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链接》》》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一)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二)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三)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四)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五)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六)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七)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八)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九)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一)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二)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三)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四)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五)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六)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七)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八)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十九)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之二十)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弥补篇之一)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弥补篇之二)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弥补篇之三) 曲令敏 || 故乡南阳的药草(弥补篇之四)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一)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二)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三)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四) 曲令敏 || 树记得那往事( 之五)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六)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七)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八)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九)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十)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十一)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十二)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十三) 曲令敏 || 木叶树花散记(之十四) 故乡南阳的药草(弥补篇之五) ——菱角、泥鳅菜、虎尾草、石蝴蝶、瓜蒌 文/曲令敏 菱角 最早看见菱角是五六岁的时分,这东西却在我心灵深处活成了精灵古怪的水妖。我至今还记得它们生动泼对着太阳笑的样子,混和着水味、草味、鱼腥味,似乎还在鼻腔里。 幼儿园教员不让我穿水红色带花的遮巾,我就闹着上了学。 学屋在离家不远的五里庄,三大间看上去很排场的瓦房,小桌子、小椅子是从左近的住户借来的。总共十多个学生,由于上课时间没有进来玩的时间长,更像往常的学前班。五里庄曾经是唐河通往南阳的官道驿站,村子里人家儿未几,三四个院落,树大房檐低。我们的学屋坐北朝南,门前一条东西大路,长菱角的大坑就在路南边,坐在屋里也能闻见水草的滋味,清清甜甜在风中四散,那是跑进来疯玩儿的滋味。 菱角的叶子飘在水面上,一团一团像花瓣。菱角五六月里开花,有白色的也有粉红色的。叶柄上长有长圆形的空心疙瘩,让团团菱角叶浮在水面上不会沉,菱角就挨着这些空疙瘩结。夏天,菱角长成了。教员把浅水里的菱角秧子薅上来,翻过面儿让我们摘。青嫩的菱角很好剥,刺也不扎手,等长老了,扎手还不好剥,面面的,吃着也没有嫩的时分脆甜了。 其实,菱角叶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莲座菱盘。五里庄的王大爷从不跟孩子们抢菱角,他只需嫩茎,拿回家炒菜吃,说能治老陈病。 进城多年后,小时分的玩伴来我家相聚,我带她去白龟山水库划船。天高水阔,心情大好,我们一边玩水,一边跟划船人拉家常,越说越亲,他就把船划到了靠近华山半岛的浅水区。原来那里有好大一片菱角!我们就像寻到了多年不见的法宝,摘了好多。 划船大叔讲了一个菱角仙的故事:在早,大水库还是大沙河的时分,有个山西人来滍阳街做生意,赔得血本无回。为了挣路费回家,他白天在商铺打零工,晚上下河捞鱼虾。有一天,他又背着鱼篓出来打鱼,一网撒下去,咋也拉不动,下水一看,网住了一个大铁箱子。他刚一走近,就听见铁箱子里有人瓮声瓮气地说:“有缘人,请你放我出来吧。”他围着箱子看来看去没中央下手,那个声音又说:“你把你的血滴上去,箱子就开了。”好意的山西人想都没想,咬破食指,滴了两滴血。大铁箱果真应声而开,一只磨盘大的老龟爬了出来,入水变成了拳头大的小金龟,两只豆大的眼睛骨碌骨碌看着恩人,不停地点头作揖,慢慢游走了。 接下来一连好多日子,他捕鱼的时分就有个红裤子绿上衣的姑娘不招自来,帮他赶鱼,没多久,这个山西人就赚够了回家的银子。收拾行李要动身的时分,那个帮他赶鱼的女孩子跑来找他,说龟仙老舅爷做媒,把她许给他为妻。山西人很是尴尬,说自己固然没有成家,可曾经年过四旬,怎样能够老牛吃嫩草呢?女孩子听了这话,笑着说:“我是沙河里的菱角仙,滍阳街里老爷爷的爷爷我都见过!” 不用说,菱角仙子肯定会比那个山西人活得长。只是他们后来再也没有回过滍阳街,现往常,连滍阳街也沉到水库下面去了…… 美丽的传说让人难以忘怀。万物皆有灵,美丽的菱角仙子肯定来过吧。 菱,一年生浮叶草本植物,菱科菱属。我国是菱的原产地之一,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菱角有好多种,由于富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往常曾经成为大众美食和药膳中的上品。作为中药材,菱全身都是宝,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等效果。根茎还有防癌、抗癌的功用。但不宜过量食用,且不能与猪肉和蜂蜜同食,会招致腹胀、腹痛、腹泻。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采菱曲》:“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彼时,那紫菱尽得水色与天光,娇憨的采菱少女沉浸其中,连情郎都顾不上了。 泥鳅菜 我认识的泥鳅菜,有点像青葙子。起莛儿往上长,直竖竖的。小时分见过没吃过,得知它是一种好吃的野菜,曾经是多年之后了。 和家人一同去广场散步,老远就看见几棵半尺高的青青野草,肥嫩嫩的,身下的葛巴草地毯一样,也不影响它们支楞楞地长。看上去叶子又长又厚、闪闪发亮,浆叶丰满。身边人说:“这是泥鳅菜。炒炒吃,焯焯吃,下面条锅都能够。”说着,就把它们拦腰掐了下来。手快得拦都拦不迭,这画面太残忍了!正晒着太阳喝着风的小生灵,就这样一眨眼被他祸害了!看着光秃秃的茎秆浸出淡绿色的“血”,我真切地感到了痛。 小时分吃过不知道多少野菜,这会儿的反响真实是矫情。或许是见青剜青的年景早已远去,人在温饱交迫的日子里生活久了,终于看见了草木的神奇和美,体会到同为生物的“痛”了!那人说:“广场上肯定还有,多掐点儿回去,你尝尝,比菠菜还好吃。”吃过才知道,他说的没错。 全国各地叫泥鳅菜的野草有好多种,也有人把马兰头称作泥鳅菜。那天我看到的泥鳅菜,应为红根草。能够泡茶喝,也能够晒干当佐料,煮排骨汤、炖肉。据多家专业网站引见:红根草有活血化瘀、疏风清热的药用价值。性寒,脾胃虚寒者和经期女性不宜。 虎尾草 禾本科的虎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号棒槌草、大屁股草、刷子头草,看上去有点像牛筋草,却比牛筋草和蔼得多。随生随长,岗坡、平原、村里村外,都有虎尾草的身影。这种草须根很细,出土才发威,近根部的草茎肥头头的,牛爱吃,还砸秤,割草娃儿都叫它撅屁股草。 虎尾草跟大多数穗状花序的野草不太一样,根部茎秆儿又胖又宽,无柄的花穗儿也很大,带芒,五、七片一束,活像在墙上刷字的毛刷儿,名虎尾草,很可能与它共同的穗儿有关。 虎尾草是良好的饲草,也是一味中药。 