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伤春复伤别,人世惟有杜司勋”,李商隐诗中的这位杜司勋,就是与他以“小李杜”并称的杜牧。他是懂杜牧的,杜牧素以才略自傲,喜欢谈论时政,谈论军事。但是时值衰世,仕途坎坷,壮志难遂,故而他的伤春伤别之作,名义风流绮靡,其实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慨,这让他的诗更有了一种神韵和境地,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喜欢。 一篇诗赋,得中进士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人说,自古以来的诗人,家庭条件最好的只需三个,唐代的杜牧,北宋的晏几道,还有清朝的纳兰性德,由于他们都出身于宰相之家。 可惜在杜牧10岁时,爷爷杜佑就逝世了,不到4年,父亲也不幸离世,杜牧的生活对峙不下。祖上留下的老宅子由于要出借利钱,抵押给了人家,他和弟弟杜顗穷得直挖野菜吃,晚上读书连灯都点不起,只能靠记忆背诵,如此竟持续了三年。 在读书的同时,杜牧对国度政事极为关怀。宝历二年(826年),热衷游乐、沉浸声色的唐敬宗李湛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大臣屡谏不听。年仅23岁的杜牧深感忧虑,奋笔写下了气势澎湃的《阿房宫赋》。他在细致地勾勒了阿房宫的雄伟华美之后,笔锋一转,发出千古一叹:“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最后大声疾呼:“秦人不暇自哀然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是对天下兴亡之道的深化总结,也是对骄奢淫逸的统治者的有力正告。这篇赋写得太精彩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包含今天的中学语文课本,都是必选必读之文。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初次参与科考,正是这篇《阿房宫赋》,给他带来了好运气。《唐摭言》一书,细致记载了此事。 那一年,担任主考官的是礼部侍郎崔郾。音讯发布后,太学博士吴武陵就找上门来。原来太学生中正盛行《阿房宫赋》,这些年轻人对这篇文章信服得五体投地,吴武陵读罢十分惊奇,因而特地向崔郾引荐人才。他当场把《阿房宫赋》朗诵一遍,崔郾听后也是称誉不已。吴武陵趁机请求把状元给杜牧,理由很充足:才气无人可比。崔郾尴尬地说:“状元曾经被他人预定了。”吴武陵说:“那就第二名或第三名吧。”崔郾回答说:“二、三名也有人了。”吴武陵生气了,怒道:“那你把作品还给我吧。”崔郾赶紧说:“那就第五名吧。”后来有人检举说杜牧品行不太好,不拘小节,喜欢出入风月场所。崔郾语气坚决地说:“我曾经允许吴博士了,即便杜牧是个屠夫或卖酒的小贩,我也不会改动了。” 严肃的科举考试,到了唐朝后期曾经能够内定名次,关于一个王朝来说,这不是个好音讯;对出身清贫的读书人来说,更是一个噩梦。杜牧顺利地以第五名高中进士,固然有被照顾的嫌疑,但若按不学无术,状元一定不能戴在他的头上。在随后的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试中,杜牧再次及第,名列第四,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从军。 杜牧连中两元,一夜之间名闻京城,他自己也是甚为自得。有一天,他和两个朋友一同到城南文公寺旅游,看到有位老僧衣着褐衣独坐,便走过去和他交谈。老僧问杜牧姓字名谁,杜牧据实以告。又问他往常学什么呢,同行的人争相炫耀说:“我们这位杜兄,连中连捷,名震京城哩。”老僧笑笑说:“这些我一点都不知道。”杜牧十分诧异,慨叹地赋诗道:“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息长。”这,大约让杜牧的头脑冷静了不少。 风流不羁,十年一梦 大和三年(829年),杜牧应江西察看使沈传师之邀,任江西团练巡官。沈传师“少为杜佑所器”,杜家对他算是有知遇、提携之恩,所以请杜牧作自己的幕僚。第二年,沈传师转任宣歙察看使,杜牧也随其来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县)。在沈传师的幕府,杜牧结识了一名歌妓,名叫张好好。 张好好年仅13岁,能歌善舞,杜牧一见之下,竟为之倾倒。他的《赠沈学士张歌人》,描画了这位美女:“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孤直縆云定,光明滴水圆。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杜牧有些动情,但是对张好好动情的并非只需他一个人。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也在宣州幕府,他和杜牧是文友,经常在一同游玩、喝酒,当然也一同看张好好歌舞。沈述师也喜欢张好好,杜牧当然没戏了,不久张好好就成了沈述师的侍妾。 