一些长辈的喜爱、提携。电影大亨何冠昌夫妇视其如己出,向氏夫妇待其如自家子侄。 04 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艺人 1993年,梅艳芳、成龙等人发起并成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2001年,梅艳芳成为该协会首位女会长。 梅姐很有正能量,心怀家国,关心弱势群体,始终热心活动活动。1993年,梅艳芳成立了 “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举行了很多次慈善演唱会。 她曾多次前往国内多地义演赈灾。她组织和参与的活动活动成果显著,难以尽数。 梅姐去世后,为继续发扬和延续她由衷热爱的活动事业,歌迷会和四海一心基金会持续在募集善款,造福社会。 她曾以会长身份号召港圈艺人支持申奥。 “陈宝莲遗体事件” 和 “刘嘉玲照片事件” 发生后,梅姐站了出来斥责无良媒体,组织艺人进行集体抗议。 2003年“非典”爆发,已经罹患病症的梅艳芳,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强撑着病体。 全力组织香港演艺界的“茁壮行动”和“1:99慈善音乐会”,筹得善款两千三百多万,惠及世人。 一桩桩事迹,让我们见到了一个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楷模艺人。 结语 为纪念梅艳芳女士,2018年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的四十五颗中文小行星中,其中一颗小行星为梅艳芳小行星Muiyimfong。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她的一生是短暂的,有遗憾的,但也是令人惊叹、美丽动人的。 时常会有朋友追忆当年,提起梅姐,眼泪就潸然而下。 5月7日,即将上映的电影《梅艳芳》剧组上传了一段观影视频,63岁的梁家辉谈起昔日好友,情到深处难掩哽咽、老泪纵横。 梅姐的作品必将长存于世,她的坚强与善心更会被大众念念不忘。 期待影片上映,再现梅姐的绝代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