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元朝用大开脑洞的方式,侥幸地打败了日本国,元朝能守得住日本么?如扶持一个亲元的东洋政府,我不以为以元朝的国力,能使政令经远隔重洋之跋涉,下达并让日本亲元政府遵令执行,要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假如元庭派元人亲身控制日本,我不知道这个元日本路政府能撑多久,而不被推翻?就算日本真的被控制到元朝解体之后,我以为明太祖也不会去收复日本,理由如下: 先来看看史实记载,朱元璋于1639年《明祖皇训录·箴戒》中,以祖训的“内参”方式劝诫后代之君,“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缺乏以供给,得其民缺乏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即北元)迫近中国西北,世为边患,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文中这15个国度是,朝鲜国(朝鲜)、东洋国(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越南)、真腊国(柬埔寨)、暹罗国(泰国)等15个国度。 《明太祖实录》载,1641年,谕省府台臣“海外夷国为患中国者不得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得彻用兵”。又于1665年将上述之文载入《皇明祖训》(明祖皇训录的前身)。 可见阅历了这么多年,明太祖的确很担忧后世之君,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攻击此15国,分离明人高岱之评说:“夫以当时熊虎之将,席百战之威,其于蕞尔小夷,岂尴尬克?然于敝中国多矣。彼既缺乏为中国患则已,又何必涂炭吾赤子而邀无益之功邪?” 显然,太祖是很谨慎地思索过征讨这15国的可行性,我以为,依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国力以及中国是大陆思想至上的国度,封建社会统治者有着自然的、一向的“重陆权、轻海权”的遗传基因,习气了“远交近攻”,又秉承儒家之內重一统、外柔边夷的思想,以及征讨的成本收益比等诸多方面要素的思索。朱元璋担忧的合理性和高瞻远瞩的精明是无可置疑的。以当时北元未灭,卧榻之侧尚有鼾睡者,溃逃至蒙古的北元政权应该是明朝要面对的主要矛盾。明朝重修万里长城,沿边设立重镇。也暗示了明庭的战略的重心在哪里。 假如以上的剖析,还嫌压服力不够的话。我再举两个史实上的例子。一是,朱棣两征越南,越南与日本比起来,陆域与大明接攘,在理论上,军力明显容易抵达,故永乐朝秒灭了越南政府。但是,正如朱元璋所忧,“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缺乏以供给,得其民缺乏以使令”,即便占领了越南,但管制不易、军令不达、叛变不时、尾大不掉。即便屡屡平定其叛变,也平稳不了几日。这个投入产出比,也是醉了。这还是去统治越南,占领并统治日本,大明王朝真的不敢去想,也不会去想。 第二个例子,当初日本国杀了大明遣使,明太祖闻知此事勃然大怒,扬言遣百万大军,踏素日本岛国。但是,日本的摄政王、怀良亲王政府剖析了形势,以为明朝甫得政权,需以稳定国内为要务,不大可能调集重兵,远渡重洋征伐日本。故而自尔后,日本不服天朝上国管束、常以倭兵袭扰我大明海疆,而且,元帝忽必烈就曾远征东洋国,半遇神风,折戟沉沙之兵败经验犹在眼前。精明如太祖,决不会逞一时之雄,于是就忍下了这口恶气,遂以海禁绝之。 |