一段感情还没开端便终了了,令杜牧有些唏嘘。不料仅仅5年后,他又在洛阳东城巧遇张好好,此时她已沦落为他乡之客,当垆卖酒。一番叙谈之后,杜牧慨叹万分,临别以诗相赠,这便是著名的《张好好诗》:“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由于感情充沛,真情流露,这篇诗卷不只文笔清秀,书法更为飘逸,成为唐朝留存于世的少而又少的书法精品。这幅作品用硬黄纸书就,高一尺一寸五分,长六尺四寸,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审定印章,还有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题写的跋:“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气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评价之高,足以跻身书法大家之列。当年溥仪“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这幅诗卷,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约请,奔赴扬州,在其幕府中任推官、监察御史里行,后转掌书记。当时的扬州是个繁华之地,杜牧曾描画说:“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杜牧天生有一种贵公子习气,加之长得很帅,“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来到这样的人世仙境,自然是如鱼得水。牛僧孺对杜牧极为注重,见他频繁外出,很不放心,于是密派兵卒30人,着燕服暗中跟随维护,而杜牧一直没有察觉。大和九年,杜牧升任监察御史,将赴长安前,牛僧孺置酒为他饯行,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你气度旷达,性情豪迈,未来必定出路无量,只是我常常担忧你风情不节,影响身体。”杜牧掩饰说:“属下平常很检点,并无冶游之事。”牛僧孺笑而不答,命人拿出一个小匣子,里边全是便衣卫兵“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某夕,宴某家”之类的密报,多达数十张。杜牧“对之大惭”,泣拜致谢,因而终生感念牛僧孺。 扬州给杜牧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分手时自然依依难舍,他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回想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那些与之朝夕相处的青楼歌女,同样让他难以割舍。为此,他写下的《赠别》同样有名:“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別,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总被无情恼”,杜牧风流不羁的背地,更多的是离情别意的伤感。会昌二年(842年),杜牧第三次来到扬州,故地重游,颇为慨叹,提笔写下了《遣怀》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很为过去荒唐的生活后悔,有些自我解嘲,也满怀难过。 注释兵法,献计平虏 会昌二年(842年),杜牧转任黄州刺史。有一天,他旅游赤壁,偶见沙滩之中埋藏着一段折断的铁戟,上面已是锈迹斑斑,面对滚滚江流,大发慨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的气势很足,眼光很高,在他看来,指挥了赤壁大战的周公瑾并没什么了不起,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全靠了天气的辅佐,跟周郎的韬略没多大关系。言下之意,周瑜和他杜牧相比,不外尔尔。 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不外是志大才疏的文人吹吹嘘皮而已。但是杜牧勇于讪笑周瑜用兵,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杜牧生活的时期,正是唐朝晚期,阅历“安史之乱”后,外有吐蕃、回纥入侵,内有藩镇割据,战事连连。关于国度的这些乱象,杜牧深恶痛绝,这使他在治学时,特别关注“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他主张士大夫必须懂得用兵之道,“国度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为此,他撰写了《守论》《论争》《原十六卫》等军事著作,以至还亲身注释了《孙子兵法》。 给《孙子兵法》作注的缘由,杜牧在《注孙子序》中说:“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见其树立其国,消亡其国,位始不用兵也。”