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传统并不等于复制传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时注重的会是美的东西。我们也许会被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遗产麻痹迷惑,但必须要谨慎。”这句话是建筑圈中的大满贯得主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说的,他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建筑大师,今天就让小工与大家分享这位意大利建筑泰斗的建筑之道。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年9月14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1998年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美誉的普利兹克奖。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2013年被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任命为终身参议员 01 蓬皮杜中心 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是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文艺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风格。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吸收知识、欣赏艺术、丰富生活。 02 瓦莱塔城门 “瓦莱塔城门”项目旨在对马耳他首都历史城市中心的出入口进行改造。总体设计要求在确保对建筑遗址保留的前提下,打造出文化娱乐中心,来丰富城市公共生活。 综合设施的外墙设计为百叶窗形式,能够帮助调节室内的空气。为了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起意味深远的联系,使用了一种独出心裁的当地石材,用于装饰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与外墙。这种材料不但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室外装饰,通过墙体镂空的设计还能够调节建筑物需要的能量、控制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光线总量。 除了对建筑材料、结构与功能的深刻理解,可以说皮亚诺建筑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他特立独行,从不雷同,绝不墨守成规。皮亚诺认为建筑是门令人惊叹的艺术,跨越在艺术与科学的边界,它来源于生活,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 03 梅尼尔收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观颇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灰色的松木板迭砌出模矩化的长方型外墙,最引人注目的是吊挂于钢结构上、呈曲面状的预制混凝土反光板。如机翼般优雅曲面造型的反光板,不但将自然的光源神奇地漫射于展示厅内,更彰显了清晰的结构与科技的美感。简单而理性的外观设计,走进之后却给人带来一种空旷、纯粹之感,很容易将人从喧嚣的尘世中隔离出来,以助于人们在安静、自然的心态中全身心投入地欣赏艺术作品。 04 芝贝欧文化中心 有评论评述它为“展现的是一种高技术与本土文化、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伦佐·皮亚诺设计新卡里多尼亚的芝贝欧文化中心时,研究了当地传统棚屋建筑形式,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式。皮亚诺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实施了他的这种构筑模式,同时巧妙地将竹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 皮亚诺的这一组建筑,巧妙地将建筑思路上的原始情结与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并融入对生态学、实际操作可能性和本土文化的考虑。它毫不造作地为大众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在文化、建筑和地理情形等诸多因素的自然和谐中体现出设计者的创意。 05 碎片大厦 碎片大厦是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大厦,高达1017英尺(309.6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大厦,仅次于莫斯科水星城(修建完成后为欧洲最高建筑)。碎片大厦的整体形态是下宽上窄,最后顶部的塔尖渐渐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纪的小尖塔或高桅横帆船的桅杆。建筑的形式以伦敦具有历史性的尖顶和桅杆为基础而设计。皮亚诺运用了精密复杂的玻璃幕墙,这个极富表现力的建筑立面由成角度的窗玻璃组成,同时反射光线,改变天空的变化模式。 这个建筑将弥补基地不规则的形态。每一寸表皮都是由外向内倾斜并依次向上生长的玻璃薄片覆盖,最后组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最终塔顶的玻璃板将互不接触,形成一个开放空间,为整座建筑提供一个可以呼吸的开口。 皮亚诺的作品让我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美是无形与有形的结合,让其呈现于事物表面。它是普世的 ,不止适用于艺术、还适用于自然与科学以及人们的好奇心。为这种美而打造的建筑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好的城市孕育出更好的居民,这种美终将拯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