据专业网站引见:虎尾草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的药效。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疝气、脚气、痈疮肿毒、刀伤等。虎尾草原产东南非,台湾省1913年从菲律宾引入。近年来,广西、海南、青海、西宁等地也开端有人工种植。 石蝴蝶 石蝴蝶,中国特有的宿根草本植物,苦苣苔科、石蝴蝶属。 我对石蝴蝶有很深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石人山上看见过。在含糊的记忆里,它们长在滴水崖上,相距不远,有三四棵,一棵六七片叶子,水润厚实,有点像癞肚皮草,比癞肚皮草的叶子短,油亮带毛。小导游抠着岩缝猴上去,抠下来送给我,说泡茶喝养胃。 那时分这座山还不叫尧山,大大小小的石头都生着厚厚的青苔,一按一个坑。 前天在网上看见图片,我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石蝴蝶!开紫蓝色花儿,像极了宫妆美人发间颤巍巍的钗子。 据目前国内科考踪迹所及,石蝴蝶是秦岭特有的植物。1981年在陕西勉县茶店被发现,制成了标本,作为二级维护植物,列入2021版《国度重点维护野生植物名录》,野生群落几近绝迹。 秦岭东段的八百里伏牛山,主峰玉皇尖、老君山、玉皇顶、龙池、尧山,牛心垛等,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尚有大片未开发的高山峡谷,云雾旋绕,人迹稀有,一定会有石蝴蝶群落幸存吧,只是没有被找到而已。 瓜蒌 前些天,我在顶端新闻上看到一则音讯:镇平县马庄乡有个叫韩鹏的人,流转1200亩土地种瓜蒌,村民入股,平均每亩年收益6000多元。 收益不算高,但瓜蒌的药用价值十分高,这是不能用钱权衡的。 瓜蒌,曾被当作爬墙虎,种在东邻骡子大哥家的东陪房前。两间草房,租给从县城里下放来的一家三口住。在小孩子眼里,那老两口曾经很老了,往常回想,他们搬来时也不外四五十岁的样子。男人名叫石文敬,外号石大人,女人叫常书芬,男孩子万福是抱养的。 常书芬长得白嫩,乌油油的头发挽起来,一弯腰脖子显露亮光,比普通人的脖子长,很美观。只可惜嫁的男人不成器,进来嫖,染上了梅毒,打六0六针治好了,却丧失了生育才干。 石大人是个狠人,对养子十分苛刻,天天野种、野种地叫,动不动拳打脚踢。万福十三四岁的时分,又被他当众辱骂,真实不能忍,跪下给养母磕了三个头,认亲爹娘去了。 好在常书芬是个勤快人,针线活儿好,扎花的手艺也很强。没多久,村里的女人就成了她家的常客。她特别喜欢孩子,谁家大人忙,都会找她辅佐看娃儿。两间低矮的茅屋里,一年到头儿热繁华闹。 瓜蒌护墙,风一刮,哗哗响,窗格上糊的白纸,都被旺长的瓜蒌染成了绿色。瓜蒌开五瓣黄心儿白花,每瓣儿带三根绿筋,很有平面感,还长着白丝线一样的花须子,起旋儿打弯儿,十分美观。被常书芬嘭嘭嘭扎在花撑子绷紧的布面,像活了一样人见人爱。瓜蒌结果,青青红红挂满墙,像小苹果又像灯笼,是岁月抹不去的画儿。这画儿也被常书芬连枝带叶绣在孩子们的肚兜上,比通常的金瓜还美观。 秋风刮来刮去,堆在墙上的瓜蒌慢慢地枯萎了,只剩下红红黄黄的瓜蒌果,牢牢挂在筋筋杈杈的藤蔓上,不时挂到过春节。那时分,村里人还不知道它们是中药,能够卖钱。 后来,万福回来过一次,带着点心看娘。母子俩抱头痛哭,也没感动石大人的冷心冷肺,连一口水都没喝上,就被他骂走了。打那儿以后,常书芬老是发呆,整天以泪洗面,再没有开颜一笑的时分。没过几年,她的眼就看不清了,差未几成了半瞎,佝偻着身子,坐在瓜蒌下长吁短叹,一坐就是一老晌。一年一年,从春到秋,不时到瓜蒌老成了她花白稠密的鬓发,老成她手背上凸起的青筋…… 后来,我分开了老家,也不知道她啥时分悄然入土了。 瓜蒌,又名栝楼、糖瓜蒌、蒌瓜,葫芦目葫芦科栝楼属,野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草地和村旁田边。种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够炒炒吃。成熟的瓜蒌瓤黑色或墨绿色,黏乎乎的,是治冻疮的良药。 《本草纲目》:“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现代中医药研讨: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等作用,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也有一定疗效。 瓜蒌,因其花美果艳,曾多次出往常唐诗宋词中,可见我国种植瓜蒌的历史十分久远。我曾经和好友一同,在信阳赫堂村喝过天花粉汤,滑溜溜的,清甜润喉,食之难忘。 【作者简介】曲令敏,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散文集《有情如画时》,作品集《消逝的田园》,随笔集《山思水想》《地板上的母亲》《河之书》《河之源》《一晌清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