自此,他中止了多年的深化研讨。会昌年间,杜牧在睦州(今浙江淳安)刺史任上,完成了《孙子兵法》的全部注释工作,将书稿呈献给了宰相周墀,周墀读罢,大为赞扬。杜牧对自己的这部著作十分自傲,他在其自撰的墓志铭中宣称,他所注的孙子十三篇,“上穷天时,下极人事,无以加也,后当有知之者”。后世对他的注释评价也很高,欧阳修《孙子后序》称:“世所传孙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陈皞注,号三家孙子。”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说:“校《孙子十一家注》,曹公、李筌以外,杜牧最优。”可惜这部书现已失传,让人无法领略其风采了。 更尴尬能可贵的是,杜牧并非限于纸上谈兵,他还在实践的战争中,提出了许多奇谋妙策。 会昌三年(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叛变,其侄刘稹自任留后,朝廷决计平叛。杜牧写信给宰相李德裕,在剖析了当年的淮西之乱与今天昭义叛乱的不同之处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用兵倡议:“令河阳出动一万兵力在天井关建筑阵营,梗塞昭义向南的通道,高壁深沟,据守而不出战;同时,只需征调忠武、武宁两个藩镇的军队,加上青州的五千精兵,宣州和润州的二千弓箭手,大军长驱直捣上党,不出几个月,一定倾复刘稹的巢穴。”李德裕正在制定征伐昭义的军事计划,对杜牧的倡议多有采用,结果叛乱很快被平定,正如杜牧所预测的那样。 会昌年间,李德裕对回鹘用兵,回鹘被击溃,逃往了荒芜的漠南,李此时在是不是当“宜将剩勇追穷寇”上产生了犹疑。杜牧倡议说:“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意义是胡人兵马入侵多在秋冬之际,夏天通常没什么防备,我军应该在五六月间主动出击。李德裕对他的倡议深以为然,十分赞扬。 杜牧的军事才干无须置疑,却不时没能得到重用,得到立功沙场的机遇。缘由在于位居宰相之位的李德裕固然“素奇其才”,但是由于杜牧与他的死对头牛僧孺关系密切,把他视为牛党之人,聪慧可用,人却是不能用的,杜牧不幸成了“牛李党争”的政治牺牲品。 大半诗稿,付之一炬 杜牧固然在军事上破费了不少心机,但让他在历史上留下声名的,还是他的诗歌。在当时,杜牧便负有盛名,他的诗集传播很广,晚唐才子皮日休在《伤进士严子重诗序》中回想说:“余为童在乡校时,简上抄杜舍人牧之集,见有与进士严恽诗。”他在几岁时,就在乡校中看到杜牧的诗集了。 杜牧的诗自成一色,有人评价说,魏晋的诗玄妙清空,摩诘的诗深幽渊秀,五柳的诗冲淡自然,李白的诗豪迈如仙,杜牧的诗既有人世烟火气息,又有林泉之思,“从裏到外分发一种鹤舞长空,俊朗飘逸的美感”。他的诗中,咏史之作最为喜闻乐见。这些咏史诗,视角共同,信手拈来,充溢着诙谐与调侃,又饱含借古鉴今的深意,让人沉思不已。好比《过华清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有安史之乱,不正是耽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吃苦吗?再如《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国势日衰,不改达官贵人们生活的奢靡,依然一片歌舞升平,难怪曾经盛世的大唐王朝要日薄西山了。 杜牧诗歌的共同之处,一方面源于他的性格,《新唐书·杜牧传》上说:“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如此脾气,让他在官场难以立足,却也让他的诗充溢了内在的筋骨。另一方面则源于生活的境遇,晚唐之世,藩镇割据,党争不时,杜牧目睹庶民流离,而自己壮志难酬,所以多伤时之作,悒郁之情,溢于辞表。清代学者全祖望将杜牧比作汉代的贾谊,两个人心志相似,才气相仿,但是时期却没给他们一展雄才大约的机遇,结果只能在感愤中郁郁终生。 大中五年(851年)秋末,杜牧从湖州回到长安,就职考功郎中、知制诰。他倾其一切,购回了爷爷杜佑当年在长安近郊樊川所筑的别墅,大修之后,带着一家人住了进去。杜牧很快乐,约请了许多亲戚朋友欢宴。酒酣耳热时,他叮嘱外甥裴延翰待其没后,将他的文章结集为《樊川集》。第二年冬天,杜牧得了一场大病。在病中,他梦见自己写下了八个字:“皎皎白驹,在彼空谷。”他觉得不是好兆头,于是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随后,他翻捡平生所写的诗文,将大部分都付之一炬,只留下了十分之二三。不久,一代诗人,溘但是逝,享年50岁。 侥幸的是,外甥裴延翰自幼就得到杜牧的注重与喜欢,杜牧生平所作诗文,常常都会誊写寄给裴延翰。杜牧死后,裴延翰所珍藏的作品,比杜牧熄灭后的剩稿还要多十分之七八。依照杜牧的嘱托,裴延翰将他的450首诗文汇编成集,共20卷,名曰《樊川文集》。杜牧的终身心血,才因而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传播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